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冥想,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诵经、祈祷、气功、打坐都可以算作冥想的范畴,而正念只是其中一个分支。
正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因乔·卡巴金博士将传统的正念禅修课程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用于治疗身心疾病而进入大众视野。
刘兴华老师,在2009年刚开始做研究时就把“mindfulness”翻译为“心智觉知”,而后才使用的“正念”。而华人正念老师——方玮联老师,就一直倡导把“mindfulness”翻译为“静观”,避免大众因“正念”一词产生误会,因为在佛教八正道中,正念是其中之一,而它的英文为“right mindfulness”。
第一支箭指的是生活中的困难,这是现实层面的“痛”;而另一支箭,指的是我们面对困难时做出的“错误的反应”,加剧了心里的“苦”。第一支箭是无法拔除的,只能“硬抗”。但第二支箭有办法拔除。“错误的反应”往往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惯性的、或者说自动化的,另一个特点是无效的、甚至是有负作用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痛苦和烦恼,通过持续的正念练习改变不良的反应方式,会带我们走出负向情绪的恶性循环。这种转变也可用于培育积极蓬勃的心态,哪怕身处挑战和困难之中,我们仍能感受喜悦和幸福。
体验:今天在开会的时候进行正念冥想,一开始觉得吵闹,且让人觉得无聊且崩溃。现在开始感觉到肚子有一些饥饿,想喝水。可能让我不耐烦的不止是会议,我身体上的感知也有一些东西需要补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