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贵族?士族!

作者: 莫莫瞳 | 来源:发表于2018-07-26 00:14 被阅读132次

许多人都有对于贵族有一个概念,穿着高贵,行为得体,谈吐优雅,尊重他人,重视荣耀名誉。然后眼前就浮现出了一个古典的欧洲爵士或贵妇。但是,在中国,也有像欧洲一样的贵族,他们通常不被叫贵族,而是叫做世家或名门。总的称谓就是士族。

中国的贵族?士族!

首先士族是什么?宋代以前是指为高官的士大夫阶层,宋代以后就指读书人取得功名官位后的总称了。士族历史从汉代开始,当时官员由的选拔以通晓经学为优,然后古代又将自己的知识敝帚自珍,不将它们传给外人,只传给自家子弟。这就容易形成家族世代官僚。

士族的门阀概念于三国兴起,比如三国东吴右都督陆逊,《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中写到,“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命议,世江东大族。”比如袁绍所在的汝南袁氏,四代人中竟有五人位居三公之位,号称“四世三公”。这些都表明了中国这时候士族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中国的贵族?士族!

后来到了魏晋时期,在九品中正制下,各个世家大族把持选官机制,由于当时统治的司马家族就是河内司马氏,重视士族利益,故选官过程中看姓氏而不重才华,所以整个时期出现了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这样的世家大族出现,也就像欧洲的霍华德家族之类的。这样就形成了与欧洲一样的姓氏等级制度。

然而两晋时期的士族盛行清谈玄学,各个家族都有着广大的庄园和劳工来产出财富,他们不必担心生活问题。都将精力放于书法绘画之上,谈论经书,当然也把中国文化推上一个高潮。但是问题在于,士族却并不涉身政务却又把持大权,与欧洲的贵族不同,欧洲的贵族是要干事情的,国王要战争,就得带上家将部曲去报到,然而士族却没有这样的义务,这就容易搞出事情。

中国的贵族?士族!

比如晋代的宰辅王衍就是一个典型的不能在典型的例子。晋书记载王衍:“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与子贡,兼声名籍甚,倾动当世。”后又讲“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作为一个身居要职而不注重国事,而思自保的人,最后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在石勒击败晋朝全军俘获王衍后,就把王衍用墙埋死了。

后来直到隋唐的科举制出现,旧士族就渐渐没落了。后来五代十国之乱,大批原有士族遭到屠杀,族人四散奔逃,渐渐的士族就消亡了。

中国的贵族?士族!

同时,在邻国日本也有同样的士族阶级,被称为公家,在镰仓世代形成。与中国的士族一样,但他们是要辅佐天皇和朝廷的。后来随着战国时代的到来,公家名存实亡,在明治维新后转变为华族。

相关文章

  • 中国的贵族?士族!

    许多人都有对于贵族有一个概念,穿着高贵,行为得体,谈吐优雅,尊重他人,重视荣耀名誉。然后眼前就浮现出了一个古典的欧...

  • 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宋元时期的“平民文化”

    从春秋时期的“贵族文化”到魏晋时期的“士族文化”,中国文化已经逐渐走下神坛,完成了从贵族精英阶级到名门望族的士大夫...

  • 魏晋士族名门

    士族与贵族并不能画等号。根本的区别,在于贵族有世袭的爵位,士族没有。他们甚至不像欧洲中世纪的骑士,还有一个君主将剑...

  • 请不要误解“贵族精神”

    “贵族精神”是西方舶来品,其实并不新鲜,中国古已有之,谓之“君子”、“仁人志士”以及“士族精神”。它是一种跨越囯界...

  • 《隋书》学习笔记之一

    东汉以来,中国的政治权力就一直掌握在门阀贵族手里,其中既包括汉人中的士族,也包括胡人中的豪酋。 隋朝的统治根基就是...

  • 李白 (生活道路和性格形成)

    魏晋:贵族主导的时代。 曹丕九品中正制,选官看出身士族门阀。 南朝时期,庶族当权(中产阶级) 贵族开始腐败,迁徙过...

  •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一、三国为什么由晋来统一 士族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秦之前,士是最低级的贵族,而秦以后,士是最上层的平民,...

  • 我们为什么没有诞生科学

    ———吴国盛《科学的故事》 我一直对科普抱有称赞和感恩的态度。知识曾一度是贵族、士族掌握的东西,进入近代以来,才渐...

  • 贵族精神能救中国?

    贵族精神能救中国? 文:杨庆瑞 1 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是讲西方的贵族精神如何如何。 比起西方的贵族,中国的贵族...

  • 千年科举第一榜

    【九洲芳文】 一 先秦及汉晋时期,国家优秀人才的选拔,基本都是采取贵族、士族精英世袭和地方举荐相结合的方式。自西汉...

网友评论

  • linwood:战国以前的贵族更符合
  • 59c1ed092236:士族的没落原因不能只归结与隋唐的科举制度。在易中天的《南朝,北朝》中曾提及,晋朝后期有一个穷小子(我不记得他的名字了😂)在后来自己做了皇帝后吸取晋朝士族的腐败而疏远士族只中用皇族,这也是士族没落的原因之一。
    莫莫瞳:@愿为双鸿鹄 刘裕的施政的确大大的打击了士族势力,选贤举能,不重出身,大力提把寒门子弟。但这个原因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致命问题就是刘裕在位仅2年,从420-422。需要知道中国自古就有人死政消的传统。如果帝王在位时期没有把政策彻底变为国家习惯,被改变的事物会慢慢恢复,再加上刘裕死后他的后代又不争气,只有一个元嘉之治的功绩,但没过多久就开始内乱了。士族在短短十几年并不能受到彻底打压。只是暂时销声匿迹了,但势力仍然顽固的盘踞着。
  • 学化工的陈希部长:第一,涉身政务的士族并不少,如王导、庾亮、谢安、王坦之等等,一个士族家族完全没人理政的话肯定会败落的。第二,士族并非个个都是富有的大财主,也有像崔光(出身清河崔氏)这种要自己亲手种田的穷士族(同时,寒门庶族当中也有有钱的土豪)。
    莫莫瞳:@慎海雄无妹 的确是有士族为国思虑,比如嵇康的儿子嵇绍,在晋朝战败后随从百官逃跑时以死护卫天子,在古代算是一位忠臣了吧。但是当时士族风气却不怎么样,士族子弟一出仕大多都担任清官,下层士族和寒门才当任浊官。有士族涉身政事,但在整个大环境下,那比率我想不会很高,这对于古代那行政效率不高的国家治理所需要的努力来说微不足道。

本文标题:中国的贵族?士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tu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