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家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总是喜欢打人,有时候还用腿踢人,我怎么说他都没用。有一次跟别的小孩玩,一巴掌就把人家打哭了,他还在笑。这是暴力倾向么,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不这样呢?
答:先明确一个问题,打人是不是就等于暴力倾向。
对于成年人来说,明确知道打人的后果(比如伤害他人、引起反抗、法律责任等)还出现这种行为,当然有可能是暴力倾向。那么2、3岁的孩子,在动手之前是不是知道打人会有什么后果呢?
答案当然是不知道。学龄前儿童如果只是偶尔有打人或者踢人的行为(称为攻击性行为或侵犯性行为),只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经阶段,和暴力倾向没有直接关系。
但是,如果家长不在早期介入进行引导,就极有可能导致孩子对于这种攻击性行为不自知,从而形成暴力表达的习惯,长大后就真的会有暴力倾向。
心理学家对600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2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的攻击性记录能有效地预测成年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如犯罪、夫妻不和等。另一项研究发现,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如果10岁左右爱发脾气,长大后多与同事关系紧张。
那么,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心理发展阶段呢?
▼
菇在1岁多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会喜欢用手去拍阿姨的脸,但是对我却不会这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
在之前有篇文章(《孩子在公众场合情绪崩溃,我该怎么办》)我写到敏感期的时候也提到:孩子会依靠内在的规则来认知世界。1岁多的孩子对于肢体的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但语言能力还在初级阶段,当然更愿意用手去感知世界、表达情绪。
但是,他对于力量的感知和控制又比较弱,第一次可能只是尝试去摸摸阿姨的脸,却不小心成了拍打。结果,阿姨夸张叫喊的表情和动作,反而引发了菇的兴趣,让他将拍脸与夸张的表情之间划了等号,将这个不礼貌的行为变成了一个爱玩的游戏。
在菇第一次拍打我的脸时,我就很认真地跟他说:这样拍妈妈会疼,会不高兴,你可以轻轻的摸摸。然后示范性的在他脸上轻轻摸了两下。
这句话里其实有两层意思:
1、妈妈会疼,不喜欢(说出我的感受)
2、轻轻的摸摸,妈妈喜欢(给出正确的示范)
这两个要点可以应用到大部分儿童问题行为的引导中去。
为什么要说出自己的感受?
让孩子知道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而对于学龄前孩子而言,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妈妈不喜欢。
为什么要给出正确的示范?
举个例子。我是个文科生,学数学的时候非常痛苦,因为我想出来的解题方法不对算不下去,但又实在想不出来第二种方法,如果不直接看标准答案我就会哭死在课堂上。
孩子也一样。他对于世界的认知刚刚起步,除了已经获得的经验,对新的问题完全不知道第二种解法,如果妈妈不告诉他正确的答案,他肯定会跟我一样哭死,而妈妈还在奇怪怎么这孩子说了不听。因为,他是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
当然,对于自控力为0的孩子而言,别指望示范了一次就能记住。耐心、多次的强调,并且制定好规则,在明知故犯时给予相应的惩罚(不!是!体!罚!),比如:再玩食物就离开餐桌,行为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
从我举的这个例子里,可以延伸出四个处理孩子不良行为(包括攻击性行为)的基本原则:
1、马上制止。对于所有的不良行为,这也是第一原则。
2、严肃、平静的表达感受。夸张的反应只会让孩子觉得你在开玩笑,而暴躁的责骂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并且强化这种不良行为。
3、给出正确的示范。在不良行为刚发生的时候,正确的示范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反复教育的成本。
有一些家长会在孩子打人后也打回去,这是万万要不得的。一件明明知道是错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再做一遍,这不等于告诉孩子,你可以这样做么?更有效的做法是,通过描述来让孩子理解:如果别的小朋友也来使劲儿拍你的脸让你很疼,你会高兴么?
即使在平时,家长也需要注意言行举止,很多不良行为都是从家长身上模仿来的。
4、建立规则。规则和边界的确定性,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适当的惩罚措施也会帮助孩子提高自制力,降低未来反复出现不良行为的几率。
▼
为什么我用了这四种方法,孩子还是会有攻击性行为?
这就要从家庭内部去找原因。
有时候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只是单纯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这就要考虑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及时正视、回应孩子的正当心理需求,从而导致孩子采取了这种激烈的方式。
依赖体罚来约束孩子,给予了错误的示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对于他人也很难产生尊重与同理心,攻击性行为变本加厉。
另外,家庭成员间发生分歧时的不理性行为,也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千万不要小看了孩子的模仿能力。
育儿技巧只是术,学的再多,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效果也不见得会很好。孩子是一面镜子,是一张白纸,很多问题看似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根源在家庭。
DAY 13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