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俊峰 任何人看到设计作品的第一反应便是认知它的内容。在设计中,通过合理的构图将主题内容安排在画面中,以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出设计师的意图。只有对点、线、面进行熟悉的把握,才能帮助观者更快、更准确地理解设计内容。
基本上,每一个我们可以想到的主题,所有的物 体、植物、动物、人、建筑物等元素,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出现在设计作品中时,都会成为一个点。点可以吸引人的目光,能够第一时间被人发觉,在视觉上与整个画面形成对比。
画面中的点主宰着整幅设计作品,并将观赏者的注意力全 部吸引在自己的身上,这种微小的元素被人们称为显著点。显著点主要强调的是最吸引人的元素,但是它维持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它不能为观者提供足够的图像信息。
单独一个点具有绝对的视觉主导地位,加 上第二个点,则主导地位被打破。画面中有3个点,视觉线将更为清晰,这种分割效果更为明显。当多个点出现时,观者在欣赏作品时就会不自觉地将这些点连在一起,并形成一条虚构的假想线。这些点越相似,这一效果就越持久,画面中的多个点在视觉上就会产生节奏韵律。
虽然面积不大,但是经常会非常显眼,当点作为不 重要甚至是多余的图像元素时,便会干扰观者的视线。特别是深色背景上的白色点、浅色背景上的暗点,无疑是最体现效果、最具有视觉张力的画面元素。
线是一种动态元素,不仅能吸引观者的注意, 还能引导观者的目光。
作为引导观者视线的线条,并不是所有线条的作用 都是一样的,这个取决于很多方面,比如色彩、纹理、粗细、明暗和与环境的对比。还取决于线条的数量,较长线条比较短线条效果更为强烈,不过太长的甚至超出画面区域的线条无,法引导观者的视线,它会将整个图像分开,同时还会起到框架和外边界作用。
水平线是我们最常见也是最熟悉的线条,它象征着 距离、辽阔、不可到达、无处不在。画面被连续的水平线分开后,较大的部分会显示出分量,在设计时位于中间的水平线会使画面看上去安静,但同时也会让人感到构图的枯燥。
垂直线条引导观者视线垂直地穿过整个图像。垂直 线条的方向主要取决于设计主题,向上的主题使得线条向上方运动,而下降的主题则会向下运动。中间的垂直线条看起来静态、单调,按黄金比例排列的垂直线条显得均衡,靠近画面边缘的垂直线条最能吸引人的注意。
斜线会给照片带来一种动态、活跃的效果。有两种 形式:
①消失线,它汇聚于画面的一个点有种深远、 立体的感觉。
②是聚合线,它是现实中的平行 线在通过特征塑造而成的相交和相离趋势的 斜线。聚合线给人一种强烈的三维立体感。
弯曲的、自由走向的线条在画面中产生一种自然、柔和的效果,在引导观者视线方面没有直线来的那么强烈,它们缓慢而轻柔的引导观者视线,在画面中穿梭给人一种委婉的动感。
面是以清晰的轮廓或者事物的形状出现;类似或相同的色彩、结构和亮度会被看作一个面;重复出现的元素以点的方式组合成的线条会形成一个图形面;画面中的元素之间以及背景中被主体遮挡部分之间的空白。
基本的几何形状是正方形、圆形和正三角形。这些 基本形状和其他几何形状都是人类文化创作的产物。我们通过正方形和三角形得到梯形,正方形和圆形得到椭圆形。我们对这些几何形状非常的熟悉,这些形状越清晰,就越能吸引观者的视线。
圆形是个封闭的图形,给人一种完整而稳定的感觉, 当圆形处于画面的下半部分时,显得沉而且固定;当处于画面上半部分时,显得轻而且漂浮。圆形作为一个完整的平面布满整个画面,它会将观者的视线吸引在圆的中心。当圆不是正圆而是椭圆时,圆的视觉效果会被减弱,但是会给画面带来动感。
三角形在不同的布局时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位 于顶部时,给人不稳定的感觉;位于画面中时,稳定、有安全感;等边三角形看起来比较均衡,等腰三角形有更强的动感。三边不等的三角形,显得不稳定。三角形在很多时候会作为箭头,特别是等腰三角形更具方向性。
矩形由于比较常见,经常与画面边缘平行看起来显 得最不起眼,只有它关系到一些完整的面时,才会成为画面中真正的重要元素。正方形四边等长可以被分割成长方形,显得更富于视觉张力。
几何形状和自然形状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 的,大多数时候,人们只是把那些不规则的形状叫做自然形状,当自然形状具有统一的纹理结构,即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时,它们会非常的显眼,如一片树叶、一棵树或者是我们熟悉的动物等等。
设计未动,构图先行。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