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每天写1000字 教海文荟
不满现状却困于现状?行为科学家:运用7种心理武器

不满现状却困于现状?行为科学家:运用7种心理武器

作者: 清芷兮兮 | 来源:发表于2020-04-04 21:35 被阅读0次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小目标。比如,减掉20斤、一年读50本书、早睡早起等。

刚开始几天,我们斗志满满,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高歌猛进;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开始松懈。最后,减肥、看书、早睡早起等通通被拋之脑后,我们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

曾经,我认为是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导致没法实现早睡早起。直到我看到《如何想到又做到》这本书,我才发现其实是自己用错了方法。

《如何想到又做到》这本书的作者是肖恩·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行为科学领域的新一代权威人士。他擅长结合心理学、医学、商业和科技领域的成果,帮助人们改变行为。

《如何想到又做到》这本书提出了改变自身行为的7种武器,这7种武器既适合个体改变自身的行为,又能运用到商业环境中,引导用户做成某件事。这7种武器已经通过了科学验证,能帮助我们做成想做的事情。

这7种武器是阶梯模型、社交磁力、要事为先、极度容易、行为在前、致命吸引、反复铭刻。接下来我将重点为大家介绍其中三种武器:阶梯模型、致命吸引、行为在前。

一、阶梯模型:使用步骤、目标与梦想的组合拳

公司有位女同事,年前树立了减掉20斤的目标,她经常跟我们分享减肥成功后的场景,她给自己买了很多漂亮的衣服、拍了不少美照等等。

同事为了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决定每天下班后跑步30分钟。然而,她坚持几天后便放弃了。她自我安慰说上班那么累,应该把下班的时间用来休息。

其实,无法持续地改变,并不是因为同事意志力不强大,而是她没有学过阶梯模型,使用步骤、目标和梦想的组合拳。

阶梯模型,是把步骤、目标、梦想组合起来的理论。

我们都渴望成功,结果把过多注意力放在梦想上,因为实现梦想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比如我那位女同事,迫切想要减掉20斤。光是和我们分享减肥成功后的场景,就让她兴奋不已。然而梦想遥不可及,很多人在实现梦想的中途就放弃了。

阶梯模型告诉我们想要持久改变,应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步骤和目标上,关注目标实现的过程,而非结果。

肖恩·扬根据实现时间的长短,划分了步骤、目标和梦想。梦想指的是需要三个月或者以上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目标指的是需要1周到3个月完成的事情。其中,一周到一个月可以完成的是短期目标,需要1个月到3个月完成的是长期目标;步骤指的是不到一周可以完成的事情。

使用这套组合拳的关键,是制定需要一周实现的目标以及不到两天可以完成的步骤。

继续回到刚刚说的女同事减肥的例子,减掉20斤是梦想,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女同事应该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步骤和目标上。比如,先制定短期目标,只要感觉舒服,每天多跑5分钟。接着设定步骤,学习呼吸技巧等。

把梦想印在脑海里,成为你行动的动力,接着严格按照步骤和目标执行。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关注目标实现的过程,才能收获好的结果。

二、致命吸引:让你不可克制地坚持下去

不少家长都有个头疼的问题:自家的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对游戏却很痴迷,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是致命吸引。

在生活上或者工作中,如果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对我们有致命吸引,那么坚持是一件情不自禁的事情。

把无聊的事情变得好玩,并且赋予致命的吸引力的奖励,这便是致命吸引。

对于每个人来说,致命吸引的东西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

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致命吸引?做“快修”和“妙修”的事情。

“快修”,指直接强化人们做某事的需求。

比如,进入赌场的人一般都抱着赢钱的目的。当有人走进赌场时,恰好听到从老虎机里传出硬币掉出的叮叮当当声,这种声音仿佛告诉赌客你也可以赢钱。这便是应用“快修”,强化赌客想要赢钱的心理。

“妙修”指间接强化。

赌场上也使用了“妙修”的方法,当赌客输了好几局打算离场时,让他们赢一把。这种间接赢的感觉比一直赢更美妙,使赌客们停不下来。

世界银行前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会说6种语言:阿拉伯语、德语等。而他学习语言的秘诀,也和“快修”、“妙修”有关。

