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篇“衣”,衣襟朝哪边歪,是两种文明的殊死较量
作者:生姜乌梅
大约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用一枚82毫米长的骨针缝制了一件简单的皮衣。
从考古复原图上看,这是一件交领坎袖动物皮毛超短连衣裙,领口的衣襟向右压在腋下,即右衽——中国古时衣式有右衽与左衽之分。衽是指衣襟,衣襟向右,是右衽;衣襟向左,为左衽。
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交领右衽或直领对襟衣式最为常见,表明中原华夏族一向以右衽作为服饰之重要特征。
从皇帝年号,看被利用了的王安石变法
作者:北归燕
公元1076年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二次罢相,从此隐居江宁,不闻政事。随着王相公的愤然辞职,他倡导的新法令开始在反对派的呼声中被逐条废除,到1085年,支持变法的神宗皇帝去世,反对派占据上风,新法被全部废除。历史将这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称为“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
同商鞅变法一样,王安石变法也因失去强有力的支持者失败收场。不同的是,秦孝公去世后,商君本人被施以车裂酷刑,但商君之法则继续在秦国发光发热,为秦始皇统一天子积攒力量;而王安石之法虽被后来的哲宗、徽宗提倡,实际上在北宋灭亡前的40年间,一次次被翻出的法令在权利的较量、党派的攻击,甚至奸臣的利用下变了味。
管仲:江山因你换容颜,以商止战路多舛
作者:飘尘多多
灯火辉煌,渔歌唱晚,临淄城里的热闹喧嚣,竟隐约传到了北面的牛山。
牛山之上,一白头老翁席地而坐,对着一尊墓碑,饮酒悲泣,独诉衷肠。
老人饮了一杯“姜太公酒”,转头望向临淄城,不禁感慨沧桑巨变。
“四十年前,你一身囚衣来此,满眼残垣,尽是荒凉;四十年后,你葬身于此,临淄已然琴瑟长鸣,金碧辉煌。”
末路黄花——路割据时期的西藏18
作者:白发布衣
曹氏归义军在政治上和甘州回鹘保持一致,在经济上沙州却凭借其地理位置优势,成为了中原与西域贸易的中转站,并以此大获其利。
在汉地史籍中,西域与中原的贸易中最主要的玉和马匹,其次为绵、毛等织品。河西本来就是良马产地,所以敦煌文献中记载的马匹交易极少,而其他种类例如,玉石、毡、褐、硒砂的交易量却非常多。西域玉石本产自于阗,毡等产品也不是沙州所产。而向西出口的大宗产品的绢,也没有满足其出口需要的生产能力。因此可以看出,曹氏归义军正是通过姻亲联盟的稳固关系,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的中转国和中介人。
国士无双|夏原吉:明永乐朝的首席大管家
作者:成周子
夏原吉,字维喆,其先德兴人。父时敏,官湘阴教谕,遂家焉。原吉早孤,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诇而异之。
“早孤”——翻阅明史,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人的幼年都是很相似的,譬如杨士奇、夏原吉、尹凤、黄得功、刘闵等。和他们一样,夏原吉幼年丧父,力学养母。在那个时代,成年男子便是家中的顶梁柱,我们可以想象,没了这个顶梁柱,原吉的童年该是多么坎坷。那个原该围绕在父亲大人膝下承欢玩耍的孩童,早早地便学会了扛起家里的责任,早早地便承担起了与他年龄不符的那份成熟。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过早地接触了人世沧桑,养成了危坐俨然的气质态度。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小百科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
日俄战争促成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并取得在朝鲜半岛、中国东北驻军的权利,令俄国于此的扩张受到阻挠。
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是清朝本土的东北地区,而清朝政府却被逼迫宣布中立,甚至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