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广告文案科学蓝海湾职场千里马——技能get
同样是把文章发到群里,为什么只有这样发别人才会去点

同样是把文章发到群里,为什么只有这样发别人才会去点

作者: 瓜叔很real | 来源:发表于2017-01-15 21:38 被阅读790次

对于现在的内容创业者来说,毫无疑问的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传播的渠道永远不嫌多。

就拿社群营销这个点来说,别看把文章发到微信QQ群就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其实这里面也有讲究。

我原来也很傻,当自己写完一篇文章之后,感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哇塞好棒快哉,赶紧嘚瑟欧耶。此时的表情大概是这样的:

真汉子从来不回头看爆炸

把文章链接随手往群里一发,完事。

然后你就会发现,如果不是熟人群,如果你还不是某个行业内的大咖,基本上就是大家各聊各的话题,跳过你发的东西,该干嘛干嘛。

(笔者甚至有发到熟人群同样死寂的黑历史)

此时的心情可以用几句诗来形容: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点击。

——徐志摩

天空没有点击的痕迹,而我已发过。

——泰戈尔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张嘉佳

图片来源网络

痛定思痛,后来我试着把一些产品营销的思路搬过来,发现对内容营销也同样适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产品营销法则之一:用户角度

运用到内容营销上——传播的不应该仅仅是信息,而是信息+感受。

微博上的自媒体人就深谙此道,比如一些哈哈党,在转发的时候加上一长串的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笑得肚子痛,最右走好不送之类。

有时候甚至前面的哈哈哈比文章正文还长,然而正是这样,比单纯的一键转发会让人要更有点击欲。

围观群众会条件反射的想: 是什么带给了TA这样的感受?

标题党们往往也很喜欢用这一招 :

“ 太震惊了!  惊现XXXX”

“ 愤怒!这样的人怎么可以XXX ”

“悲哀!遇到这样的XXX”

在争夺时间注意力的战场上,标题党并没有错, 但标题和正文是同属于要传播的内容本身,是同一个维度——产品维度;

而如果在分享时加上传播者的感受,哪怕是一句简单的哈哈哈,那就又多了一个维度——用户维度。

然而它往往和内容同样重要,共同构成一个二维传播的整体。

二维传播

有首诗很形象的描绘了这一现象: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吃瓜群众不仅是想看你看的风景,他也会想看你看风景时的样子。

所以,把文章链接往群里一丢过后,再加上一句简短的感受,效果会很不一样。

营销法则之二:把产品当做有温度的个体

运用到内容营销上——做有温度的传播者

说的高大上一点叫品牌人性化,但我毕竟也不是MBA高材生这种大话题我hold不住,我们就说说实在的,可行的。

在产品营销上,将产品打造成一个有温度的个体,从而大获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数:

例如新兴白酒品牌江小白,就将白酒塑造成一个青春,时尚的年轻人形象,仿佛一个年久未见的老友跟你相逢一杯酒,畅叙旧年头,在借用微播等新媒体营销,在年轻人当中,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

再比如著名咨询公司华与华做的小葵花药业的案例(此处不慎暴露年龄)

“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啦”的语句深入人心,将咳嗽口服液借用一个卡通妈妈的形象说出来,提升了亲和力,和妈妈们拉近了距离感。

还引发了网友的二次创作热潮,例如“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装的,打一顿就好了”最终成为了一个话题级的营销案例。

人小的时候,看到一些小伙伴凑在一起乐呵呵,就会忍不住也去凑热闹。其实长大了也一样,比起理性的信息,有时候人们也容易被感性的感受所影响。

心理学专家武志红老师就提出了“巨婴”一说,认为人们虽然在生理上长大,但在心理上,很多时候不过是巨大的婴儿罢了。

我曾经有一次上易仁永澄老师关于知识变现的课,课上他向大家墙裂安利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他是怎么安利的呢,他并没有说这书多好,他只是说这本书,他只字不差的读了19遍,分享了31次。

