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寂夜无声,翻检旧书,偶见唐代诗人唐彦谦的咏《松》,其中有“谁云山泽间,而无栋梁材”句,读来瞬间触动心弦,令人深思,感慨良多。
我身处雷州半岛台形地区,所见松柏有限,唯榕树、樟树、桉树、荔枝、龙眼居多,间有一些杂木。而千年古树苍苍立的景象,真的难得一见。
请恕我孤陋寡闻,在雷州半岛,我见到的最大的古树就是箭毒树,亦称箭毒木、大药树、见血封喉,民间亦有称其甘芦树者。
据《辞海》介绍,箭毒树为桑科,落叶乔木,高达20~25米,各部都有白浆。白浆有剧毒,过去猎人将它与另几味药合成涂于箭头,用以狩猎,因而得名。
笔者好闲游,常到乡村旅行。所在遂溪县的乡镇、主要村庄几近走遍。但能见到巨大的箭毒树也仅数十棵。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城月镇仙来村、岭北镇调丰村、界炮镇西湾村(我国跳水奥运冠军何冲的故乡)各有一棵这样的古树。当时见到这树数人合抱不过,森耸参天,直指云霄,表皮苍老而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笔者曾经吟过五言近体诗一首:
民称甘芦树,
见血能封喉。
梢指苍穹远,
根盘地数亩。
风雨无所惧,
酷阳奈我何。
默然沐雨露,
千年仍屹立。
所幸如今交通方便,通讯发达,加之人已退休,生活有了保障,且喜身闲不属人,笔者常外出旅行,所到之处,见到的千年古树甚众。苏杭香樟,武汉水杉,桂林枧木,黄姚龙爪榕,灵山古荔,增城挂绿荔枝园,皆已得以一睹为快。
以树喻人,古已有之。前贤咏树,颇多佳句。笔者不揣浅陋,试以四言咏树喻人,与简友分享,期待斧正:
种子落土,遇润萌芽。初绽数叶,娇嫩可爱。树苗渐长,根须四布。日益增高,分枝披叶。
扎根深深,吸取养分。沐浴阳光,历经风雨。绿叶成荫,屏蔽骄阳。田头路旁,予人蔭凉。
增添年轮,根须愈广。根系发达,石缝可钻。树杆日高,直指苍穹。硕大无比,始成大材。
山岳恩广,众木心归。为人所用,有益于世。被砍被伐,从无怨言。烧成炭火,温暖人生。
化成纸张,可写可画。精神文明,由此传播。通身是宝,用途甚广。高风亮节,树之品格。
人生如树,树何以及?人有灵魂,此乃根本。人有思想,还有双手。凭藉智慧,让手服从。
精神物质,皆为人造。能化腐朽,转为神奇。谓余不信,且看根雕。飞禽走兽,栩栩如生。
树大招风,自古皆然。一支独秀,风吹易折。单独一木,岂能成林?为人处世,和谐为要。
陶氏渊明,早有预言。连林不觉,独树乃奇。琴棋书画,皆须独创。拾人牙慧,最没出息。
山泽之间,亦有栋梁。梧桐凌云,栖息凤凰。松柏苍苍,不畏风霜。期我简友,诗盛文昌。
2019年5月12日,晚上,发自广东湛江市遂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