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沟通视窗,也叫乔哈里视窗。外国人,特别喜欢画十字架,这种横轴纵轴分析模式,能让人有清晰的逻辑。
公开象限: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象限。比如明星,他们的公开象限很大,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但是缺点是隐私变少,做事做人要低调。
盲点象限: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象限。当我们知识越多,盲点象限越小,对自己理解越深。心理学有一种无知而快乐效应,当你越无知时,越不知道自己无知,反而觉得自己很牛逼,这种人盲点象限很大。
隐私象限: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象限。分为三层,最深一层叫做DDS(deep dark secret),又深又黑的秘密,这一层的隐私不愿意告诉别人;往上一层是程度较轻的秘密,但是不好意给他人说,难以启齿;还有一层叫忘了说的隐私,这个东东叫"知识的诅咒",比如老板给下属安排任务,但是下属却拿出和老板想象的完全不同的结果。老板犯了知识的诅咒,他以为自己明白下属就明白了,还不愿意多解释,让下属看眼色行事。还有一个就是母爱的例子,母亲从来不向孩子表达爱,只是唠叨、打骂,他们以为孩子知道"父母是爱孩子的"这个前提,因此他们从不说,知道离家出走。
最后一个象限叫潜能象限: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要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做自己没做过的事,你会慢慢知道自己很优秀。
还没完呢,四个象限中对你最重要的人在哪个象限?公开象限。因为你们相互了解,没有未知、恐惧。比如有一个你尊敬的人排名:排在首位的父母,之后是兄弟姐妹,其次是老师,同事,最后是陌生人。从父母到陌生人,就是公开象限的大小排序。
因此,我们要扩大自己的公开象限。两个方法:第一,从盲点象限到公开象限,叫恳请他人反馈;第二,从隐私象限到公开象限,叫自我揭示。
现在你知道沟通该怎样玩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