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日我们在宁阳县城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吃完早餐就开车去曲阜参观孔府,宁阳到曲阜非常近,开车二十多分钟就到了。花了一上午时间在孔府参观,我们并没有打算去孔庙和孔林参观。
为了方便,我们专门请了一个导游。说实在的,在参观孔府的过程中,我的感觉很平淡,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院子里的老树上了。导游给我们讲解的内容,很多都是孔子的后代在历朝历代里如何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孔氏家族如何有权势等等,听了以后感觉非常没劲。
看到各种碑刻,有那么一阵子觉得自己特别没有文化,欣赏不了它们的美。也感慨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真的非常地不了解,有点不伦不类,学习西方没有学好,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也没有继承到。
不过我很快就释然了,真正的智慧并不仰赖于任何的知识,我不必为自己缺少某些知识和不懂历史典故而苛责自己。有兴趣就去学学,没有兴趣就算了。
在孔府透过玻璃窗往里面看那些古董时,我感觉有点阴森森的,心里不太舒服。在那些采光欠佳的旧房子里呆着,也有点透不过气来的感觉,现在的我不喜欢看旧房子呢。

当我们来到后花园时,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起来,院子的花儿和树木让我顿时感觉神清气爽。在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无论是官场或是家里都是如此,作为个人是极不自由的,或许在屋后的园林里身心可以得到些许的放松吧。
在进入孔府参观之前,听门口的工作人员讲在中考和高考前,孔庙非常热闹,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去祈求孔老夫子保佑考出好成绩,把孔老夫子神话了呢。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我们也算是走马观花,并没有留下什么特别地印象。
在曲阜吃了午饭以后,我们就驱车去了泰安。曲阜到泰安也不远,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我们订的酒店就在泰山脚下,离我们去登山的地方不远。7月4日晚上我们全家去看望了住在泰安的老公的堂叔,吃了一顿难忘的晚餐。
7月5日我们在酒店吃过早餐以后,就开车去到泰山的一个登山点。停好车以后,坐统一安排的旅游大巴车进山。全全还太小,老是要抱,我们没有信心带着她去爬山,所以选择了坐缆车上山,到达泰山的南天门,再慢慢爬到泰山顶。
在泰山也是呆了一个上午,我感觉有点儿失望,泰山跟我想像中的有点不一样。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上得太快而错过了很多美丽的风景。除了那些古代的崖刻让我感觉很震惊之外,其他的都没有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站在泰山顶往四周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或许是因为那天的天气不好,到处都是灰蒙蒙的,是雾霾天气挡住了美景吧。或许古人在泰山登高望远,和我们今天看到的风景大不一样吧?
我去过国内的名山很少,和我去过的黄山、张家界及庐山相比,我实在不觉得泰山有多特别地美。我最喜欢的还是张家界,奇幻多姿,变化莫测,美、险、峻、奇。泰山顶上那些买劣质旅游产品的店更是给我大煞风景的感觉。
在“五岳独尊”石刻那里,拍照的人挤成一团,还有人为争先后吵架。我们去的那天上山的人还不算太多,旅游旺季的时候,山顶上大概也是人挤人吧。在庙里看到为了环保建议少焚香的标语,感觉亲切。
泰山上很多历史悠久的崖刻,有的确实非常壮观。站在那些文字前,内心有些遗憾,因为自己欣赏不了它们的美,于是又忍不住感慨自己“没文化”,是一个睁着眼睛的中华传统文化瞎子。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感慨,不知道这是我的悲哀,还是我们教育体制的悲哀。
或许这不能怨别人了,我是个成年人,父母和老师没有教到的,我应该自己去学习,但是我也不想怪自己,如果想学习就去学,没有兴趣也不必勉强自己。

无论是孔府还是泰山,我觉得它们在国内的地位高,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推崇,并不是因为孔老夫子的学说更加高明,或者泰山的风光最秀丽。我个人目前更喜欢道家的学说,崇尚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我感觉这次去泰山最大的收获是乘坐缆车时,心里不再害怕了。记得第一次在黄山乘坐缆车,往下看时感觉胆颤心惊的。第二次是在张家界,下山的时候,缆车每过一个铁架,下降一个高度,心里也是一惊一乍的,胸口发紧。
我们乘坐缆车上下泰山的时候,都遇到和我们同一个缆厢特别紧张的女士,全程不敢睁开眼睛,有一个女士大概是东北人,不停地喊“我的妈呀”。我感受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还特意朝不同的方向张望,尤其是向下看,我的心跳很平稳,没有特别明显的害怕和紧张情绪。
下了缆车以后,我感到小腹有点儿发紧,用手拍打了一阵子,打了几个嗝就放松了(学习了觉察和拍打就是不一样,随时处理觉察到的负面情绪哈)。头脑里没有感到紧张和害怕,身体本能地还是有点儿反应。
我一路观察全全的反应,她才是真的一点儿都不害怕,特别地兴奋,她说坐缆车“好爽”。我突然间意识到人是越天真越无畏,就像小婴儿在地震中也可以安然入睡一样。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危险的概念,他们对这个世界是全然地信任。
我们成人都是害怕自己想像的危险,永远担心的都是未发生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