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精进与邪精进

作者: 安祥之音 | 来源:发表于2023-08-10 07:21 被阅读0次

有正精进,就有邪精进。

在佛陀的弟子群中,有一位名叫阿那律的,因为常常贪睡,被佛呵斥,他便涕泣自责,不再睡眠,结果七天之后双目失明。睡眠是眼睛的食粮,未到大悟彻了的境界,岂可不眠?佛祖怜悯他,教导他修天眼通,从此他不须依赖肉眼看了。

还有一位名叫输屡那的佛弟子,也是因为过于精进,以至欲速不达,思悔欲退。佛知道后问他:“你过去在家里最喜欢做什么事?”他答:“爱弹琴。”佛问:“弦松时如何?”“没声音了。”“弦扭得太紧时怎样?”“会断!”“不松不紧时如何?”“可以弹了。”佛说:“这就对啦!修行就像调琴弦,不能太松,太松就是懈怠;也不可太紧,太紧了就会断掉,即使不断,也会发出难听的噪音,要松紧适度啊!”这位弟子听了佛的教诲,就改变了修行的态度。

佛陀说“制心一处,事无不办”,我曾把佛的这句话引申为“把全生命的情感、理智、精力,投注到你所从事的研究发展上,让它集中形成一个焦点,然后在那个焦点上,就会绽放出智慧的花朵。”我对佛陀这句话的体会就是这样。

所有成功的人,都善于集中他的生命力。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人人都知晓,他只受了两年的小学教育,没有任何学校的学历证件和毕业文凭,但他发明了一千三百多种东西。凭什么呢?凭着他对研究、发明的浓厚热爱,以工作为享受,自动、自发,只有快乐,绝无压迫感。他的成功就在于制心一处,精一不杂。如果不能制心一处,精力分散,将会一事无成;善于集中心力,才有创造力,也才能突破难关,开拓境域。

正精进,在实践上就是摒除杂念、集中心力。我们要进行思维,先要确定主题,然后集中心力去思维,没有结论绝不思维另外的问题。我们要工作,就应该心无二用,把感情、理智毫无保留地投入工作。对修行而言,则是“精者不杂”,也就是要不断地净化自己;“进者不退”,不要受到外在一切的牵制、干扰,安祥度自然会一天天地加深,亲和力和同化力也自然会一天天地扩大、加强,这就是禅者的正精进。

—— 摘自 耕云先生《安祥集》

相关文章

  • 学佛笔记:“正精进”与念佛法门

    八正道的第五条“正精进”,进是进步,正就是不邪。现在社会一般人不能说他不努力,他也是很努力,非常精进,可是他的方向...

  • 谦虚三组日卡11

    姓名:施杰 【谦虚三组日精进打卡第11天】 【知~学习】 活法: 拔“正剑”成功 拔“邪剑”灭亡 【诵读感悟】 “...

  • 《虚邪与正邪》

    题目中的“虚邪”容易理解,泛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致病因素。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

  • “八正道”禅义——鼎然

    正精进,也叫做离相行。正者,智慧;精进,离相。方便地说就是要有智慧的离相方才是正精进。假如你因地拿着贪取的心去修行...

  • 正思维正精进

    【致自己】 万里无云的天空,会突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时,又会突然晴空万里。大自然在变化中坚守着自己的位置,...

  • 八正道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成圣之路(740)正邪两棵树

    正邪两棵树 邪与正仅仅是立场的不同,与能力无关。所以说,我们才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那么,既然“邪与正仅...

  • “当心伪精进的误导”(416)

    精进这个词,经常是用来夸人的,但是,正精进和伪装的精进(“伪精进”)却可能差距很大,是要非常谨慎的。好比有个人天天...

  • 《法相》摘读:你有能力创造自己理想的人生

    四正勤 有积极的精神,有向上的努力,那就是佛教的“正精进”,正精进有四种,名为“四正勤”。第一,未生的...

  • 随记

    从古至今 邪会压正 但 正不压正 邪会压邪 正不压邪 但 正会镇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精进与邪精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yz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