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流水红颜寞》||书卷多情似故人

作者: 绛相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5-02 20:21 被阅读0次

此文系【简村夜话】专题推荐,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笑作春风老师说,和《红楼梦》相伴的时光,涵盖了她的精神成长史。

和春风老师相似,《红楼梦》也是四大名著中我读的最多的一部。

仔细算起来,我和《红楼梦》结缘甚早。早在孩童时期,就随母亲听过越剧《红楼梦》的片段。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

“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

“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

每当想起《红楼梦》时,宝黛初次见面的场景就会浮现在我眼前,耳畔也不由回想起这熟悉的唱腔。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读到这里,年轻的我也曾掩卷沉思,何时在茫茫人海中遇到自己似曾相识的那个人,只在人群中惊鸿一瞥,便能够确认前世的誓言。

时光终于带走曾经不切实际的幻想。

工作以后再读红楼时,读到的不仅是漫卷的诗画情意,还有隐藏在光鲜外表之下的肮脏和龌蹉;知道了看似花团锦簇的大观园,竟是埋葬无数少女青春的一座坟墓;读懂了贾府四个姐妹的“元迎探惜”谐音是“原应叹息”,听懂了千古绝唱的“千红一哭”和“万艳同悲”;对《红楼梦》中的女子的命运多了几分同情和悲悯。

不知不觉已经步入中年,再读《红楼梦》是因为长期失眠。一个挚友向我推荐《蒋勋细读红楼梦》,因听人说,著名影星林青霞曾说,蒋勋的声音是她的半颗安眠药。

许多个不眠之夜,听着蒋勋低缓的声音将这部文学巨著细细读来,那段时间,是《红楼梦》日日伴我慢慢入眠,数年未愈的顽疾居然在日复一日的倾听中不治而愈。

一晃离开每日听书的日子已经过去三年。

和春风再度相逢,四月她赠我一本《一曲流水红颜寞》。

打开精美的书页,是一帧一帧淡雅的水墨画:寒塘鹤影、樱桃芭蕉,亦有葬花飞红、秋意海棠。

书卷多情似故人

这一本书也恰如我的故人——早在2017年,我就与它不期而遇,与它的主人不期而遇,里面许多章节,人物品评我都读过,只是纸质的书捧在手里,却又有不同的质感。

读着熟悉的文字,如同阳光缕缕流淌过心的一隅,空寂许久的心渐渐被文字填满。

读着熟悉的文字,如同一位捻熟的朋友,与我共同品读一本书:她说她喜欢林黛玉,但最终娶了薛宝钗;她说,见多了生活,就知道感情的世界有太多的中间地带;她说,因为懂得,所以看见。

仔细想一想,无论现实生活还是在小说文学之中,我们最渴望的也不过是简单的这几个字:懂得和看见。

在这本书里,读着熟悉的故事,我们最终都能够看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涵义,懂得活着的种种辛酸和不易。

在读书中和自己再次相遇,看到一个成长的自己。

相关文章

  • 书卷多情似故人

    明代的诗人于谦呤唱到:“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他那番怡然自得地情趣,让我久仰而不能忘怀,如一缕微...

  • 书卷多情似故人

    读《镜花缘》有一个印象极深刻的情节,唐敖、多九公和林之洋一众人行至黑齿邦,国人全身及牙齿皆黑,无论男女都聪明绝顶,...

  • 书卷多情似故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普通家庭里能接触到的课外书籍非常有限,父亲重视孩子的学习和读书,给家里亲手打制了一个小书架,那是我...

  • 书卷多情似故人

    朋友, 在岁月的长河中,多少缘聚缘散,人来人往,相识、相知,被时间和空间阻隔后,继而相忘于江湖。 有一位朋友,不管...

  • 书卷多情似故人

    这个世界的色彩与可观,也在于每一个人对价值的看法和野心都大异其趣。有人爱书,有人怕输,一场人生,输赢之间便成了竞兽...

  • 书卷多情似故人

    文|素心绿叶 图片|来自网络 明代于谦在《观书》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作者把对书的情感比作多...

  • 书卷多情似故人

    浩荡九州,五千年来几经波折。即便走过悠悠浮萍路,终究也断不了民族之魂。同抵羽般担着五千年的,是文化。 ...

  • 书卷多情似故人

    魏武帝曹操在《十二月己亥令》中曾叙述少年时的志向:“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春夏读书,秋冬射猎。”古人...

  • 书卷多情似故人

    读书是快乐的事情。自古就有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的佳句流传甚广。 最美的是朱熹的“读书之乐何处寻,数...

  • 书卷多情似故人

    作者:■韦文语(来源:《福州大学报》) 书中出馨香,书中出贵客。对于中文系而言,无论人处何地,心在何方,手不可释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曲流水红颜寞》||书卷多情似故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go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