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3天的三思,我得出结论:
这古话有毒。
故事得从三天前说起。
1
5月6日,我来到了简书。
一切都是崭新而陌生的,于是乎上下求索、左右乱点一番,那专注的模样像极了打怪升级的好奇宝宝。
日更徽章、简书贝/钻、小岛、复活卡、加成卡……拿到通关秘籍的我,没有人告诉我怎么修炼?毕竟修炼之路千奇百怪、耐人寻味、甚至是无中生有。
毫不意外,我陷入了三思。
1日一思:写什么?
2日二思:能坚持吗?
3日三思:有人看吗?
所有的不确定都呼啦啦涌入我的脑海。3天的三思,给我留下的不过每一位简书人都遇到过的挑战,而这些却成为了我行动的“拦路虎”。
那么“三思而后行”,还是对的吗?
这句古话曾几何时是我的行动指南。“我们做事需要谨慎、细心,想好了再做,不要冒失。”
谁料到,所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范围。
学生时代、校园生活渐远,我迎来了多元缤纷的世界。
“三思”的我能有抓住机会的果断吗?“迟疑”的我能鼓起勇气面对未知的险途吗?
答案:否。
2
别人是行动派,我是犹豫派。
别人是梦想家,我是白日梦想家。
当了20多年被夸赞的“别人家孩子”,为了稳妥渐失试错的勇气,循规蹈矩到没有个性。终于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我败下阵来。
我开始羡慕那些特立独行、敢作敢当的“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我渴望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不受羁绊,跳出被豢养的命运。
我想,“三思”的过程便是个“打退堂鼓”的过程。三思有多久,我们就能“停”多久。
停的久,凉的快。//不禁打了个寒颤。
抛弃“三思”而“后行”的古训吧,不要想太多、勇敢干不怕错。
3
三天里,简信栏里只有简宝玉给我发的第一封简信。一切都如三天前那样平静,仿佛所有的波澜都不曾有过。
第一次,丢掉“三思”的我在简书写下第一篇。
第一次,我的文字与你相遇,目光所及便是我“们”故事的开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