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贵族?士族!

作者: 莫莫瞳 | 来源:发表于2018-07-26 00:14 被阅读132次

    许多人都有对于贵族有一个概念,穿着高贵,行为得体,谈吐优雅,尊重他人,重视荣耀名誉。然后眼前就浮现出了一个古典的欧洲爵士或贵妇。但是,在中国,也有像欧洲一样的贵族,他们通常不被叫贵族,而是叫做世家或名门。总的称谓就是士族。

    中国的贵族?士族!

    首先士族是什么?宋代以前是指为高官的士大夫阶层,宋代以后就指读书人取得功名官位后的总称了。士族历史从汉代开始,当时官员由的选拔以通晓经学为优,然后古代又将自己的知识敝帚自珍,不将它们传给外人,只传给自家子弟。这就容易形成家族世代官僚。

    士族的门阀概念于三国兴起,比如三国东吴右都督陆逊,《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中写到,“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命议,世江东大族。”比如袁绍所在的汝南袁氏,四代人中竟有五人位居三公之位,号称“四世三公”。这些都表明了中国这时候士族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中国的贵族?士族!

    后来到了魏晋时期,在九品中正制下,各个世家大族把持选官机制,由于当时统治的司马家族就是河内司马氏,重视士族利益,故选官过程中看姓氏而不重才华,所以整个时期出现了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这样的世家大族出现,也就像欧洲的霍华德家族之类的。这样就形成了与欧洲一样的姓氏等级制度。

    然而两晋时期的士族盛行清谈玄学,各个家族都有着广大的庄园和劳工来产出财富,他们不必担心生活问题。都将精力放于书法绘画之上,谈论经书,当然也把中国文化推上一个高潮。但是问题在于,士族却并不涉身政务却又把持大权,与欧洲的贵族不同,欧洲的贵族是要干事情的,国王要战争,就得带上家将部曲去报到,然而士族却没有这样的义务,这就容易搞出事情。

    中国的贵族?士族!

    比如晋代的宰辅王衍就是一个典型的不能在典型的例子。晋书记载王衍:“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与子贡,兼声名籍甚,倾动当世。”后又讲“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作为一个身居要职而不注重国事,而思自保的人,最后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在石勒击败晋朝全军俘获王衍后,就把王衍用墙埋死了。

    后来直到隋唐的科举制出现,旧士族就渐渐没落了。后来五代十国之乱,大批原有士族遭到屠杀,族人四散奔逃,渐渐的士族就消亡了。

    中国的贵族?士族!

    同时,在邻国日本也有同样的士族阶级,被称为公家,在镰仓世代形成。与中国的士族一样,但他们是要辅佐天皇和朝廷的。后来随着战国时代的到来,公家名存实亡,在明治维新后转变为华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linwood:战国以前的贵族更符合
      • 59c1ed092236:士族的没落原因不能只归结与隋唐的科举制度。在易中天的《南朝,北朝》中曾提及,晋朝后期有一个穷小子(我不记得他的名字了😂)在后来自己做了皇帝后吸取晋朝士族的腐败而疏远士族只中用皇族,这也是士族没落的原因之一。
        莫莫瞳:@愿为双鸿鹄 刘裕的施政的确大大的打击了士族势力,选贤举能,不重出身,大力提把寒门子弟。但这个原因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致命问题就是刘裕在位仅2年,从420-422。需要知道中国自古就有人死政消的传统。如果帝王在位时期没有把政策彻底变为国家习惯,被改变的事物会慢慢恢复,再加上刘裕死后他的后代又不争气,只有一个元嘉之治的功绩,但没过多久就开始内乱了。士族在短短十几年并不能受到彻底打压。只是暂时销声匿迹了,但势力仍然顽固的盘踞着。
      • 学化工的陈希部长:第一,涉身政务的士族并不少,如王导、庾亮、谢安、王坦之等等,一个士族家族完全没人理政的话肯定会败落的。第二,士族并非个个都是富有的大财主,也有像崔光(出身清河崔氏)这种要自己亲手种田的穷士族(同时,寒门庶族当中也有有钱的土豪)。
        莫莫瞳:@慎海雄无妹 的确是有士族为国思虑,比如嵇康的儿子嵇绍,在晋朝战败后随从百官逃跑时以死护卫天子,在古代算是一位忠臣了吧。但是当时士族风气却不怎么样,士族子弟一出仕大多都担任清官,下层士族和寒门才当任浊官。有士族涉身政事,但在整个大环境下,那比率我想不会很高,这对于古代那行政效率不高的国家治理所需要的努力来说微不足道。

      本文标题:中国的贵族?士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tu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