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回老家看老母亲的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听江苏交通台的节目,断断续续的听了主持人和建筑设计师一段谈话,其中涉及到了茶空间的话题。
我们知道我们国家是茶叶的发源地,经过从传说到现在已经有3500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茶从最初的生吃叶子,也就象我们现在有的人生吃萝卜是一样的道理,而这个传说就记录在《神农本草经》里,这本以草药记录为主的典籍就有对中国最早的茶为药用的记录:“神农尝百草,日语七十二度,遇荼而解之”。
从那个时候,经过茗粥,到煮饮一直到了现在的各种各样的喝法,应该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茶的文化是同中国的古典文化可以说是一脉相通的,中国的茶文化在唐朝逐渐成为文化的总结及推广,其文化的代表是陆羽《茶经》的出现,特别是陆羽的茶的煎茶法,对前朝的历代的煮饮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保留了煮饮的形式,却不再添加一些乱七八糟的物质,只保留了盐这种调味品,这当然与当时茶的口感有很大的关系的。
但是陆羽的煎茶法到了宋代,又有了新的变化,已经摒弃了陆羽的煎茶而改为点茶法,很多人现在非常推崇日本茶道,除了我们知道的日本的和清静寂这种特点外,我们是否真的理解日本茶道的特点呢?
首先日本的茶道的精髓是寂,寂跟佛教的灭是有相近的意义,也就是《心经》上说的空即就是色,色即是空,有人说空就是什么也没有,其实这是不对的,佛家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指人的觉悟,就是不再受到外物的影响而达到了超然于物外的境界,色就是外物,外物永远存在,而你却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这样分析,日本的茶道已经把茶看成是色,而喝茶的过程就是一种大觉大悟的过程,所以茶已经无足轻重,所以它的茶道跟中国是有区别的。
中国的茶文化也是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但是我们的精神的超越是以茶为媒介的,茶是我们身体和精神的一部分。
我还是举出中国茶文化的来一个代表人物,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其中的几句话来说明: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无论是身体的感受,还是精神的超越,我们始终是以茶为载体,而不是仅仅把茶作为我们修行的媒介的,所以茶在中国的文化基础是日本远远无法比拟的。
而日本的抹茶法就是我们宋朝的点茶法的传承和创新,这一点,我们在挖掘我们的文化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日本在茶文化方面的坚持与虔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