沃尔福威茨说,当学习过程立刻获得奖励时,他就能保持学习的动力。沃尔福威茨在学习印度尼西亚语时,从读自己最喜欢的印度尼西亚小说《雅加达的黄昏》着手。他每次只读几页,能理解要点即可,而不是遇到陌生的单词就停下来查字典。沃尔福威茨的这种阅读方法,能让他时刻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活动本身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情,相当于获得了奖励,这便是使用了“快修”的方法。

过了一段时间,沃尔福威茨决定用印度尼西亚语言发表一场演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演讲大获成功,获得了人们的起立鼓掌。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支持,便是一个奖励,激励着沃尔福威茨继续学习印度尼西亚语言。这种间接强化,便是使用了“妙修”的方法。

当想做的事情变成致命吸引,我们轻而易举就能坚持。

三、行为在前:改变行为,意识也会随之改变

如果想让孩子多吃青菜,你会怎么做?一般家长可能会告诉孩子吃青菜的各种好处,然而,尽管家长好话说尽,孩子似乎依旧不肯吃青菜。

此时,家长可以采用行为在前的方法。先不急着劝说,而是让孩子在行为上做一些改变。当他们意识到青菜没有想象中难吃时,就会逐渐养成吃青菜的习惯。

改变他人的想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改变自己的想法。而让他人先在行为上做出改变,意识也会随之改变,继而成功做成某事,这便是行为在前的方法。

行为在前背后的逻辑是神经记忆。神经记忆是一套心理技巧,指通过行为可以重置思维。也就是说,改变行为,可以帮助人们重新看待问题,最后坚持做成想要做的事情。

富兰克林曾经使用行为在前的办法,让对他有敌意的人成为他的朋友。

富兰克林在竞选第二任州议员时,有位同事发表了企图破坏他名誉的演讲。

富兰克林意识到还击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决定争取这位同事的支持。

富兰克林打听到那位同事有一本引以为傲的书,于是富兰克林请求对方借给他看。那位同事对这个请求很受用,立马把书寄给了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得到书后,给同事写了一封感谢信。富兰克林的这一举动,改变了同事对他的看法。同事认为敌人之间不会相互借书,从此,那位同事消除了对富兰克林的敌意。

后来,那位同事主动靠近富兰克林,两人最终成为了朋友。

富兰克林通过使用神经记忆,让同事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对自己的敌意,最后化敌为友。

行为在前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让自己不再吃垃圾食品、让小孩学会感恩等。通过在行为上做出一些改变,让自己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接着继续做一些事情,保持自我形象。最后,我们的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持续做成想做的事情。

无须拥有强大的意志力,运用书中介绍的心理武器,我们既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可以帮助他人持久改变。在《如何想做又做到》这本书中,作者肖恩·扬还详细介绍了其他四种心理武器。充分运用这七种心理武器,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成功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 不满现状却困于现状?行为科学家:运用7种心理武器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小目标。比如,减掉20斤、一年读50本书、早睡早起等。 刚开始几天,我们斗志满满,在实现目...

  • 不满现状为何却安于现状?

    读书的时候总想有好成绩,考上好学校,可是又不想天天对着书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啊,上网,玩游戏,睡懒觉,都比做习题有...

  • 无病呻吟系列1⃣️

    其实我特别不满意现在的生活,可又不敢去做那些“出格”的事情。 不满现状却又安于现状! 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状态...

  • 从0到1,创新难在哪里

    挑战现状,敢于挑战现状,不满足于现状的舒适区!

  • 2019-05-20

    最怕你安于现状,又不满于现状,但却无力改变现状。

  • 对现状不满

    长时间在同一个环境里呆着,你会发现你逐渐在这个环境中适应了,并且会下意识的被同化,但你越来越认清内部的本质,对目前...

  • 沟通力第十四课作业

    【案例对话题】你的好朋友对工作不满现状,想要跳槽。请你运用启发式提问的技巧,对目标是什么、现状怎样与如何行动等进行...

  • 如何提出启发式问题?

    提出启发式问题 【案例对话题】你的好朋友对工作不满现状,想要跳槽。请你运用启发式提问的技巧,对目标是什么、现状怎样...

  • Karen 每天阅读第3天-《把时间当作朋友》

    a.阅读感悟: 很多对现实不满的人都急于摆脱现状,但是这样的心理往往容易产生焦虑。其实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现状,...

  • 160425《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12@紫易千荷

    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 到底是先浮躁呢还是先对现状不满?我觉得浮躁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满现状却困于现状?行为科学家:运用7种心理武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is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