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味2.0 | 舌尖上的北宋

作者: 豆豆是个小团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00:49 被阅读4次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临终所作之诗。句中三处均为贬谪之地,地势偏远,环境恶劣,却让他从贫瘠中找出叫人欢愉的事物来。

    那便是美食。

    苏轼赶赴黄州时,恰逢北方正月,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处境实在堪忧。到黄州一段时日后,他写下《猪肉颂》。

    “尽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若按照诗中所说,北宋时人如要原样复制出这碗东坡肉,便该绑上襻膊挽起袖,洗净猪肉,少放水,柴烟缭绕,煮足火候,传说中的东坡肉便做好了。回到当下,我们应该还会加上料酒、生抽,放上生姜八角,也许会炒个糖色,做成香喷喷的红烧肉。

    生活的美和生活的磨难,实则骨肉难离,在那般令人唏嘘的境地中,东坡肉的出现,宽慰了许多人,虽然如今看来,那只是一盘再普通不过的白煮肉。

    贬至惠州,“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经过苏轼的临幸,似乎比醉了酒的贵妃打广告后还更有些附加值。章惇这位昔日好友已经过权力的黑化,成为如今的政敌,见不得苏轼被贬后过得太快活,便暗戳戳使坏,又将其贬至南荒孤岛——儋州。

    结果苏轼这位高级玩家在此处解锁了新食物——牡蛎

    牡蛎,可不是内陆之人动辄能品尝到的。牡蛎的鲜美,让苏轼在儋州过得盈盈满满,蓬蓬勃勃。吃饱之后,苏轼还不忘给友人写一封信,欢快地告知他们自己发现的新大陆,且叮嘱要保密。

    “无令中朝大夫知,恐争南徙,以分此味。”

    羁旅劳顿,野店风霜,那些不与外人言的委屈心绪,都藏在美食的背后。帷幕拉开时,舌尖上的东坡行至台前,剔透而豁达地诠释着一个“吃货”的心境。舌尖上的万千滋味,在苏东坡的人生缩影中,盛满万物生长的气息,文人风骨与人间烟火互为见证,可见天地喜悦。

    他对食物的熟稔,意味着他开始对人生的条纹肌理,了然于心,通透明净。

    而苏轼,又成为北宋的一个缩影。北宋的人们,在不同食物的围绕下,也活得风生水起,鲜活畅快。

    ---1---

    说到舌尖上的北宋,最先要提及汴京。但凡是时下流行的饭食,在这个热闹的城市中,都能觅得踪迹。

    北宋时期最高规格饮食的自然要到皇宫大内中寻去。宫中的采买人员通常在东华门外采买当日所需食材,新鲜时蔬,鱼虾鳖蟹,哪怕是珍奇贵重的食材,都是应有尽有,但凡需要,立时便可购置齐全,一次性买上几十种不成问题。皇家饮食部门自是毫不吝惜开销,只要能够买到可心的吃食,高价也无妨。

    皇帝进膳重在仪式,前有“拨食家”呼喊发令,后有“院子家”亲手托着食盒渐次端进宫去,食盒上还覆盖有明黄色绣有龙纹的食巾,颇有画面感。

    虽然每天从南薰门送往汴京城内的生猪多达万头,但羊肉才是宋代宫廷的主要肉食。

    据统计,仁宗朝每日宰羊280余只,神宗朝每年消耗羊肉约43 万斤。宋代皇室丢掉北方的江山之后,却没有丢掉对羊肉的喜爱,但羊肉的主要来源地已经被金人掠取,于是一时之间,羊肉价格水涨船高,成了奢侈品,就连南宋皇宫内每天也只能限量供给一只羊。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此番心境便是换到皇亲贵胄和南渡文人的身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他们而言,对食物的追思,何尝不是对往日繁华的回望和缅怀。

    ---2---

    离开皇宫,沿着宣德楼向南走,便会到达御街。这是一条春夏望去花开如锦的街道,行人漫步于御街两侧,可看流水潺潺,春日可看桃花灼灼、杏花微雨,夏日荷叶清圆,也是一番好景。

    位于中心的御道却是禁止行人车马来往的,毕竟尚未到达寻常百姓的美食主阵地。汴京街市才是展示北宋风味的好地方。

    若身在汴京街市,可见的是各色店肆整齐排列,你走到店内,便可以问“茶饭量酒博士”点上几份下酒菜。

    传菜的小厮们会先拿着纸板问你需要吃些什么,然后拿上自己的记录去操作间旁唱念菜名,同厨师对上头。待菜品准备好后,你会看到小厮们左手杈着三个碗,右侧从手到肩依次叠放二十个碗稳稳当当地前来上菜,做事利索,有如玩杂耍。

    “撒暂”们穿梭在酒店内,叫卖着花生、萝卜、瓜子之类的货物,先分发后收钱,堪比货到付款的先锋。

    若喜欢吃水果,有回马葡萄,河阴石榴,西京雪梨,嘉庆子,味道鲜甜,水分多多。

    也可以品尝到龙眼,荔枝,甘蔗,名称简单,滋味丰富。

    枣圈、桃圈、梨圈,是便于携带的果脯,银杏、栗子、核桃等被放在小托盘中,做为干果子出售。如此一组合,像极了如今“每日坚果”的堂食版。

    《山家清供》与《东京梦华录》中均记载了“樱桃煎”,这个读起来极美的名字,听来便有春风之意,细致清雅。人们将樱桃去核之后,放在锅中,细细炖煮成口感细腻的樱桃酱,再放到有花纹的模子里捣实,压成极薄的小饼,最后加蜜食用。知道做法之后,再看到“樱桃煎”这三个字,便觉得舌尖甜起来。

