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万千繁华中,寻一处心灵栖息地

作者: 水湄青萍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16:26 被阅读131次
夏日黄昏,晚霞如焰

图、文/水湄青萍

01

拍下这张照片时,大概是几年前的一个夏日黄昏。忘了是谁先起的念头,竟想着爬到四层半的楼房平顶上,来欣赏这落日晚霞图。

那个傍晚,霞红如烈焰,燃烧着,从头顶一直蔓延至天边,壮丽、辽阔。连平日里要仰望的高楼大厦,此刻也黯淡了,化为绚丽天空下一块块黑色的剪影……我们并肩站着,在这租来的不算高的农民房上,不时发出啧啧赞叹。

据说,遇见这世间真正美的东西时,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华丽辞藻便都没了用处,我也只好情不自禁地念着“太美了,太美了”这样的俗气字眼。

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与你立黄昏。这便是生命中极平凡却又极珍贵的欢愉了吧。

不过,假若是一个人,事实上,常常是一个人,似乎也并不妨碍我体会这散落于城市街角的点滴之美。

在看了一天的书后,或是于繁杂的人事中,急急脱开身去,找一处静谧的所在,最好是植物繁茂的地方,漫无目的地走,毫无边际地想,饶有兴致地看,心便觉着开阔了、自由了。

每回出去,总能逢着一些好玩有趣的东西,或是宛若天成的诗意画面,实在惊喜得很。

杨绛在《我们仨》中,将饭后的闲适散步视为“探险”,故而出门定挑不同的路走,总有新发现。

这样的“探险”精神,我觉得是颇为重要的品质和能力。因为构成生活的大部分日子,毕竟只是星期几或是几月几日,很少自带七彩光环,所以尤需要一颗自娱自乐的心。

02

古人说,世上奇伟、瑰怪之景,常在人迹罕至处,所以,若非身强志坚者,难以窥之。

但其实,“探险”无需非得到深山老林、悬崖峭壁之上,弄得精疲力尽才行。要我说,无论城市乡野,那角角落落里,也常是别有一番意趣的。

我自小在浙西的一个乡村长大,对黄土垒成的房子、绵延的山、层叠的梯田、苍翠的竹子,以及油菜花暮春时饱满得几乎要胀开的颗粒,是司空见惯的,因此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更别提将之作为审美对象。

外婆住在山上,总要走老远的路

然而,长大离家后,所到的城市,要么一望无际看不到山,要么被高楼挡住了山,我才开始分外想念家乡的一切。

后来定居城市,再次踏上乡土时,竟有了一种“客居”的奇妙心理。我像是第一次来到这片山水,望着田野被夕阳的余晖涂抹上一层油画般温暖的色彩,怔怔发呆。

牛在不远处的田野里,悠悠地吃着草,我在田埂上,缓缓地散着步。走累了,便顺势蹲下来,扯断一根看麦草,拔掉中间的椭圆形小穗,放在嘴里吹一气,就能发出声调来。

也不知是谁最早发现了这个秘密,小孩儿生来就爱衔着一根看麦草,如鸟儿般欢快地沿着弯弯曲曲的田埂飞上飞下。那留下一串串儿的脚丫子里,很快就又会长出新的看麦草。

虽然农民们不喜野草抢了作物的养分,但田埂是随野草自由发挥的。长毛草、婆婆纳、地丁花、马兰头……纷纷扰扰地开,闹闹腾腾地长,不舍大自然余下半点留白。

夕阳下的田野,如油画般动人

乡村的夜总是来得特别快、特别早。才九点多钟,整个村子便渐渐陷入一片静谧中,像一个昏昏欲睡的老头,再也抵挡不住瞌睡虫的阵阵来袭,上眼皮下眼皮眼看着就要粘在一处了。

我这个久居城市的人,对此,竟有些不习惯起来。每每总要走到村口去溜达一圈儿,才能入眠。

若是夏日,便能赶上青蛙们的大合唱,此起彼伏,相互应和,属于它们的夜,这才真正开始呢。偶尔的,不知是谁家的狗被惊动了,便狂吠一阵,紧跟着,邻家的也不甘示弱地较起劲来。

