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唯天下至诚” 与 “止于至善”
《中庸》22章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至诚”可以尽其“性”,又天命之“性”乃“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故“性”、“中”与“诚”,其义一也。
由于“性”即大本之中,一尽其性,通贯内外人我,“立必俱立,知必周知”,不必另外再去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故曰:“能…则能…”。注意这种陈述方式与《大学》“欲…先…”之间的区别。
朱子注:“与天地参,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如果说人与天地并立为三,就把“天地”绝对割裂为“二”了,然《中庸》首章以“天地位”来说“中”,此乃“两不立,则一不可见”,然而,“中”只是“为物不贰”。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系辞》云:“与天地相似,故不违”。《中庸》言“与天地参”,即是知天命而顺天命。
《大学》三纲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为修道功夫,对应八条目“正心”之前的三个环节;“亲民”乃弘道事业,“修身”以下皆是“亲民”。《大学》三纲领以“明明德”为始,以“止于至善”为终,终者,成也,“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止于至善”,落在外王事业上则是“明明德于天下”。
《中庸》以“至诚”尽其性,尽其性则能知天,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自然包含在其中。《大学》以“至善”尽其心,修齐治平从心体开显大用,均是积善成德,唯有实现“明明德于天下”,此心才算是“止于至善”。
十四、“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 与 “诚于中,形于外”
“至诚”能尽“性”,合外内之道。其次是“致曲”,不能尽性,意味着有“身”,人我内外没有贯通。“至诚”之“至”,与“尽性”之“尽”呼应。“至”,如孔子曰“尽善尽美”,《大学》云“止于至善”,便是以“至善”尽其心。孟子曰“尽心知性”,《中庸》云“尽性”。“尽性”实则与“率性”同义,“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不须额外做功夫。“率性”以下是“修道”,“至诚”以下是“致曲”。用动词“致”,正要落在“身”上做修道功夫,“曲能有诚”即是“诚身”。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逐渐贯通内外而入于精微。“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从“形”“著”……过渡到“化”,心性功夫过化存神,就从“致曲”升华到“至诚”。
《大学》八条目可以用“诚于中,形于外”一句话来概括,格物致知被“诚意”这个环节所收摄,由“诚意”到“正心”,由功夫而复其本体,即是“诚于中”。修齐治平是从心体开显大用,属于“形于外”。须注意,“形于外”的同时也在贯通内外本末,这个“中”作为“本”不断得到涵养扩充,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到了“明明德于天下”,“中”便是天下大本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