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性格是天生的,但也受环境的影响,哪个作用更大一些,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我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肠胃炎既是生理疾病也受心理作用的影响,至于哪个影响更大,就要看你身体素质更好还是心理素质强。那么解决孩子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希望本文对你有启发。
![](https://img.haomeiwen.com/i4035161/51785b0d8e31a23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035161/ada78007ff47ea9b.jpg)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孩子非常腼腆,让你非常着急的时候,比如下面的一些情况:
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上台表演的机会,却总是吱吱呜呜,身体扭捏,台上的表现极差;
希望在外面能锻炼一下孩子,让他去问个路、和服务员要双筷子,折腾半天最后都未必成功;
让他在家里,在爸爸妈妈面前预演一下节目,也总推推拖拖,很快就让你失去耐心。
这样的情况总是让家长非常焦急,但又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我家的孩子就非常的腼腆,上述事情我们早已见怪不怪。
这自然怪不得孩子,这其中必然有基因遗传的影响,况且我们夫妻本身就是如此,孩子又难免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自然成不了一个我们期待的开朗、大方,性格外向的人。
丹尼尔·西格尔在《全脑教养法》一书中,对此有比较深刻的论述:
害羞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遗传给孩子的,它实际上是一个人一出生就带有的核心个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害羞不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事实上,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害羞,将直接影响孩子如何对待自己的这部分个性,也决定了孩子未来害羞的程度。也就是说,父母如果对孩子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就能够影响孩子天生的、遗传而来的气质。
以前,我虽然知道性格特质受遗传的影响,但我更相信后天环境的作用,所以当孩子性格上出现所谓的缺陷时,我会习惯性的从自身寻找答案,不断的反思,以为这样就能解决孩子的问题。
在这之后,我明白了,对于所谓性格上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先要承认孩子性格上的这个特点,然后再采取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孩子去完善自己的性格。
![](https://img.haomeiwen.com/i4035161/5745d0485a48c23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035161/dc91b2a9db941017.jpg)
这就回到了本节课的题目上,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问题集中在如何帮助孩子上。
如何做?
我们举一个《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中的案例:
父亲去参加儿子的家长会,并认真的做了记录。
“笑笑今年的表现怎样?”父亲问道。
“笑笑爸爸,你的儿子表现不太好,他总是不能按时到校、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并且笔记也是一塌糊涂。”
父亲认真的作着笔记,但是他的笔记是这样写的:笑笑需要改进,要准时到校、认真完成作业,并且保持笔记的整洁。
大家可以想一下,当心有余悸的笑笑看到父亲这样的记录时,他会怎样?
他一定会非常的感动,自己的不良行为不光没有引爆父亲,还得到了父亲正面的反馈。父亲给自己留足了面子,并且提出了自己前进的希望,这是一种最好的鼓励。
笑笑父亲的做法是一种可以被普遍采用的方法,比如课程一开始提到的案例:
当孩子表现的很紧张时,我们可以帮助他一遍遍的熟悉要展示的东西,并且提醒他如何正确的深呼吸,而不是告诉他“不要紧张,不要紧张”这些没用的话。
当孩子不敢去和服务员要筷子的时候,我们可以陪着他,可以找一个更友善的服务员让孩子练习;而不是叹息到:这孩子胆子太小。
你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把精力集中在如何改进上,而不是过去的缺点上。
这么做的前提是,我们首先承认了孩子个性上所谓的缺陷是天生的,每个孩子都有他们各自的不同。
其实,我们做的改变并不多,只是稍稍克制一下翻腾的情绪,然后将脱口而出的话换一种说法,更专注于问题的解决上,那些难以处理的问题就容易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035161/1f5451c22c1f1767.jpg)
不过,也许你会说,这不恰恰是最难得!改变哪有那么容易!
确实是,改变确实是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用一个更加形象的比喻来提醒一下自己,看看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当前方路段出现紧急拥堵时,最好的办法是踩刹车,然后变道,摆脱这段拥堵。这是老司机下意识的行为,他并不会抱怨怎么又堵了,运气真不好等等,他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于是下意识的就会完成刹车、并道,然后远离拥堵。
对于孩子的问题也是如此,把孩子的问题看成是暂时的拥堵,我们刹车——稍稍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并道——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逃离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https://img.haomeiwen.com/i4035161/255db879ec32f39d.jpg)
好,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做一个总结:《全脑教养法》这本书让我们明白,首先要承认孩子性格的遗传特质,要明白每个孩子天生就有很大的不同,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要避免同质化的教育;其次我们提出对于孩子的问题,要集中在问题的解决上,要从正面推动问题的解决,为了方便你的记忆,我们将这一过程用开车进行了类比。
希望你今天有收获,也希望你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有帮助的朋友,我们下节课见。我是石头聊家庭教育。
(更多文章请关注,我的头条:https://www.toutiao.com/c/user/64121303883/#mid=1598244505380877)
文中漫画均得到作者汐沥的授权,再次表示感谢!
让我们随着这只特立独行的猫,进行一次自我成长之旅。
这是一只怎样的猫,请看《开篇:为什么要和孩子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