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应该是当代父母最想孩子拥有的能力之一,包括我自己,最想拥有的能力就是自控力,这也说明,本身自己自控力肯定是不好的,哈哈。这可能跟社会竞争压力大,效率高自控力强的人才能胜出,这一事实有关。无形中就被潜移默化地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自控力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self-control),是指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或冲动时,管理自己的行为、情绪、想法的能力。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下意识的行为,比方每天去公司上班的路,不用想也知道怎么走;打开冰箱拿出东西以后关上冰箱门;穿衣服的动作等等。这些行为是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专注力和自控力,就可以完成的行为。所以,常常被我们忽略。
另外一种情形就是,需要付出真正的努力,要清楚想达到的目标,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在想要完成的目标上。这个时候就需要抑制性控制(inhibitory control),抑制做某件事的强烈倾向,转而做最应该做的事情的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自控力是可以培养并且提高的,抑制性控制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培养。
图片来自网络自控力与大脑发育程度有关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第一点就是,孩子的自控力与大脑发育有关。自控力在儿童早期就开始发展了,会一直到青少年后期或者成年早期才完善起来。其中与自控力有关的前额叶皮质是大脑成熟最晚的部分之一。
但是这是不是说明孩子就不具备控制行为或者情绪的能力呢?
答案不是的。就像任何一件事在成熟之前都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就好比孩子的手也是要到成年以后才完全停止发育,发育成熟。但是在之前的将近二十年时间里,孩子每天也都在用他的手做许多的事。
孩子的自控力也是,虽然要到成年早期才能完善,但是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培养并且提高自控力了。有一些方式还非常有趣简单。
图片来自网络提高孩子自控力的方法
1.解释刚刚发生的情况: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向孩子解释当下发生的情况,来帮助孩子理解事情的运转。比方很常见的一点,就是小孩子都不能等待。他说要吃东西,就得立即拿给他,你说“等妈妈一分钟,妈妈把手洗一下。”他可能就认为这是在拒绝他。
这跟孩子的大脑发育有关,因为他们完全专注当下,当下没有被满足,他们会认为是在拒绝他们,所以情绪会很激烈。
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时刻,在孩子情绪平静下来以后,给孩子解释刚刚的情形,“宝宝刚刚想吃东西,妈妈在打扫卫生,说请宝宝等一分钟,妈妈要洗一下手,因为妈妈的手脏了,不能拿吃的东西。但是宝宝觉得被妈妈拒绝了,所以很伤心地哭了起来。其实,妈妈不是在拒绝你,只是手比较脏,没有办法去拿吃的。希望你能理解。你看,后来是不是给你拿吃的东西了?是的,所以,这不是拒绝,只是需要你配合妈妈,等待一小会儿。”
孩子最需要的其实就是这样用语言给他梳理发生过的事情,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因为他们自己还没有完全的能力来思考清楚整个过程。但是能够掌握客观情况,对于他们安抚情绪,学会等待,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都是很重要的。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也是,因为有时候孩子的认知和我们的认知不完全相同,这样解释刚刚的情况,也可以帮助孩子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认知灵活性,也是孩子自控力很重要的一部分。
图片来自网络2.帮助孩子找到转移注意力或者替代方式:
相信大家都看过延迟满足的棉花糖实验的相关论述,那些能够抑制住自己吃棉花糖冲动的孩子,很多是采用了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帮助自己不去吃棉花糖,最终赢得了奖励。
所以,培养孩子自控力的第二点就是,帮助孩子找到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或者替代方式。当孩子想做一件事,但是现在不能做的时候,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到其他地方。如果一直盯着做的事,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被诱惑。
比方想看电视的时候,用有趣的游戏来转移注意力;想让妈妈陪玩,妈妈正在工作,需要几分钟收尾,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做到怀里来,转移孩子此时想要一起玩的注意力.....
