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吴越钱氏纳土归宋后,宋太宗赵光义便开始筹谋起中国一统的事情来,力图将北汉这癣疥之疾早日除去。
左仆射薛居正等人,多言不可,太宗便召曹彬入议,曹彬独言可伐。
太宗问曹彬道:“从前周世宗(柴荣)及太祖(赵匡胤)都曾亲征北汉,为何一直未能攻克?”
曹彬答道:“周世宗时,史彦超等兵溃石岭关(今阳曲县大盂镇上原村北二里),师老日久,所以班师。而太祖则驻军草地,当时正逢盛夏大雨,军士因此多得瘴疾,才无奈止兵。这些并非因为北汉强盛。”
北汉疆域太宗道:“朕如今想发兵北伐,卿以为能成功否?”
曹彬答道:“国家方盛,兵甲精锐,欲入攻太原,势必如摧枯拉朽一般,何患不成?”
太宗遂决意兴师北伐,任潘美(看过杨家将的,感觉这名字熟不熟?)为北路招讨使,率崔彦进、李汉琼、刘遇、曹翰、米信、田重进等分四路进兵,合围太原。又命邢州判官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阻截燕、蓟方向过来的契丹胡虏援兵。
北汉主刘继元,听闻宋师大举进攻,急遣使向契丹求救(又要找爹了)。早在开宝八年时(宋太祖,赵匡胤年号。975年),契丹曾遣使通好宋廷,太祖曾答书许诺,两国修好。到了这次宋廷北伐时,契丹遣挞马(契丹官名,侍从官)南来,入谒太宗,想问这次宋廷伐汉的缘由。(中国一统,此乃家事。看来,不管是哪个时代的胡虏,都挺喜欢管别人家里的闲事么)
太宗答道:“河东(河东重地,代指太原,北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之地,而从刘氏占据太原起,长久以来都始终逆命抗拒,如今应当问罪城下。奉劝北朝(契丹)不要多管闲事,如果你们这次不援救他们的话,那你我两国的和约如故。否则,唯有开战一途。”
契丹挞马悻悻而去,太宗也料到契丹必会出兵相助北汉,恐怕之后会有一场剧战,因此下诏御驾亲征,借此鼓舞士气。
太宗在安排好各处留守之后,即领军北征,等刚到镇州时(指唐末宋初时的镇州,即真定府,今石家庄正定县),接到郭进的捷报,捷报称,已将契丹兵击退石岭关外。太宗闻报大喜。
白马岭之战
原来契丹主耶律贤(辽景宗)得挞马回报后,便遣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耶律敌烈为监军,领兵救援北汉,军刚至白马岭(今省阳泉市盂县),遥见宋军阻住前方,约有好几营处营寨驻扎。
耶律沙对耶律敌烈说道:“前面有宋师据守,不可轻进,我军宜隔着涧水扎营,申报国主,再乞济师接应,方不致有误。”
耶律敌烈道:“丞相也太畏惧南朝了,我看前面的宋营规模,兵卒最多不过万人,而我方与他们相较,大致相等,何不趁着现在锐气在身,杀将过去?丞相若果胆怯,尽可在后押阵,看我上前踏平宋营。”(勇将啊🤔,且看结果如何)
耶律沙道:“我并非胆怯,只是用兵之道,总须小心为上。”
耶率敌烈不肯听从,耶律沙忙遣人返报契丹主,一面随耶律敌烈向前行了里许,即至涧旁,耶率敌烈自恃骁勇,争先渡涧,属下士卒也三五人一处,争抢渡涧,队列散乱,猛听得一声炮响,宋军自营内突出,来冲击契丹兵。契丹兵此时一半尚在涧水中,尚未列阵,不意宋军猝至,被吓得手忙脚乱,胆落魂销。耶律敌烈不管死活,只是一味地向前乱冲,凑巧碰着郭进,两将相遇,战至三四十合,被郭进卖个破绽,手起刀落,斩耶律敌烈于马下。(真是个送人头的“勇将”啊🤔)
当时耶律沙尚未渡涧,正要上前救应耶律敌烈,那刚半渡过涧水的契丹兵却已回身返逃,反将耶律沙后军的阵脚冲乱。宋军又乘胜追击,尽行渡涧,争杀契丹兵。耶律沙带着一群败兵又如何抵挡?只好策马返奔。一群契丹兵此时恨爹娘只给他了两条腿,那些逃不快的,就要吃宋军的刀头面,宋军也毫不留情,一路追杀。
郭进下令军前,必须擒住耶律沙,方可收军。军士得令,奋勇追击,不料从旁又杀出了耶律斜轸领的一支人马,来救耶律沙,并截住宋军。
耶律斜轸奉了契丹主之命,接应前军,中途接到耶律沙军报,便急从小道赴援,哪知正巧赶上耶律沙败北,才将他们救下。
郭进见契丹兵得救,也立即勒马止兵,整队回师。耶律沙等也引兵退去,双方罢战。郭进回至石岭关,驰书奏捷。
太原围城战
