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伦理,大家脑海中飘过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是成人?是家庭?是道德?还是规束?无论是哪一种,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弗朗西斯·福山说:“法律、契约、经济、理性只能为后工业化社会提供稳定与繁荣的必要却非充分基础;唯有加上互惠、道德义务、社会责任与信任,才能确保社会的繁荣稳定,这些所靠的并非是理性的思辞,而是人们的习惯。”这便是伦理存在的意义。
伦理,就是这样一种线条:勾画出生活的轮廓,分明而清晰——它将人们的行为方式融汇为一种习惯,并与根植于人们内心的信念相契合,它常外化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形态。
两人成伦,三人成理。我们以为,生活就是吃喝拉撒睡,确实,这些是生活的常态,却不是生活的全部,正如只有颜料与白板并不能构成一副美丽的画面,在画板成为画作之前,我们需要首先思考的是要画什么、怎样画、用什么画,而不是拿着彩笔涂鸦。
(一)要画什么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原创,要画什么,取决于自己。你想当官,驰骋沙场,一呼百应,那么你的画必须是主次分明的,你需要重点打造其中一种主色,于是山花烂漫不再适合你;你想经商,白手起家,富甲一方,那么你的画必须是富丽堂皇的,你不需要过分低调,也无法低调,你必须在人群中刷你的存在感,在视觉上吸引人群;你想成为一位艺术家,自创一格,标新立异,那么你的画必须是逆向思维的,从大众想不到的地方寻找灵感,你的作品一定卖座。你必须常常问自己:你要成为什么?或者,你毕生追求的是什么?没有这个前提,你的生活之画注定平庸。于是你会发现,无论你构想了怎样的蓝图,蓝图中一定离不开一个固定的元素,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呈现在你的生活之中的问题。
(二)怎样画
在定位自己的人生图风之后,你需要确立画的方式。比如,一个清教徒必须将所画的内容限定在他所信奉的戒律内,他可以画布道的场面,可以画施食的瞬间,也可以画可爱的羊群,但他唯独不可以画一个手持香烟的狂徒肆意酗酒的场面,无论他可以画得多么淋漓尽致,他从一开始就没有画它的权利。再比如,一个足球迷或许可以很生动地刻画出贝克汉姆侧身踢球的场景,却很难将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钢琴时的韵味展现出来,因为前者偏向粗犷,而后者偏向细腻。所以,你只能画出适合自己的生活之画,而只有适合自己的画,才能充分地体现出属于你的生活状态与行为方式,包括你处事待人接物的原则。
音乐,是一种细腻的表达。(三)用什么画
现在,你可以进入生活的就绪状态了。不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就是你手中的那支笔:你准备用什么样的画笔去完成自己的原创人生?铅笔,钢笔,蜡笔,毛笔,签字笔,还是马克笔?你所选用的工具,决定了你未来几十年的生活线条,暗含着你将以何种方式去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透露出根植于你内心的伦理取向。
我们抱怨着生活中的不平事,实则是对生活线条的一种错乱:当我们用笔画一条抛物线时,我们的心念波动程度与所画曲线的光滑度成反比。于是,我们需要一种稳当的伦理线条,既不过度苛刻,也不放纵不羁:它是这样一种线条,清晰明朗,合情合理,不悖人之常情,它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不悖法之常理,它既符合世间法律所提倡的、鼓励的与禁止的行为,又契合了道德规范的最低限度诉求。
于是,我们渐渐从生活之画中看出“伦理线条”存在的意义。
(编者:冼珍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