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8日苏州(太湖)马拉松女子组比赛,在比赛还剩下最后500米时,中国名将何引丽和埃塞俄比亚选手旗鼓相当地领先于其他选手,所有的人都目不转睛地盯住她们最后的冲刺。
就在这个时候,有位志愿者冲上跑道给何引丽递送国旗,何引丽没有接。随后又有一位志愿者冲上跑道递送国旗,这一次何引丽接住了。
攥在手里的国旗或许增加了风的阻力,或许改变了手臂摆动的节奏,或许被水浸湿了的国旗本身的重量就给她增加了负担,她还是不小心把国旗丢在了跑道上,但此时,胜负的天枰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倾斜,最终,她以5秒之差与冠军失之交臂。
谁都知道马拉松对选手体力的要求,尤其在最后的几百米,选手的体力几乎消耗怠尽,任何哪怕是丁点地增加体力消耗的干扰,都会加重选手的负担,让选手失去原有的节奏,从而无法形成最后有力地冲刺。
而且在这个时候递送国旗,本身就给选手增加压力,她会反复在心里念叨,只有拿第一才能对得起大家的爱国热情,可如果拿不到第一又怎么办?
当然,志愿者的爱国热情是难能可贵的,他们希望看到中国选手挥舞国旗冲过终点,那多长中国人的志气,可事与愿违,国旗还是在摆臂时被甩了出去。
也许她不得不为之,但丢弃国旗或许又给她增加了心理负担。她又会想,我把国旗丢在了跑道上,这是不是不爱国?于是,心机一乱,呼吸变快,无形中又打乱了她已经精疲力尽的跑步节奏,使本来可以一搏的冠军争最终夺失去了机会。
志愿者的爱国热情并没有给选手增加夺冠的机会,反而让一场爱国秀泡汤,这多少有点可惜。
其实,你让选手一心一意投入比赛就是对选手最大的支持,选手尽力拼搏就是最大的爱国,至于是否能拿到冠军已经不那么重要。
爱国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情怀,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过多地花里胡哨的动作并不代表爱国,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网友评论
选手何秀丽没有错,志愿者也没有错,有错的是组织者,无视规则和竞技精神的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