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杭心
01
“在吗?加个微信呗。”
“认识一下,加个微信聊聊。”
“你的微信号是?”
……
以上等等,应是我来简书收到最多的简信了,每次看到消息处有红点提醒时,我都会迫不及待地点开,但每次却都是以上话语云云,让我很是苦恼。
换做以前的我,肯定会立刻笑脸相迎,巴不得隔着屏幕向对方弯腰一百八十度,谢谢你长这么好看还加我好友。
但有过一些经历后,我慢慢地也不再去关注那些无谓的消息,既烦人又烦心。有多余的时间,还不如去看看书,追追剧。
都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可扪心自问,我们的微信好友中有几个好朋友,大多可能都是点赞之交吧,有的可能还只是僵尸好友吧,从不聊天互赞的那种。
之前一直觉得,有人加你是好事,证明你人缘不错,招人喜欢。可事实却一次次打脸,我加你,只是手滑点了添加好友申请,也可能是想推荐公众号,还可能帮忙扫码砍价之类的,反正,真心交朋友的概率小之又小。
在这个任何事物都快餐化的时代,微信也不例外。今天添加的好友,明天换了头像和昵称,你连他是男是女都傻傻分不清楚,还如何和对方做朋友。
所以拜托,别再随意添加别人微信了,这既是为你选择日后朋友的考虑,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体谅。
02
真正的朋友,一般是势均力敌的。
刚来简书那会,我也像好多人一样,在各专题看着热门文章,追捧它们的作者,询问他们的微信,添加后就像溺水时抓住了稻草那么开心。
当时在心里打着小算盘,“我加了这么多好友,肯定会对自己有所帮助,坐等被发掘吧。”
于是我开始不好好写文,每天在简书只是看那些大神发的文章,喜欢加评论,有时能洋洋洒洒写下一大篇。
我以为这样做便可以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指点,可结果却证明我猜错了,我收到的只是他们的一个表情或是根本收不到任何回复。
可他们的动态明明显示的是他们刚刚喜欢的文章和一些评论,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胡侃,我才逐渐明白,不是他们不回你消息,只是圈子不同。
我记忆中好像周围同学都不喜欢学霸,理由是学霸骄傲高冷不近人情,但谁又能不承认你是羡慕嫉妒加恨,总感觉学霸孤孤单单、没有好友,实际上人家是和你格局档次不同,你终究跻身不了。
朋友也是如此,要想有人陪你度过漫长岁月,请先势均力敌。
03
昨天和闺蜜聊天,她向我哭诉自己被删,说什么自己一世英名被毁,从来没被别人删过,被删后莫名地想哭,不知自己的什么行为引发了对方的厌烦。
删闺蜜的那个人当时是主动加她好友的,两人聊过几次天,双方没啥坏印象,但被删的原因就无从得知了。
其实,又何止是闺蜜,以前认为被删是耻辱的我,现在竟也习以为常了。删除是一种个人权利,它不像合同中的要约与承诺,你可以选择不接受要约,自然就不必再承诺,但一旦你作出了接受要约的意思表示,那么你就必须作出承诺并为之负责。
选择朋友是自己的权利,相遇是缘分,缘深缘浅,时间会给你答案,一般不要过于纠结。
真正的朋友一般是大浪淘沙后的精华,柳暗花明后的陪伴,时间的沉淀,长久的陪伴。
现在我也会不定期删除一些好友,退出一些群聊。一来是自己不太喜欢聊天,二来是感觉每天面对99+的消息很烦,与其看着手机强迫症复发,还不如退出删除眼不见心不烦。
04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微信也只能是微信,不能全信》,很是喜欢。
网络虚拟化的时代,谁也不清楚是谁在隔着屏幕和你聊天,可能是乳臭未干的小孩,也可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报以谨慎态度,是你我最好的选择。
个人认为,交朋友也不一定必须加微信,文章更新后的评论,双方互寄书信,又何尝不是一种好的交友方式呢。
断断续续加了那么多好友,可我又收获了什么?
是“朋友圈仅三天可见”还是“对方树起的一条横线”亦或“对方没回消息后向你抛出的一个感叹号。”
我的朋友圈是全部人可见,没有分组,没有范围限制,它分享着我的一些日常和喜乐,因为只关于自己,所以就想让那些懂自己的人看到,不想被一些陌生人干扰。
初次见面,我们并不熟络,虽说也存在“相见恨晚”的奇遇,但大多也只是“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我排斥加微信,只是我希望你加我,不是仅想增加一个好友人数,占据你无限小的内存空间,专门为你的广告点赞,我只是希望你加我,是因为我和别人不一样。
最后,很高兴你能来,不遗憾你离开。
-END-
网友评论
“认识一下,加个微信聊聊。”
“你的微信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