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谴责42

作者: 杏花疏影1 | 来源:发表于2022-10-29 05:33 被阅读0次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鞫止?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南山》

南山巍峨南山真高峻,雄狐求偶在路上走来走去。鲁国大道宽阔平坦,文姜订亲后由此回家。既然礼成把家归,为何你还思念她?葛布麻鞋摆成双,冠帽一对垂耳旁。鲁国大道宽阔平坦,齐国公主经此去嫁郎。既然贵为国母,何必眷恋故乡?种麻怎么种?纵横耕耘田地。娶妻该当如何娶?必告父母表心意。既然已经禀告宗庙,怎容她再放纵无束?砍柴应当如何?没有利斧不能成功。娶妻应当如何?没有良媒怎么能成全。既然已然结姻缘,为何由她放纵无束?

这是一首讽刺鲁桓公的诗,全诗四章,每章六句。诗中前两章斥责文姜不该如此张扬的返回齐国,后两章运用"兴"的手法,以种麻前先整理田地、砍柴前要先准备刀斧这些日常劳动中的必然性,讥刺鲁桓公既已明媒正娶了文姜,而又无法做文姜的主,暗喻鲁桓公的庸弱无能。

首章作者开篇描写雄狐对伴侣的渴望,用意在于暗指鲁桓公与文姜的婚事。“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雄狐指鲁桓公,绥绥:指到齐国的处境。巍峨南山真高峻,雄狐求偶在路上走来走去。作者以南山和雄狐起兴,展示出一种高远深邃的画面:山高树茂,急切的雄狐四处穿梭,叫声连连。不仅把诗的背景拉得极其宏大,让人感到诗作肯定包含丰富的所指。“鲁道有荡,齐子由归。”鲁国大道宽阔平坦,文姜订亲后由此回家。“既曰归止,曷又怀止?”既然礼成把家归,为何你还思念她?

第二章还是诉说前事,但在表达上更进一步。作者从寻常事物人手,描述鞋子、帽带都必须搭配成双,借以说明世人都各有明确的配偶,所指明确而又表达隐晦,既达到讽刺对象的效果,又显得不露端倪一后半部分与第一章相似,使情感力度得到更深一步加强。“葛屦五两,冠緌双止。”葛布麻鞋摆成双,冠帽一对垂耳旁。“鲁道有荡,齐子庸止。”鲁国大道宽阔平坦,齐国公主经此去嫁郎。“既曰庸止,曷又从止?”既然贵为国母,何必眷恋故乡?

三章作者成功运用"兴"的手法,以种麻前先整理田地、砍柴前要先准备刀斧这些日常劳动中的必然性,来说明娶妻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种麻怎么种?纵横耕耘田地。“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该当如何娶?必告父母表心意。“既曰告止,曷又鞫止?”既然已经禀告宗庙,怎容她再放纵无束?诗人说婚姻不是儿戏,正如执麻与苏薪,都必须经由适当的途径。因此男女婚姻当以敬慎重正的态度。尽管两人两情相悦,但仍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彼此家族的心意。

四章诗人转换角度,发表对鲁桓公的议论:“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砍柴应当如何?没有利斧不能成功。“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娶妻应当如何?没有良媒怎么能成全。“既曰得止,曷又极止?”既然已然结姻缘,为何由她放纵无束?说明这时的鲁桓公既已明媒正娶了文姜,而又无法做文姜的主。放任她大张旗鼓的回娘家从事这些活动,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被搁浅、践踏,显得庸弱无能,文姜的无视礼法、恣意妄为的形象也跃然于纸上。笔者以为文姜来往与齐鲁之间,自然有其正当的理由。此外,从这首诗里,也反映了男女婚姻必须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封建礼教,早在二三千年以前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这首诗的特点也是每一章节除少数词语略作更换外,基本的语词句法都是相同的,特别是每章的最后二句,句法语气完全一样,只有一二个字的变化,其含义也相似或相近。这正是便于反覆咏唱,易于记忆吟诵,寓意比较单纯的民歌式作品。

相关文章

  • 诗经·谴责42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

  • 诗经·谴责12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

  • 诗经·谴责11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

  • 诗经·谴责13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

  • 诗经·谴责17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

  • 诗经·谴责16

    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 诗经·谴责15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

  • 诗经·谴责14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

  • 诗经·谴责1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 诗经·谴责2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鹑之奔奔》 鹌鹑尚且双双飞,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谴责4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dq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