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书籍传统上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这个说法最初来自魏征所编写的《隋书 经籍志》。这四类中,“经”的历史最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商周,甚至虞夏。所谓的“经”,包括《诗》《书》《礼》《易》和《春秋》。
什么是“经”呢?我们都知道地球仪上竖着的叫经度,横着的叫纬度。“经”原本指的就是织布机上的纵线。如果有朋友了解过织布机的工作原理,就知道要想织出一匹布,首先必须确定经线。所以“经”慢慢衍生为行事的准则和纲领。
现在的孩子长到六岁就要去上小学,到了十七八岁就要去读大学。在小学里,我们学会了认字算数;在大学里,我们则要学习某种专门学科,同时更要学习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很多人都认为这种教育模式源自西方,还有人考证大学教育创始于八世纪的欧洲。
其实,我国在夏商周三代已经有了小学和大学教育。《孟子 滕文公》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指的就是三代时期学校的不同名称。当时的诸侯贵族以及士大夫的子弟,首先要上”小学“学习文字学和基本的礼仪制度,之后再上”大学“学习“六艺”。什么是“六艺”呢?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礼”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法律,外交政策和商务礼仪,一个贵族子弟,如果熟悉国与国之间,家与家之间的各种礼节,才能成为诸侯的大夫或者士,为主公服务。
“乐”是音乐的意思,可是周朝的音乐和现在意思不太一样,“乐”其实是和“礼”互为表里的。例如国君见面该演奏什么音乐,国君宴请卿大夫该演奏什么音乐,大夫在家吃饭该演奏什么音乐,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射”就是射箭。我们知道战国时期已经是全民服兵役了。可是春秋以前,平民(野人,小人)是没有权力和义务当兵的。那时候上战场是士大夫的荣誉和特权(没错,日本武士阶级模仿的就是先秦士人阶级),所以贵族的子弟从小就要学习射箭,舞剑等武艺。
“骑”当然指的是骑马。马在古代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古代人从小要学会驾驭马车和骑马,就和现在的人满了十八岁之后要学驾照一样。
“书”约等于现在我们所说的《尚书》。简单来讲,那时候的青少年要学习周天子和诸侯颁布的法令和发表的讲话,并且学习写作这种“书”。刚才我们提到过,这些贵族子弟成年后是会去周朝或者诸侯的朝廷里当士大夫的。这就和现在的公务员要考“申论”是一个道理。
“数”就是数学。当然,古代的数学不仅包括算数和几何,也包括卜筮。
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在文明的早期,受教育权利仅限于贵族阶级,而且僧侣贵族往往垄断了教育(例如古埃及的祭司,古印度的婆罗门,犹太教的法利赛人和欧洲中世纪的天主教)。
周朝也一样,那时候的学问都掌握在周天子的“史”手中。如果我们看到甲骨文“史”字,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个人高举手杖。没错,史和巫,祝一样,在上古时期指的是部族里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的官员。
文章开头我们谈到“经”包括《诗》《书》《礼》《易》和《春秋》。《诗》就是“史”收集的民间和宫廷的歌曲(据说还有一部《乐》经已经散佚,这点有机会再论);《书》是“史”记载的天子与诸侯的法令讲话;《礼》是“史”编辑的内政与外交的礼仪;《易》是“史”记录的卜筮结果;《春秋》是“史”按照年代记载的国家大事。
“史”一方面负责这些材料的收集与整理,一方面也使用这些材料来进行“大学”的教学。在周朝,一个人想要学习这些知识,唯一的途径是进入“庠”。可是我们反复提到,“庠”是只针对贵族的精英教育。概言之,在周朝衰败以前,教育被中央所垄断,平民无法获取知识。因此“经”学又被称之为“官学”。
终结这个状态的人正是孔子。孔子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创立了“儒学”,更在于将贵族所垄断的“经”学,“官学”变为普通平民可以学习到的”子“学,“尺书”之学。因为孔子的传道,最终开创了其后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关于“子”学,我们下次再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