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自己,幸福感就来了!

作者: 千江雪_2932 | 来源:发表于2023-08-29 17:57 被阅读0次
8月30日

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曾经提到的那本《一个陌生女的来信》书,书中故事里的女主只管“爱”,至于她所爱的男人知不知道、认不认可、回不回报,她可以不管。

我爱你,我想你认可,最好你也爱我,这叫“爱情”;我爱你,不需要你认可,你爱不爱我是你的课题,我也无法左右,我只能关注我爱你这个课题,这叫“爱”。与其说是我对你的爱,不如说是我爱上了“爱你的感觉”。

这种“我爱你,与你无关”的理论,阿德勒命名为“课题分离”。这个“我是我,你是你”的价值判断,延伸到一切的人际关系,就是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评价我,这是别人的课题,我无法左右。我只需要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01课题分离中,你是中心 又不是中心

这样一来,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了:课题分离会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隔断?不祈求他人的认可是不是太过自以为是,以自己为中心呢?

在与哲人第四个夜晚的交流中,青年还是一脸迷惑,觉得“课题分离”好像关注的都是自己,眼中并无他人,这不是自我意识过剩吗?

这时的哲人打了个有趣的比方:地图。

我也记得我们以前是用纸质地图的,张开双手都够不着边的大地图,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贴在公司总部会议室的墙壁上,那时我们做外贸嘛,两张地图提醒着我们,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那个挺自负的法国客商到公司来,我在会议室跟他聊事的时候,他眼睛老盯着那幅世界地图看,我暂停了生意,要先搞清楚他在看什么?

原来,他纳闷他们法国的领土什么时候被挪到边上去了,我说没有啊,我自从认识世界地图那天起,它一直就这个样子没变过啊。中国在中间,左边是你们法国的欧洲,右边是超级大国的美洲。法国人说不对,我家那嘎的地图,我们法国在中间,左边是美洲,右边是亚洲。

哦,我懂了,原来他是对他们堂堂的法兰西没有被放在中心而愤愤不平。

正好,董事长室有一个地球仪,趁老板不在,我带他进去了,他手指点着法国,这时,他们亲爱的祖国正对着他,处在中心,轮到我也摸着中国的位置,这时,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中心。

一个人在人类中,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中一样,

任何人都在中心,也不是中心。人类是一个整体,我们本是这个整体的一份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被隔断的,我们的人生,不可能回避工作、交友和与人相爱的人际关系。

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这个整体中,你会认为,他人都是为你服务的,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

但遗憾的是,你真的不是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的课题;不是考虑他人会给你带来什么,而是必须思考,我能给他人贡献什么。这就是对整体的参与和融入,就是“归属感”。

阿德勒认为,思考自己能够为他人做什么,感觉自己对他人有用,这就是人生的价值。也就是说,你人生有没有价值,不在于别人怎么评价你,在于你自己有没有产生对他人有用的感觉。

02人生的幸福很简单,自我接纳,你就能幸福

而这里所说的“他人”到底是谁呢?是全人类,还是你爱着的那个他呢?阿德勒说,大可以大到全宇宙,小可以小到我和你。他给这个他人,起了个名字,叫“共同体”,就是你参与其中的那个群体。

夫妻之间,可以是一个共同体,学校、单位、公司,乃至社会,只要你在其中,那就是跟你有关的共同体。你在共同体里面,不是混日子的,或者只是指望别人帮助你,而是有贡献的,感觉到自己有用,这就是“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阿德勒心理学理论的第三大学说。共同体感觉,是幸福人生的最重要的指标,是所有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有一句调侃的话说:饱暖思淫欲,饥饿问意义。弗洛伊德说:当一个人追问生命意义的时候,他就得病了。

除了爱迪,这世上也许没有人知道,人死了之后会去哪里?还会见到什么人?

爱迪是谁?他又怎么会知道呢?

原来,有五个人,生前与爱迪有过交集,但是,爱迪并不完全知道,这五个人,爱迪也并不都认识。

在83岁生日那天,爱迪为挽救一个女孩,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上天堂了。舍了命,救了人,是不是因为这个才被分配到天堂的就不知道了,但他随后就被安排见到了这五个人。

听起来这像是个现代寓言,一个关于天堂的寓言。

是的。这是米奇•阿尔伯姆在《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一书中讲的故事。,爱迪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也是米奇安排的。

