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汪曾祺老先生在《慢煮生活》中的一段话:
“我以为,最美的日子,当是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在这清浅时光里,一手烟火一手诗意,任窗外花开花落,云来云往,自是余味无尽,万般惬意。”
这样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一颗平常朴素的心。
可很多时候为了生活,我们总是步履匆匆。前段时候程先生去华东地区出差,上海,常州再到南京,各方约见,运筹帷幄,市场布局,深夜醉酒的疲惫,旅途奔波的劳累。商场如战场,得时刻保持敏锐,神经绷得太紧。回来就病倒了,一是感染了甲流,二是身心太疲惫,没有谁是容易的。
大概是也意识到了自己绷得太紧,周日早晨,看到窗外明媚的阳光,说要陪我去看樱花。约了哥嫂们一起,同在武汉,但是大家相聚的日子并不是很多,各自忙碌。
下了一周的雨,终于出太阳了,又是春日樱花盛开的季节。武大和东湖樱花园都是绝美赏花之地,刚出发就一路红堵,开车的人是最崩溃的,会破坏掉游玩的心情。干脆改道,出来玩不就是为了开心吗?怎么开心怎么来。其实樱花也看过很多,大同小异,追逐的大概只是那样一种心境。
在湖边找了一个绝佳的晒太阳的位置,扎下帐篷,放下疲惫,只感受阳光,湖风,还有初晴后草木的清香。
梁实秋说:“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三三两两,陆陆续续而至的人们,顿然热闹起来。有人带了瓦斯灶,在滋啦啦的烤着食材,香气四溢。过一会又烧水煮茶,慢品时光。因为过去的三年里的缺失,让人们格外珍惜这种烟火气息。
如此好的太阳,如此宜人的风景,再来点娱乐就更完美了。于是临时起意,租来一个烧烤炉,点了食材等待老板来送,趁这间隙沿着湖边走了一圈,赏赏花,很是惬意。再回到帐篷边,器具食材均已送到,二嫂说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负责烤,于是在碳烟中手忙脚乱,孜然烧烤味飘起,诱人的香气四溢,还引来了馋嘴的小姐姐,希望能卖点给她们。原本想着送给别人吃两串就好了,可是萍水相逢,免费别人吃的也不自在,于是临时做了回烧烤摊的老板。
一直到午后,太阳西斜,才打道回府。
慢下来的时光,收获了身心的完全放松,程先生说,满血复活,可以更好的投入新一周的工作中了。
生活是在有了越来越多追求的时候开始变得忙碌。
还记得小时候我时常喜欢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可以是很久,故意丢下一些馒头或者面包屑,有时候还故意去整点破坏,再看它们如何挣扎,又看怎么如何协作。下雨天坐在屋檐下,就那么看着雨水一滴一滴落地发出的声音,时而清脆,时而混浊,看着地上被砸出的深深浅浅的坑而发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奔波于世俗琐事,再也没有了那所谓的大把时光。
家门口软件园入口处有一棵枇杷树,送孩子上学总是路过,但我好像并不曾留意它,大概觉得它就在那里,你看与不看都一个样。昨日突然发现它已经开始挂果,枝头密密匝匝。啊?它是什么时候开花又结果的呢?我好像并不曾留意,去百度了一下,说枇杷是每年的10-12月份开花。
琵琶花因叶似琵琶故得名,秋萌冬绽雅香盈。冬月开小花,黄白色,众花成簇具有香气,花瓣五出浅裂蒂大,三、四月成熟结实色青,有纤毛,后则黄,味甘可食。枇杷秋萌冬花,春实夏熟,备四时之气,无他物类者。
想想在它开花的季节里,我也曾路过无数次,并没有闻到香气。但是每年成熟的时候看到很多爹爹婆婆脖子伸的老长去够枝头的枇杷,大多时候等不到完全成熟就被洗劫一空,剩下的日子便是它休养生息的时光。我该有多么后知后觉,其实很多时候,你不去在意,就跟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你一但去在意了,它就时时刻刻在脑海中浮现了。
对,一个字“慢”,给生活一些间隙,适当的走慢一点,积蓄能量,再去更好的追逐。生活需要有趣而可爱,素而不寂,暖而不腻。
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就是这样一段时光。其实到了高年级以后根本不需要我再去送了,她完全可以自己背起书包,约上好友,一溜烟就跑了。而我似乎开始眷恋这样的时光,我们不开车,不骑车,就走路,十多分钟的路程。很多时候与其说我送她上学,不如说我们是结伴散步。我只负责走在旁边,陪伴一程,孩儿会跟我分享校园趣事,或者自己的一些想法。到了校门口,她入内,我返回。有时候戴起耳机听听歌,有时候想一些事情。
在路过一个十字路口,看着乌泱泱的电动车,小轿车,人行大军还穿插着公交车,看似混杂又井然有序,在这样的喧嚣中拉开新一天的帷幕,奔赴不同的岗位,似乎一切有都是那么美好。
闲下来,慢煮时光;
静下来,做个真实的人;
忙起来,让生活更加充实而有趣。
慢是相对快而言的,在忙碌的日子中给自己留下一点点闲暇,体会慢生活的乐趣,学会享受生命中的良辰美景以及它们的点滴细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