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经典哲思
初读《道德经》(34)妄为则难治

初读《道德经》(34)妄为则难治

作者: 简书老张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15:23 被阅读71次

    《道德经》第75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这一章可以说是古代民主政治的思想萌芽。老子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造成的饿殍遍地进行了抨击,指出“刁民”难管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的胡作非为,主张回归简朴的生活方式,施行宽松自然、符合发展方向、爱护民生的统治策略。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百姓忍饥挨饿,是因为税赋太多太重。有史为证,夏商周时,十取一,春秋战国时,十取三,到了秦,赋税已经是先秦的20倍。正应了那句名言:苛政猛于虎也。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众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作”(音一声),“瞎折腾”。他们以为的“有为”,其实是多为滥为,苛为严为,强为硬为,妄为非为。因为多而干不过来,因为严苛而无法达标,因为强硬推进而被迫应对,因为胡作瞎闹而无所适从,因为为非作歹而破坏和谐自然,最终导致难于治理,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民众不惜命不怕死,是因为统治者穷奢极欲(以至于民脂民膏被搜刮殆尽,无法活下去,活着也没有希望了)。

  这三句话整齐排比,一气呵成,感情表达充沛,爱憎分明,立场观点十分鲜明。税多则饥馁(民不聊生),妄为则难治(陷入困境),奢靡则轻死(揭竿而起)。

  那么,破解之道何在?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因此不过度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的统治者,比注重物质名利享受的要品德高尚些。

  本章,作者给统治者开出的处方是:减轻苛捐杂税,让人民休养生息;减少苛政暴政,让人民安居乐业;去除奢侈甚泰,让人民有所信赖遵从。这里不可忽视的是,老子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想事情,谈问题,为他们出谋划策,但客观上也为人民鼓与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与本章内容有关联的章节和语句主要出现在第3、17、22、24、29、30、42、44、45、49、51、53、57、58、59、60、62、63、64、65等,读者可以参照阅读。

相关文章

  • 初读《道德经》(34)妄为则难治

    《道德经》第75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

  • 道德经初读(34)

    大道泛兮, 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

  • 2019-05-09 - 草稿

    坚持系统读《道德经》第34天。 早起学习第34天. 体重:66.5Kg 跳绳:0 眉心舒展,面带微笑。 上德不德,...

  • 其君不妄为,其民不难治。(道德经75章)

    学习道德经75章,老子论述民生的治理,给于精彩的论述。结合小愚老师的道德经新译,让人能更好的贴近现在生活,拿回生命...

  • 2018年5月12日软笔练习

    《道德经》第34页

  • 75-2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

    老子智慧和领导艺术之75–2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出自《道德经》第75章,意思是:民众难以治理,主要...

  • 读《道德经》34

    甘德礼(读《道德经》34)原创分享609+283天,光山心协智慧父母课堂持续分享第268天 原文 大道氾兮,其可左...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65:玄德则顺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玄德则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

  • “大道无形”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篇首就是这句,初步揭示了“道”的真正内涵。 初读《道德经》,...

  • 读《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民之饥

    读《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民之饥 文/衣者郭郭 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读《道德经》(34)妄为则难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ig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