夜幕如黑布般包裹着这个乡村的一切,蛙叫、虫鸣、狗吠、鼾声……我喜欢如许深沉的夜,没有霓虹,没有车喧,唯有满天星斗,以及夜空下看星星的人。

唯有在此时,一颗漂泊不定的心才真正安定下来……

“山远始为容”,是确确实实的。就像我离开了故土,远隔千山万水,才开始一点点读懂家乡的美一样。

如观一幅画,彼此保持恰当的距离,以旁观者的眼光看待,才能使“云烟飞动之趣入我眼,落花啼鸟之情动我心”。

03

相比乡野,我原先觉得城市是与大自然完全阻隔的。直到有段时间,我常沿着小区临河的绿化带散步,又在阅读有关植物的书籍,才发觉原是自己没有“看见”罢了。

以往,该有多少细节从我眼前匆匆略过,而我却熟视无睹而没有将之聚焦定格呢?

我想,发现美其实也是一种需要意识参与的心理活动。

曾在汪曾祺的书中,读到紫薇花又叫怕痒痒树,“爪其本则枝叶俱动”。在紫薇树脱落外皮的裸露处,挠其“嫩肤”,便会像人怕痒似的花枝乱颤。

这个简直太有趣了,我决心逢着机会便要试一试。紫薇花是城市里常见的行道树,或作园区里的观赏树,随处可见,根本不用费心找。

我冒着被人看作傻子的风险,凑近前,伸出手指挠了一挠。嘿!那花枝还真上下颤动了,只不知是被我挠的,还是被风撩拨的。(笑)

紫薇花的花期很长,傲立酷暑,风姿不减

还有那木芙蓉,据说会随一天的光照及温度,由白转红,煞是神奇。于是,再次遇到这花时,我便远近高低看了个遍。

一棵木芙蓉,因各花的开放时间不同,或纯白,或红白相间,或全红,宛若不同年龄的女子聚集一处。从少女的青涩懵懂,到红晕染上脸颊,渐趋熟女的妩媚动人,无形的时间变得有迹可循。

细看,那红白兼有的花,红与白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倒像某个画家无意间滴落的红墨水,随意渲染了一番,深浅不一,直接摘了置于画中也不显得突兀。

翻开角落里的层层细褶,似乎总能发现一个未曾察觉的世界。但在那之前,得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哪怕只是从书中抓到一点让自己感兴趣的枝叶,也可以就此顺藤摸瓜,发掘更多有趣真实的细节。

如此,一个人出门瞎逛,便不再是一件平淡无奇,甚至是饶有趣味的事情了。

你带着心中的好奇与疑惑去寻花问草,为现实果如书中所说而欣喜,更为发现书中之未见所雀跃,可不就是有滋有味的“探险”么?

木芙蓉,图来自网络

04

话说回来,我养成这种独自一人瞎晃荡的习惯,起初并不是为了发现所谓的美,多是无可奈何的。

上大学那会儿,室友多窝在寝室里看小说或是刷剧,连去对面食堂打饭都懒得抬脚,饿了就泡面,头发油了便套上个发箍,我也就不奢望拖上她们中的谁,去贯穿学校而过的风泽江边吹冷风了。

读了研,去了广州,大伙儿忙着研究各自的课题,泡图书馆,蹲实验室,分析研究数据。

我这个从中文转到心理学的伪研究生,也只能自已一人在伞般撑开的榕树下、满地紫荆花瓣的草地边,排遣那被满脑科学研究挤压的文艺情怀了。

于是,这些年,开心时瞎逛,困惑时瞎逛,难过时也瞎逛,竟习以为常,不逛便浑身难受。

曾经辞职在家时,也怀疑自己是否会走入了心灵的僻径?远离常规坐标系久了,是不是会变傻?也时常感到孤独,像是一个人走在时间的荒野中,茫然四顾,不知道将要行至何处。

可心中总有几分挥之不去的隐士情结,想着既然不能退避乡野,至少要为自已于纷繁人事中僻一处净土,才好安顿心灵。

与友人结伴而行,自是另一种乐趣,但能一同瞎逛的朋友却不多。更何况,彼此再怎么琴瑟和谐,总还要放一部分心思在对方身上。或听听她最近的烦恼忧愁,或想着如何安慰开导她,总之,你是无法全神贯注与自已、与身边的花草树木在一起的。