虽然这本书我自己也早买了,但听他这样一讲,又跑回去精读了一遍。

所以他在为这个内容做营销的时候,就不仅仅是加上一个感受了,他加的是——

一个态度。

因为我信任他,所以他对待这个内容的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到我。

除了感受和态度,还有以下这些人性化营销的概念我们可以运用:

这些概念我是从哪里提炼的呢?是从著名词人李宗盛那里来的。

李宗盛在Newbalance的广告词中这样写到:

“人,不能孤独的活著

人之所以要有作品 是为了沟通

透过作品去告诉别人

自己心裡的想法

眼中看世界的样子

所在意的,所珍惜的

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世间所有作品

最珍贵 最不能替代的 就只有一个字

——人

人有情怀 有信念 有态度

所以 没有什么理所当然

就是要在各种变数 可能之中

仍然做到最好“

诚然,在一篇商业文章里引用文艺作品中的概念,是不科学不系统的。

但我本来也不是想写系统性的教育理论,因为有时候追求系统性,完整性的东西,反而会落入“过度拟合”的陷阱(在数据处理上,越是追求模型的精准度,容错度反而越差)

我只提供一种思维角度,更何况,谁说文艺和商业就不能碰撞出点火花呢。

相关文章

  • 同样是把文章发到群里,为什么只有这样发别人才会去点

    对于现在的内容创业者来说,毫无疑问的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传播的渠道永远不嫌多。 就拿社群营销这个点来说,别看把文章...

  • 于丽萍|先完成  再完美

    今天早晨看到群里大家发的文章,真的写得太好了。我甚至没有勇气把我自己的文章发到群里,开始后悔自己冲动报名的决定,要...

  • 红包一闪而过

    老李公共平台发一文章,欣喜若狂,阅读量18,点赞1。 失望的老李心生一计,把文章链接发到所有群里,并附红包以示感谢...

  • 不想日更了

    这两日日更有点懈怠,第一个是突然觉得自己写的不好不愿意让别人看,而只有当自己写的有感觉的时候才发朋友圈才发到群里。...

  • 网课第一天

    早早的把课程发到群里,可是就有些家长无视一些信息,不让把看视频的截图发群里,总会有那么多家长或孩子不听,非要发群里...

  • 把红包错发到群里

    今天给朋友发红包,正好之前在群里跟她聊过天,看错了,把给她的红包发到了群里。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对方又...

  • 假如每天都有300个人想掐死你

    1 有个男人把一段看疑似别人骂我的文字截屏发到了我的群里,我一点也没有犹豫地把他移出了群。 做为朋友,别人骂我,你...

  • 【世间事】阅读量的秘密及由此想到的

    因为学习分享的需要,在一个平台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那天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我把这篇文章发到了我们内部学习群,群里只有...

  • 晒太阳

    想试着把文章发到今日头条,可是不好直接发。 为什么呢? 有哪位大神知道的原因呢? 百字才算日更,我写点啥好呢? 晒...

  • 幸福,是关注你有的;而不是追求你没有的。

    昨天的文章没有发朋友圈,没有发到各个群里,目前只有22的阅读量,却还有9个赞,3条留言(留言没放出来)。 虽然从数...

网友评论

  • a822f7e15287:嗯,学习啦
  • 三毛啊:能不能这样理解:做到好的传播 注重三个感受{1传播者感受 用自己的感受影响带动受众 同时传播者也可以是用户
    2 用户感受 洞察用户需求 让用户内心
    接受产品
    3 产品感受 做有温度的产品 }
    三毛啊: @时髦大侠 说明我认真读了你的文章哈哈
    瓜叔很real: @Echo素一心 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读者看完文章还能以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 高桥美莎:真的很不错:smile::smile::smile:
    瓜叔很real: @高桥美纱 3q~
  • dd292ebcfa41:可不可以这样概括一下(不一定完全get到你的点):
    1.真情——自我感受
    2.热情——拉近与他人距离,带动他人积极性
    3.个人魅力——自我的行动与品行去征服他人,从而让人认可。
    dd292ebcfa41: @时髦大侠 ☺☺
    瓜叔很real: @唯有寒山水 概括能力点赞👍

本文标题:同样是把文章发到群里,为什么只有这样发别人才会去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ru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