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了一天的火车,今天睡了一天,晚上吃过晚饭,却格外想出去走走了。
寝室离海边不远,穿过一条防空洞,再走上五分钟,就到了环岛路。
厦门下了半个月的雨,今天晚上才雨势稍歇,天空依然被海风吹的宁静高远,却还是不见月光。
在昏黄的路灯下走了一会,刺眼的光就迎面而来,是演武大桥上的路灯,明亮的灯光让人看不清脚下的路。
往大桥外面看,是灯火通明的鼓浪屿,整座岛屿被灯光环绕,在夜幕下也变得周正起来,显得如梦如幻。
中间的日光岩被灯光围成一座灯火穹窿,一头的郑成功雕像也被衬的高大了不少,整座岛仿佛是一座巨大的宫殿,灯火辉煌。
这时我才不得不承认起鼓浪屿的美来,虽然我知道这些只可远观,不可近看。
再向远处看,海沧区的灯火勾勒出对面建筑物的剪影,明明两岸相隔较远,此时近的却犹如镜子内外一般。
流光相映,皎洁如明,本该沉寂的夜也变的晶莹剔透起来,所有的城市,恐怕只有在夜里才会显得既陌生,又熟悉。
台风刚过,骤雨初歇,人们都趁着这空隙出来喘一口气,跑步的,骑车的,不过最多的还是散步的人们,厦门的慢节奏生活在夜里显得慵懒而灵动。
海水冲刷着海滩,发出沙沙的声响,时起时落,好像一个悠闲的读者,摊开一本宽大的书,时不时地翻动了一下书页。

有时会有人坐在沙滩上,面向大海,身边是一辆自行车支在那里,一人一车,就这样与大海对坐。
有时会有三五个人影出没在海水与沙滩相接的地方,漫步前行,海风会盖过喧嚣,灯光只留下剪影。
沙滩上偶尔还能看到白天里小孩堆的城堡,歪七扭八,趴在松软的沙滩上,在半明半暗中分外可爱。
观景台这边的海水泥沙很多,台风过后更是浑浊,海水把树枝都推向海岸,残枝败叶组成条带,与之相接的,却是一片平整的沙滩。
我跨过树枝,踩在平整的沙滩上,一个浪打来,海水夹杂着泥沙,漫过我的双脚,感受着沙砾的粗糙,脚下坚实的沙滩瞬间瓦解。
脚下的沙粒随着后退海水流失而去,滚向大海,我抬起脚向前走去,一脚深一脚浅,溅起更大的浪花。
人们总是喜欢在平整的沙滩上留下自己的字迹,然后看着两个人的名字并肩躺在沙滩上仰望天空,随着海水的来回一起去向大海远方,凡俗却又甜蜜。
不过有时,也会有意外。
“厦门没有如果”,当我在昏暗的灯光下认清这几个字的时候,四野无人,我无法猜测它的主人经历过什么,但是其实,不止厦门,哪里又有“如果”呢?
你看,不论写下字的人有多伤心,在路人看来,不过是一个人离开了另一个人的老套故事罢了。他不会猜测另一个世界是如何天翻地覆,只专注于眼前的小小天地罢了。
但是不知怎么,我却莫名想起了去年看到的另外几个字,那是我第一次来这里。那时天气尚好,沙滩上是一排排情侣的打情骂俏。
就在我看沙滩上的字迹快要看倦的时候,却看到一排排你侬我侬赫然被四个大字打断——热爱生活。
这四个字就那么不尴不尬的出现在那里,他的主人不知已经跑到那里继续玩耍了,四个大字显得那么孤单却又那么有力。
不知写下“热爱生活”的这位老兄是否单身?想到这里,我不禁哑然失笑。不过话说回来,“热爱生活”恐怕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了。
听说人的一生中有10%的时间是痛苦的,有10%的时间是快乐的,剩下的80%都是平淡的。
人们总是向往着10%的快乐,躲避着10%的痛苦,然后忍受着80%的平淡。
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平淡当中带点苦涩,只有一星半点的快乐供我们凭吊。
或许说起来,大家都知道要热爱生活,可是就像懂得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一生一样。
热爱生活,那只是漂亮话,谁都想早点摆脱掉那平淡和烦恼,只留下那十分之一乐得逍遥。
可是如果这样,那人生变的何其短也。纵使及时行乐,又能为欢几何?
抛却了平淡和烦恼,生活亦将变的寡淡而无味。
热爱生活,不是追着那十分之一白日做梦,而是对每一个细节认认真真。
都说生活要有仪式感,或许这就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方式吧。

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有人说: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无人与我捻熄灯,无人共我书半生。
也有人说:
阿婆问我粥可温,残阳与我立黄昏。
飞蛾与我捻熄灯,笔砚共我书半生。
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此刻,我不正是站在鹭岛上,背靠高耸的世贸双子塔,面朝灯火通明的鼓浪屿,依着栏杆,远眺着大海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