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书影会共读《非暴力沟通》的第三天,与大家一起阅读第五章为自己的感受负责、第六章提出请求丰盈生命、第七章以同理心倾听。
通过第三章至第五章的内容,作者给我们讲解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不带评论的观察、学会表达感受、体会需要、表达请求”,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我们不曾真正做到的。
我们以为观察了,其实充满了先入为主的评判。
我们以为表达了感受,可是对方以为我们在对他们抱怨,在指责他们。
我们以为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其实自己并不知道双方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以为我已经把请求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哪知道在对方听起来我们是在要求、在命令。
在沟通上,我们要学习的实在太多了。
卢森堡博士说:“不幸的是,大多数人从未学习过如何从‘需要’的角度来思考。当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时,我们习惯于认为是他人的错。……人们更善于分析对方的错,而非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要。人们时常习惯于分析和指责他人,而非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要。”
检视一下,我自己,应该是受到妈妈的耳濡目染,并不会真正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总希望别人有眼力见,能够从眼神、表情、一句不明不白的话里就知道我想表达。
我们自己也以能够察言观色,别人屁股一翘就知道他要拉什么来自诩自己眼头活络。
结果,一出社会,傻眼了、惊呆了、火大了。怎么有这么多人这么“笨”、这么没眼力见?需要我说这么明白吗?这还看不出来吗?这还用我说吗?
可事实就是如此。“读心神探”是电视剧里才有的,现实生活里不是真不懂,就是装不懂。你不说得明明白白,表达得清清楚楚,这活简直没法干。
特别是我们女性。卢森堡博士分析得极其精致:“长期以来,女性的形象就与照顾他人、自我牺牲和压抑需要相连。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之下,女性也已经把照顾他人视为自己的最高职责,因而学会了无视自己的需要。女性若将这些社会教养固化成内在信念,对她们意味着什么?,她们并不相信自己有权满足自己的需要,甚至认为自己的需要无足轻重。”
我们虽然羞于表达需求,但心底真实的需求一直存在。我们就在想表达不敢表达之间拉扯、纠结。当我们忍无可忍终于表达出来时,却是一场火山爆发般的灾难。
要么隐忍,要么爆发。我们不会既清楚明确又温和诚恳地方式表达诉求。
我们不敢表达真实需求,因为害怕因此会招来反对或者批评。可当我们终于表达了,也许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可是过程却并不美好。我们不是奉行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原则要楚楚可怜、哭哭啼啼用眼泪去换,就是得靠什么所谓的女性优势采取“撒娇女人最好命”的策略,再不行只好拍桌子瞪眼睛、歇斯底里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
我们除了用这些戏剧化的手段之外,就能好好地、冷静的、温和地、坚定地表达清楚我们的真实需求和请求吗?
正如现任Facebook母公司Meta的首席财务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她担任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时写的那本畅销书《向前一步》中写的一样: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做到真诚的交流,其实并不容易。交流的最佳效果来自谈吐得体而且态度真诚,关键点在于你不需要直愣愣的冒出大实话,而是适当的修饰后的诚实表达。”
而该怎样诚实表达?在《非暴力沟通》中,作者用案例、小练习、词汇表等给我们很好的示范。
而我要做的就是在各种沟通场景之下能够运用起来。这就像是一本好好说话大典,值得常看常说常对照。
好好说、大胆说、清楚说,表达我们的需求吧,卢森堡博士说:“如果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则更有可能获得积极的回应。”
无戒学堂2022年日更第75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