总体而言,就是让孩子找到更舒服的方式,来面对当下不能做的痛苦。而不是让孩子暴露在他想要的诱惑面前。
图片来自网络3.玩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或者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帮助孩子站到其他角度看问题,也可以帮助孩子用更有力更有掌控感的方式面对自己的无力感。
比方,孩子不想上幼儿园,想在家。有很多父母会给孩子讲道理,其实更简单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做父母,父母做孩子。比方妈妈做宝宝,孩子做妈妈。妈妈宝宝大哭大喊,不想去上学,你会发现,孩子在这个时候都是很清楚的,会讲一大堆道理,让妈妈宝宝去上学。
同时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强大的一方,有掌控权的一方,释放了他处于弱势地位时的情绪,很有可能,高高兴兴就去上学了。
角色扮演游戏,假装游戏,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发展自控力,因为他要在其他身份下做出行为,就需要去思考这个人物的想法和行动,克服他自己的视角。
图片来自网络4.自己做计划,自己查看进展:
帮助孩子发展自控力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让孩子自己做计划,自己查看进展,并对计划作出调整。父母可以在一旁协助。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第一孩子自己有自主权,他自己做了计划,这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感与能力;第二,作出计划,会有助于孩子专注于这项计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此刻正在关注的信息)”。
因为计划给了孩子一个明确的目标。有很多时候,孩子只是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而不是不想做。
所以,我们会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养育方式会提到清单:要做的事列个清单,出行计划列个清单,购物列个清单,都是能帮助我们专注于将要做的事,将注意力转回到应该做的事情上,也就是抑制性控制。
图片来自网络5.抑制性控制的游戏(相反游戏):
听名字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相反游戏。比方你和孩子面对面站立,你张嘴,孩子得抬胳膊;你抬胳膊,孩子得张嘴。就类似于这种。你会发现,小宝宝肯定会模仿大人的行为,而忘记游戏规则。
如果是小宝宝,可以先从正常的游戏入手,让孩子听到指令以后做动作。孩子在三四岁以后,可以尝试做相反游戏,也就是抑制性游戏。
大一点的孩子就会可以按照相反游戏的规则来做游戏,这里面也体现了一种抑制性控制,就是控制自己模仿对方的强烈意愿。这种游戏,成年人玩可能都有难度,小孩子就更是了。
还有很多这种游戏,比方准备图片,看到老虎,要说鳄鱼,看到鳄鱼,要说老虎;然后展示各种老虎,鳄鱼的照片。
或者大名鼎鼎的西蒙说进阶版,“西蒙说手臂指向天空,孩子要做的动作时手臂向下;西蒙说打开右手手掌,孩子要打开左手手掌......”
这一类游戏,都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抑制性控制,而且很轻松有趣,孩子会更愿意玩。自控力不知不觉间就发展提高了。
图片来自网络6.拥抱自己的欲望:最后一点可能和前面控制性抑制有点不一样。控制性抑制是指把注意力放在应该做的事情上,把诱惑放一边。
拥抱自己的欲望是指,和自己的欲望和解,我想做什么事,我接纳我自己的这种欲望。比方我很想吃蛋糕,不行,吃蛋糕太容易胖了,而且不健康,不能吃。这中间欲望与理性就会发生扳手腕,一般来讲,肯定是欲望获胜。
而拥抱自己的欲望是指:我想吃蛋糕。 我看到了,你很想吃蛋糕,因为蛋糕确实很好吃。这一点跟我们之前讲情绪管理是一样的: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且去聆听自己的情绪到底是什么。
拥抱自己的欲望也是指,接纳自己的欲望,同时去聆听自己的欲望到底是什么。对于一些深层次的成瘾问题,可能这种方法更有效。
比方孩子特别喜欢看电视,那么拥抱他的欲望就是理解他为什么喜欢看电视。“我注意到你很喜欢在放学之后看电视,是不是因为放学之后没有其他好玩的事情做,所以习惯性想起来看电视?”因为这种方法对于来讲,还是有一点困难的。
父母要帮助孩子去看到他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可能上面的问句作为引子,就可以让孩子去想一想,自己这种行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所以,拥抱自己的欲望这种方法,更适合于一件事经常反复发生的情况下,怎么自控?就是和自己的欲望和解,不要对抗它,不要说你快点走开,你不该过来,你不该出现。
行为出现一定是有意义的,成瘾性行为的出现也是有意义的,只是我们很多时候看不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图片来自网络;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也会有助于自控力的提升希望有用。
今天的内容是周末做了个问答写的,差不多直接搬过来了,所以,有点不够深入,下一次我再深层次分析一下自控力吧。
今天就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