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过年了,鼠年,我的本命年。
一眨眼,两轮岁月。
首先自当感恩,毕竟这两年身边有不少人已经先我而去。生命如轨迹,有始有终,却各有各的路,各有各的因果。
去年母亲走的时候,我和老爸讲,余下的岁月,我不打算虚度。我想过我自己认为对的人生。

大概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把自己身上最初的兴趣,发展为爱好,进而发展为追求。有些功利虚荣而华而不实的想法,从生命中剔除,去成长为那个最真诚的自己。
每日的事,除了学业,是读书,写作,练字,喝茶,静思,摘抄。
一向对自己说孔老先生的“慎独”。

我似乎一向都知道如何在人前表现,表现出一副颇有涵养,知道颇多的样子。尽管内心清楚,我完全不够格。
世俗的成功,莫过于获得足够多的佩服,甚至只要足够多的眼球就好。
整整二十年,我在这样的气氛中长大,那份功利之心的惯性依旧蛮强,时常不小心,就跌入进去,好逞一番虚荣。
即使后来读书,也被某些读书人所谓的鄙视链影响,过于崇拜经典,看不起读畅销书的人。后来反观自身,终究还是虚荣心作怪。
我想,以后这样的想法还是会有。
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时时勤拂尘”, 多观察多记录。
阅读,让我充分见识了一个文字的世界。这世界里,比真实更虚假,又比真实更真实。
如今,快节奏的时代, 让记忆更加脆弱。遗忘,不断的遗忘。留不住的悲伤,留不住的美好。

因此,只能记录。记在一张纸,一本笔记簿上。文字的分量,能够描述印象的重量。藏于书橱的角落里。
未来的某一日,翻开这某年某日,哦,原来那时还发生过这样的事。原来那时的自己,是这个模样。
在墨尔本的这段时间,凡是出门,我都带本书,在火车上消遣时光。每一顿饭的票据,每一场电影的票根。事后都夹好在书内页。日记时期记录精确,瞬间记忆便可拉回到那时那刻。
外出摄影,照片本就是最好的记录者。那时的风景,那时的模样。现在读了点写植物的散文,也喜欢捡拾掉落在草坪上的松果,回家泡在水内,看她退去尘漆,如鳞片一般精致地打开。再放到阳光底下,烘去水分,重回那干燥浅棕色的样子。

放在书桌上的台灯旁,和上次海边拾到的石头一起。写作时,一瞥就能回忆起山林和大海。
时光感,走得是这样仓促。过眼云烟,一晃2020年,00后也都20岁了。
有机会的话,就记录下吧。记录下生命的渐渐,记录下时光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