爱迪一辈子很郁闷,觉得自己人生没什么意义和价值。

他参军前,是一个游乐场的设备维护工。后来服兵役,在菲律宾战役中做了俘虏。在他的指挥官上尉的策划下,他们打死了四个狱卒,放火烧了在丛林囚禁他们的一处窝棚,准备逃走。这时,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爱迪看到了一个小孩身段的火人在大火中挣扎,他就不顾一切地要冲进火海救人,上尉阻拦未果,索性一枪把他的腿给打残了,连拖带拉地揪着他一起逃了命。

退伍后,因为腿残疾,也不好找别的活,只好做回他最不乐意的维护工,一干就是一辈子。令爱迪感到人生痛苦的,还有他唯一爱过的女人,他的妻子,47岁的时候又因病去世了,爱迪一人孤老而终。

据说人要真正能升到天堂,必须在死后先见5个人,将会从中感悟到人生的意义。

爱迪最后见到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妻子,另一个就是那个被烧死的女孩,在菲律宾窝棚大火中看到的,还真不是错觉。

妻子非常地怀念爱迪,她在天堂门前足足等了几十年,才等到爱迪的到来,他们在天堂的重逢,令爱迪深切地领悟到自己对另一个人的意义,这就足以体现他来人世一趟的价值。

被烧死的女孩告诉爱迪,他用生命拯救的游乐场的那个女孩,活下来了。他一辈子作为游乐场的维护工,保障着千千万万个小孩的安全,他虽然在大火中没有救下自己,但因为他一生的价值和为他人牺牲的壮举,他的灵魂得到了救赎,随后,他用石头帮女孩擦掉了身体的焦土,携手一起上了天堂。

是一个共同体,爱迪和来游乐场玩的孩子们,也是一个共同体。在共同体中,你能感受到自己有用、有价值,这就是共同体感觉。有共同体感觉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

03你存在了 就有价值

所谓“有用”,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做点什么。出生的婴儿不可能对父母做点什么,病重卧床的母亲也只能由晚辈照顾,任何人都有自己不再是生产者的时候,难道你能说他们是没用的吗?母亲生命垂危,这个时候,你根本不会考虑母亲“能做什么”之类的问题,你会感到,只要母亲活下来就无比高兴,只要今天母亲还活着就谢天谢地。我们真没有理由不这么认为。

只要活下来,就有价值,你的存在,本来就值得青睐。

总之,《被讨厌的勇气》告诉你,有没有价值?全凭自己的感觉,当你感觉到对他人有用,就有价值。这是说的“他人”,可以大到全人类,小到你和我,这叫“共同体”,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就是“共同体感觉”。“有用”不仅仅意味着一定要有所作为,只是“存在”,就有价值了。人生的幸福很简单,有“共同体感觉”,你就能幸福。

相关文章

  • 也该振作起来了

    萎靡不振了这么久,我也该振作起来了! 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无可奈何,接纳自己的坏习惯坏脾气,接纳自己的无...

  • 怎样才能接纳自己

    案主述说: 怎样接纳自己。 阿木和说: 当你开始接纳自己的不接纳,接纳自己就真正开始了。自卑、挑剔和后悔,这些只是...

  • 觉察评判

    觉察到自己的评判习性,不能接纳别人,评判产生时,情绪就来了,能量就耗散了,看见,放下……

  • 爱自己就是全然的接纳自己

    只要有一丝的不接纳自己,就是不爱自己。 接纳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如实如是的样子。 自己的相貌、身体、性格、天赋, 就...

  • Day32:在你的世界,知识和智慧到底有什么不同?什么正在开启着

    今天的关键词:接纳 接纳不了自己,就无从谈起接纳别人。我的经验里,接纳是个推己及人的事情。 以前常常不接纳自己,但...

  • 生命需要自我抗争

    说到了接纳,接纳自己不好的情绪,接纳自己周遭的一切,当接纳了以后,其实还有一种中间的阶段,就是怎么去消化,接纳就意...

  • 我静了,世界就静了

    欣然接纳,接纳当下 知道自己难受, 心接纳 静观自己,更清晰的看到自己 是自己的事 我静了,世界就静了,停止内耗 ...

  • 人生基本法-最想要的人生

    最想要的人生(54321解释法) 终极目标:更好的自己/不卑不亢/幸福感/潇洒/真 如何实现:自律式进步/包容接纳...

  • 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接纳别人,接受现实。我们大多是凡人,接纳自己,不和自己较劲,就变得重要起来,我们不能躺平摆烂,更要做到:...

  • 接纳自己

    今天聊关于接纳自己的话题。问题来了,接纳自己,是不是心灵鸡汤?是不是很简单?我想不是的。 我想应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接纳自己,幸福感就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fo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