    既然说到小食,那还得提到苏轼去徐州赴任时写下的这首《寒具诗》。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诗中写了一位年轻窈窕的女子,亲手制作油馓子的场景。没想到馓子这种百变搭配小食北宋时期已经出现了。馓子纤细,入口酥脆,就连掉下的碎屑都是幸福的,只是这种幸福的小东西不能日日吃,不然肯定要长痘。

    若是想吃些能填饱肚子的菜肴,你也可以慢慢点上一桌,入目丰足。

    无主食不欢的人,可以试着尝尝面食。光臊子面一类,便已经细分为精肉臊子与肥肉臊子,做工精细。

    紫苏鱼、炒蛤蜊、姜虾、洗手蟹,是江鲜和海鲜的代表,不需要如何调制,便从中冒出挡不住的鲜味儿。

    炙鸡、烤鸭是典型的与火焰共舞,小贩们在店外制作,各展所能,借着酒店的生意将这些具有特色技艺的吃食送进门来,形成互补。

    在猪肉未曾被广泛接受之时,北宋百姓对羊肉的热爱之情,从做法的多样性便可窥得一二。乳炊羊,是用小火慢炖,吊出鲜美的高汤。还有入炉羊,羊脚子,旋煎羊白肠等菜式。

    北宋流行一种“签菜”,羊头签便是其中的一种,做法较为繁复。大厨需将羊头肉切成细丝,拌上佐料,铺在网油上像做寿司一样卷起来,切成小段后,蘸以蛋液入锅油炸,外酥里嫩,只想象,便知道这道菜胜在两种口感的碰撞。

    清人顾栋高在《王荆国文公遗事》曾记,王安石喜欢一边看书一边吃羊头签,看一页书,吃一枚羊头签,如同今日一边看剧一边吃薯片,不亦乐乎。

    ---3---

    我们还可以顺着御街往南出朱雀门,走一段路程,便到了龙津桥。

    州桥桥柱以青石砌成,干净利落,人们在桥上穿梭往来。州桥南边有夜市,售卖的吃食有比较强的季节性,每日买卖都到三更半夜,让百姓们吃个尽兴,店家辛苦着也收获着。

    北宋时期人们或因公事或因私事,总有那么一批人会晚归,归家路上便可以顺便吃个夜宵,可见有需求就有服务,这些隐形的产品经理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夏日时节,种类各异的糖水和小零嘴便被安排上了。《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名字都是看起来就很好吃的,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解暑降温的效果估计不错。店家们会用梅红色的匣子装上杏片,荔枝膏,金丝党梅,爱吃糖的孩子定会开心。西川乳糖好吃,狮子糖好看,香糖果子气味诱人。党梅是用梅子做成的小食,酸甜可口,含在口中,便能将味蕾刺激一番。

    寒冬时节,夜市中的食物便换了模样,暖和热闹,滋味美得很。

    若是到了得胜桥,还能看见二十多座烤炉连排赶制烧饼的壮观景象,郑家油饼店光靠着这样的阵势,便是汴京一景。

    北宋时期的餐饮行业已然出现了群聚效应,店铺招牌往往以姓氏加上产品作为定称,张家酒店旁边就是王楼山洞梅花包子与曹婆婆肉饼,有亲切的人间烟火气,李四分茶安安静静地待在肉饼铺旁边,为北宋时期的南方人提供独特的口味。

    ---4---

    如果需要迎接贵客,在汴京,你有七十二家高档酒楼可供选择。白矾楼——也就是后来出现在话本子中与小说里的“樊楼”,便是其中颇为出名的一家。此楼并非独栋,而是前后左右五座楼,彼此之间互相连,或相对,形成设计别致的建筑群。

    内部设有小包间,与现代餐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分布在走廊的两侧,只是在古色古香上更下功夫。

    白矾楼增修后,便到了新高度。一般来说,楼高适合独倚,也适合远望,不少离愁与悲歌都是在高楼上产生的。但白矾楼的西楼却就此禁止游客登楼了。

    倒不是因为出了什么神秘事件,只是因为西楼的位置绝佳,站在此处最高一层,居然可以窥见皇宫内部。禁止之后,要想知道一窥皇家尊容,那便得等到过节的时候了。

    正如《知否》一剧中大娘子无意间提起的那样,高档酒楼中的碗碟均为银制,配套的水果和菜肴更是质量上乘,但结账之前,也要做好相对应的心理建设。

    《东京梦华录》中曾记下这么一笔账:两人若在这种档次的酒楼落座饮酒用餐,需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子各五个,水菜碗三五个,总价——近百两纹银。若是与现代相对应,大概还要在黑珍珠餐厅的餐标之上了。

    这些酒楼会根据客户要求提供外卖业务,无论你是高门大族、勋贵人家,还是平头百姓、寒门学子,只要你愿意来酒楼订餐,他们便会安安心心地用银质餐具配以精细菜肴送至家中,那些餐具并不会着急收回,留上一夜是无妨的。

    酒楼、饭馆与街市上流通的自由商贩们,也在时间的流逝中养出了一点默契,互为关照,将汴京的餐饮业发展的红红火火。

    ---尾声---

    夜幕降临时,酒楼垂帘轻拂,饭馆灯火辉映,街市上响起了深入人心的吆喝声。三更时,尚有人提着开水瓶,为忙到昏头的人沏一杯浓酽酽的茶。待到第二天中午,街市上又是新的人潮涌动,香气扑鼻。

    舌尖上的北宋绝不只是风雅,在食物之外,有的是纤毫毕现的生活细节。

    你准备好去北宋尝一口樱桃煎了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赏味2.0 | 舌尖上的北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qa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