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就得有一双看清人情世故的火眼金睛。人情世故当中,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性格、品质、说话做事的方式等千差万别,且常常以一种与事实不一样的面目出现,只有看得清、认得明,才能交对朋友做对事。
1,辨别是非,明识大体
【原典】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私不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译释】
不能因为大多数人的猜疑而影响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要固执己见而不听从别人的忠实良言,不要因为贪恋小的私欲而伤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要借公众的舆论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既要尊重人言,也要持有主见
事物是相对的,什么事一旦过度便变质。人固然要有从善如流的习惯,但决不能“人云亦云”,所谓“千人盲目一人明,众人皆醉我独醒”。
2,浮华不羡,淳朴存真
【原典】
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樵歌牧咏,谈今人失德过举,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译释】
交一个市井之人做朋友,还不如和山野老汉来往;巴结权贵人家,还不如和平民百姓亲近;听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不如多听一些樵夫的民谣和牧童的山歌;批评现代人的错误,不如传述古人的善言美行。
交友,要摒弃庸俗虚荣的心理。
3,不恶小人,礼待君子
【原典】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译释】
对待心术不正的小人,要做到对他们严厉苛刻并不难,难的是不去憎恶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做到对他们恭敬并不难,难的是遵守适当的礼节。
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孔子说:“世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逊,远之则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