太宗自接到郭进的捷报后,便从镇州出发,进逼太原。当时北路招讨使潘美等将,已多次击败北汉,宋军大部已直抵太原城下,筑起长围,准备四面合攻。此役从春战至夏,城却屡攻不克。城中北汉君臣日思夜想那契丹来援,却始终见不到胡虏援兵,只能遣使带着蜡丸帛书,出小道赶赴契丹,催促援师。
哪知契丹已被郭进击退,所遣的使者,也被郭进部下捉住,斩首示众。刘继元闻报大惧,寝食难安,亏得建雄军节度使刘继业(即杨业,杨老令公)入太原相助守城,日夜不懈,还能苟延一段时日。
刘继业守太原到了太宗赶到太原城下时,亲督将士,猛力攻城,破坏城墙多处,但都由刘继业督兵冒险及时修复,太原城才得以坚守。太宗见太原城不能立下,便亲自手书诏谕,劝刘继元出降。太原城上的守卒不纳劝降书,刘继元也无从得知此事。
太宗见劝降不成,便再次下令攻城,城上矢石如雨,击退宋军。马军都军头辅超眼见于此,气的火冒三丈,大呼道:“就这样的城池,有那么难攻么?军中如还有壮士的,便快随我来,我们好去登城建功。”话刚说完,便有铁骑军呼延赞等人(哎呦呦,呼家将的老祖宗登场了)踊跃而出,跟着辅超,驾起云梯而上。
辅超刚登上城头,恰被刘继业看到,急命数名长枪手刺击辅超,辅超用刀格斗,不肯退让一步,可惜双拳难敌四手,身上终被刺伤了好几处,不得已只能退归城下,卸甲探视伤情时,才见到全身受创十三处,大多血肉模糊。太宗颇为感动,嘉其忠勇,赐辅超锦袍银带,并令他到后营休息。辅超尚不肯甘休,自言第二天一早定要入得太原城,虽死无憾。
宋军攻太原到了第二天一早,辅超果然一马当先,又去登城,云梯刚刚架好,他身上就已经连中八箭。可辅超仍旧左手持盾,右手执刀,还要冒死攀城,幸亏太宗听说了此事,急忙传旨辅超立刻回营,才保住了一条命。
太宗至此下令严禁士卒登城,只令万余名弓弩手,列在阵前,交替攒射。宋军射出的箭矢插在太原城墙上,近观就似刺猬身上的刺毛一般密集,每次北汉必得箭矢数万。刘继元又用十钱购买一矢,约得数百万支箭,再令北汉士卒回射宋军。(就这样,大家一起玩射击游戏,射来射去地玩了个把月)
月余后,北汉的契丹外援仍是不至,太原城中粮草将尽,城外粮道也早已断绝,太宗多次遣人射书到城中,招降北汉将士。
北汉宣徽使范超,偷偷出城降宋,而宋军却怀疑他是奸细,也不待细问,竟把他一刀两段。刘继元听闻范超降宋,便将范超妻小全部杀死,并将他家中所有人的首级全部扔到城下。
太宗听说范超枉死,接着又得了他妻小的首级,也不禁悲从中来,下令将士为他们置棺敛葬,并亲往致祭。太原城内守将都瞧在眼里,也感动了起来。
北汉指挥使郭万超,密令军士出城约降,太宗与他折矢为誓,决不加害。郭万超遂潜行出城,投奔宋营,太宗对其格外优待。自此,刘继元帐下诸将及卫士,多半出降。
太宗又草诏谕刘继元道:“越王、吴主(吴越、南唐),都已献地归宋,或授以大藩,或列为上将,所有臣僚子弟,皆授官封。继元,你只要速降,朕必保你富贵安全。或危或安,需汝自择!”
宋使持诏颁到城下,刘继元亲自接见。宋使读诏完毕,刘继元沉吟半晌,才对宋使说道:“若果真能蒙宋天子优待,谨当遵旨!”
宋使出城复命,待了半日,却未见刘继元出降的消息,宋军诸将士怒不可遏,决意攻城。太宗又出营面谕将士,说道:“若是我军攻破太原城,其结果反会害了百姓,不如再等他一会,如果明日刘继元还未出降,当即为朕破城。”等语。
宋军至此才停攻一天。当天晚上,刘继元遣使李勋奉表请降,太宗赐李勋金带银鞍,另遣通事舍人薛文宝,同勋入城,赍诏慰谕。
第二天日黎明,太宗来到太原城北设宴,刘继元率众官属出城,身着白衣纱帽,伏地待罪。太宗下诏特赦,且封刘继元为检校太师兼右卫上将军,授爵彭城郡公,恩赐甚厚,刘继元叩首谢恩。
太宗即命刘继元引导宋军入太原城,此时偏偏城上站着一位金甲银盔的大将,高声大呼道:“吾主降宋,吾却不降,定要与宋军拼个死活。”
宋军仰首上望,见那将不是别人,正是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刘继业。当下有人回报太宗,太宗爱刘继业忠勇,定要引为已用,派出使者陪同刘继元进城,好言抚慰刘继业。刘继元乃遣亲信入城,与刘继业道其不得已的苦衷,不如屈己出降,保全一城百姓的性命为上,刘继业大哭一场,北向再拜,乃卸甲开城,迎入宋军。
太宗入城后,首先召见刘继业,立刻授他右领军卫大将军,并加厚赐。刘继业原姓杨,太原人氏,因早年入事刘崇有功,故赐姓为刘。降宋后仍复原姓,并以业字为名,改名杨业。
北汉至此遂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