其实,交流的对象又何限于人呢?大自然中的万物皆可倾心相待。我想,自己能理解甚至体会梭罗所说的——

我猛地意识到,与大自然默默地一来二往,没承望会如此甜美、如此友好,在每一滴淅沥的雨声中,在我屋子周围每一个声音和每一个景点中,都有一种无穷无尽和难以表述的友情,有如一种支援我的气氛,使我原想与人毗邻而居一说已经一无可取……”

夏目簌石在《草枕》中感叹这世间难以安居,便想要搬到容易居住的地方,然而,当领悟到无论搬去何处都不易生存时,便产生了诗词,出现了绘画。

我想,虽不能常常行旅在外,结草为枕,但若有心,便总能找到一处非人情的天地里逍遥片刻。

桃花源、瓦尔登湖,是处处都有的,不止诗书里,不止画卷中,也不止乡野间……

夕阳西照,落影成画

相关文章

  • 于万千繁华中,寻一处心灵栖息地

    图、文/水湄青萍 01 拍下这张照片时,大概是几年前的一个夏日黄昏。忘了是谁先起的念头,竟想着爬到四层半的楼房平顶...

  • 世界如此动荡 如何让精神安放 寻一处栖息地 寻三两同伴 寻那个心之向往 不为谁停留

  • 故乡是心灵的栖息地

    在人群中穿梭,已久,倦了,累了,驻足,去找寻那一片栖息地,为心灵。寻寻...

  • 寻一处心灵的桃花源

    人到中年,寻一处心灵的桃花源;择一座城,寻一处心灵的桃花源,让心灵与灵魂,自由的飞翔在桃花源的每一个角落,不忘初心...

  • 找一处心灵的栖息地

    总想写点什么,可是总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总算有个地方可以写点啥了,我想这应该是我心灵的栖息地吧。

  • 诗/摘面人 心里明明什么也没有 却闹哄哄的 像云在飘浮 像雨在躁动 寻一方宁静的地容易 寻一处心的栖息地却不易 原...

  • 守书香,寻心灵的栖息地

    随风飘的沙 前天,会议结束后11点了,这不上不下的时间,我选择到新华书店逛逛。挑了两本书,随即再拿了一本小说店里阅...

  • 《点绛唇 繁梦》

    《点绛唇 繁梦》 繁梦无涯,浮云流散穹天染。竹翠尤雅,寻一处轻叹。 尽落繁花,胭脂泪点点。看江山, 浮华千万,余生...

  • 只为寻一处心灵墓地

    我就像这湖面的一叶扁舟,渺小而又遥远。 2017年,也许是糟糕的一年,2018年,是重生的一年。 说来说去,以为自...

  • 想你,丢不掉的烦扰

    于无声处,想你 清冷静寂,无限温暖 于热闹人群,想你 烟火通明,绚烂安然 于万千浮华中,歌里有你 生生世世,人生苦...

网友评论

  • 墨染轩然:能读到这样的好文章,也算三生有幸。
    水湄青萍:@静水君 谢谢您如此高的评价,有点受赞若惊:blush::blush::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心悦斋主人:我也爱夜空里的满天星斗
    水湄青萍:@心月斋主人 :blush::blush::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爱瑋儿:写得真好!我出门也喜欢走不一样的路,就像喜欢尝不一样的食物,总觉得能在单位时间里体验到不同的滋味就是赚了!今天也借来厚厚一本描写植物的书,打算闭关在家慢慢享用。你这些照片拍得太美了,带着质朴的原味,文字也是有种出世的清奇,读来赏心。
    水湄青萍:@爱瑋儿 一个人闲逛时,看到美的画面,总一边暗自感叹“好美好美”,一边忍不住拍下来。我最近看植物类的书,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写植物的作者,虽都抱着科学研究的精神,但文字都自带诗意,写得很美。给我的感觉,他们面对花草树木,不知怎的,就情不自禁赞美起来了。大概植物真的自带治愈效果呢。
    得到爱姐的表扬,好开心:kissing_heart::blush:也希望像爱姐一样,写慢文,不负文字本身的质朴:cherry_blossom:

本文标题:于万千繁华中,寻一处心灵栖息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ww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