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起成长个人提高成长励志
客体关系学说的“驱力”与“动机”理论

客体关系学说的“驱力”与“动机”理论

作者: 心光宝爸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19:43 被阅读1次

驱力与动机:

本能与驱力先天存在,但本能与驱力的“现实化”需要在关系中完成;缺乏“关系”,自我与驱力是混乱,无目标,无预期,因而是“无结构”的,也是非适应性的;

“原始自恋”作为驱力先天存在,但是“自尊”的形成需要关系;“原始依恋”作为驱力先天存在,但是具有现实感与适应性的“爱”的形成需要在关系中完成;“分离驱力”先天存在,但是具有现实感与适应性的“分离态度”需要在关系中完成;

“关系”作为动机的基础:

一切动机的基础反映的都是对适应性关系的需要;“关系需要”胜于“驱力满足”;个体存在的最根本动机在于形成“稳定关系”,而不在于“短暂的”驱力满足;

适应性心理结构的本质就是关系的结构:1)完整,2)现实,3)稳定,4)两价性,5)以爱为主的关系;

关系与关系互动的主观性:关系的基础是自我与他人表象,表象是关系的产物,关系的本质是“自我表象”和“客体表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自我表象形成后,人对外界信息的加工成为了“内在关系模式”的展现;

相关文章

  • 客体关系学说的“驱力”与“动机”理论

    驱力与动机: 本能与驱力先天存在,但本能与驱力的“现实化”需要在关系中完成;缺乏“关系”,自我与驱力是混乱,无目标...

  • 汤冯琼普心打卡第十六天

    汤冯琼普心打卡第16天 1.学习内容 动机理论和工作动机与组织行为 动机理论包含本能论,驱力理论,唤醒理论,诱因理...

  • 【1708】让时间在这里静止 让美好在这里永存

    听儿童精神分析已经20个小时了,从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及性心理发展理论,到马勒的“分离”理论,再到克莱因的“客体关系...

  • 读书与读书

    教育心理学中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学习动机分为三个层次: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简单来说就是我...

  • 四个纬度

    精神动力分析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可以通过不同的纬度去了解,可以从精神分析驱力,和结构理论入手。 可以从客体关系理论...

  • 精神分析学习(三)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什么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

  • 客体关系理论概论

    客体关系理论:概论 1. 较之弗洛伊德的理论,客体关系所看重的是儿童前恋母期的发展。 2. 客体关系中的客体是指人...

  •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上)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一、概述 看重儿童前恋母期。 精神分析理论是父亲占据核心地位,而客体关系理论则是母亲。 客体:...

  • 中级研修第四节

    研修班第四次课程作业 【心理动力学的五个视角】 一、 驱力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基于生物内驱力学说,它强调了本能欲...

  • 客体关系理论

    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投入地爱一个人。可是我们却经常陷入痛苦,王小波曾经说过,“人类痛苦的本质是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客体关系学说的“驱力”与“动机”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wp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