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蝉背后的故事

作者: 杨金社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19:36 被阅读6次

现在,正是蝉蛹出土,蜕变成蝉的季节。

可是,很不幸,最近听说周边的几个县里的农民和市民,都在晚上,到苹果树、葡萄园、桃树地等处,去逮刚刚从地里钻出地面,准备到树干上去褪皮的蝉蛹,主要是送到饭店,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

听说,一斤这样的蝉蛹,价钱高达六七十元,一个人一个晚上,可以逮到一斤多到二斤的蝉蛹。如果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今年秋天的知了,可能就会减少了,也有可能听不到蝉鸣了。

这是从知了的幼虫,就开始捕杀,比起宋时的捕杀知了,真的是有过之而不及了。

宋朝时,卫队长的捕蝉,是有其政治目的的,而现在人们的捕蝉蛹,纯粹是为了吃,为了满足私欲。

话说,北宋神宗时期,有一个禁军的将领,名叫宋守约,他专门负责皇宫的守卫。

当时民间有一个传闻,说这个宋守约有个怪癖,就是听不得蝉鸣,就是知了的叫声。

夏天末了,秋天来了,知了的叫声确实挺惹人烦的。所以,宋守约就要求其手下的士兵,举着个竹竿子去粘知了,只要宫里听见一声蝉鸣,他就会用鞭子大棒伺候士兵。

宋神宗听说之后,就找他,说你这也太过分了吧。

宋守约说,我当然知道这很过分。但是您老人家想想啊,我是个带兵的人。在战场上带兵很好办,敌人就在那里,士兵只要听号令就行了。可我现在是在守卫皇宫啊,都是分散的行动,我拿什么约束士兵的纪律,维持他们的战斗力呢?

“无所信其号令,故寓以捕蝉耳”。我没有战场上的号令,只好拿捉知了来说事。蝉鸣这么困难的事,我都能让这支队伍解决了。那将来,如果陛下你让我去守一个小城,我还有听从命令的士兵可以使用。

皇上一听就说,你干得好。

这下你明白了,为什么和平时期训练部队,要走队列、踢正步,要把被子叠得像豆腐块?这其实都是宋守约这一招的变种。

长远的目标,就是维持军队令行禁止的战斗力,但是你必须把这个长远目标拆成眼下谁都看得见的、非常具体的台阶,让所有人都能简单的感知到,有明确的标准和清晰的边界。

就像宋守约,一听见有知了叫,士兵就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所以必须时时刻刻保持着战时的状态。

捕蝉都有学问,看来只要用心,处处皆学问也!

相关文章

  • 捕蝉背后的故事

    现在,正是蝉蛹出土,蜕变成蝉的季节。 可是,很不幸,最近听说周边的几个县里的农民和市民,都在晚上,到苹果树、葡萄园...

  • 螳螂捕蝉(打油诗)

    蝉在鸣叫无提防 不知身后有螳螂 螳螂捕蝉正在忙 不知背后危机藏 黄雀准备捕螳螂 不知暗处有猎枪 猎枪走火惊四方 所...

  • 捕蝉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去捕蝉了,我们去了楼下的树林里,发现树都长高了,蝉都看不见了,这时爸爸说:“我们一边找一边背一首...

  • 捕蝉

    蝉鸣树梢假清高, 针管刺入还逍遥。 吸血抽脂肥自己, 不忘时时说知了。 庆幸庄主派人来, 棵棵大树清蝉躁。 长竿挑...

  • 捕蝉

    “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发芽,打拔儿。” 远处一个小牧童,他骑在黄牛背上,牛儿...

  • 捕蝉

    炎炎的夏日到了,耳边时常回荡着“知了、知了的鸣叫声。虽然婉转动听,但是每当我在睡午觉的时候,这声音就变成了噪音。所...

  • 捕蝉

    父亲走了一年了,这几日心里也颇不宁静。看见北京朋友圈粘知了的视频,立刻勾起我对那无忧无虑的70后童年夏日的无边记忆...

  • 捕蝉

    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南方的小乡村中度过的。与我而言,孤独与百无聊赖是其中常态。 因而大多数人对于童年时光的缅怀与留...

  • 捕蝉

    我在去往东莞的火车上。人生第一次坐卧铺,以至于到了半夜十一点了还没出息的睡不着。耳机里的音乐切换成了《Five H...

  • 捕蝉

    夜间散步,途遇一伙捕蝉人。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氛围,瞬间想起小时候,捕蝉换钱进网吧,抱着电脑拼反恐,其乐无穷啊……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捕蝉背后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jg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