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豆豆
在城市里住惯了的人,或许是在钢筋水泥里待得太久,离柔软的土地太远了,心也会渐渐地变得生硬起来。
然而,我始终觉得,这淡漠的背后,其实藏着的是脆弱,是自我保护。城里人每天都被各种各样来自异国的文化围攻着,已经渐渐地失去了自我。要么被西化了、韩流了、日哈了,要么关起门来念国学,试图用复辟那些皮毛的传统文化来维护一些自尊。
都说中国人重感情,讲仁义,有孝心。但是若不懂乡村,只看那些被异化的城里人,是搞不懂中国的。
传统中国人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始终勤于耕耘,并且坚信皇天不负有心人的。这也造就了中国哲学儒释道混合的特点:入世是以儒家精神为主流,讲究“常”;然而,并不止步于“常”,而是能从其中发现”无常“,吸纳它,并为我所用。所以,才能面对人生的变化无穷,始终保持乐观,坚韧不拔。外国人常惊叹中国人的勤恳和韧性,能吃苦耐劳,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那么,具体真正的中国基层文化是怎样的呢?
有一本书,可以详细地讲给你听。这本书就是《乡土中国》。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乡土文化的社会学类图书。作者费孝通先生,江苏吴江人,博士、教授。曾任教于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在国际人类学领域享有盛誉,获得过马林诺斯基名誉奖、赫胥黎奖章、“大英百科全书”奖等荣誉。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老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的辑录,但是却自成系统,是社科类经典必读书之一。它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而且行文流畅,娓娓道来,幽默生动,让人回味无穷。
接下来,我就分4个重点,来为你介绍一下这本书。
1、 说说乡土社会和语言
城里人调侃乡下人,往往爱用这两个字:土、愚。
作者说,臧克家有一首诗,《三代》,共21个字:孩子 在土里洗澡;爸爸 在土里流汗;爷爷 在土里葬埋。说乡下人土,是不懂乡下人对泥土的热爱,不懂泥土的可贵。恰恰是土,才是中国基层最本色的文化,是中国人的农业本性。说乡下人愚,是不懂文字和语言的用处。乡土社会是安定的熟人群体,经验靠传授,习惯是条件反射。
对于土地的依赖使得乡土社会的人在空间上是相对固定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这才是典型的乡土人情怀。离乡背井往往是被迫之举。因为空间上的相对固定,乡土社会就变成了很少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人情社会。维系秩序的是习惯规矩,而不是现代公民社会中的公约或法律。“按规矩办事”才是乡土社会的主要特点。“没规矩”的人往往在乡土社会很难立足。
乡土社会中的人,学知识主要靠亲身感知,而不是书本。使用的语言主要是口头语言,而不是书本语言。都是熟人,离得又近,要沟通见面聊就行,很少用得到文字。他们对朝代更迭没有兴趣,只会津津乐道自己的祖辈们的故事,而这些,多是靠一代代口头相传。
所以,只靠说话是足够传递经验的,文字既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也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乡土社会知识传承的特点是,地方性和口语化。
2、说说乡土格局和家族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还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私”,就像俗语常说的,“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可是,说到底,“私”的毛病很难评价。所谓自私,无非是先将人我的界限划定清楚了。因此,这不是个人的事儿,而是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定义的。
西洋社会和乡土中国的格局不同,西洋是团体格局,个人崇尚个人主义,乡土中国是差序格局,个人遵从自我主义。
乡土社会中,“私”是比“公”更重要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以亲属关系结成的网,但网里的内容却是不同的。这个“网络”,就是我们常说的“伦理”,“伦”是次序,理是“区别”。传统社会讲究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都包含在这个伦理网络中。
这种自我主义极具相对性和伸缩性,表现到乡土社会,就是是一种同心圆关系,以己为中心向外扩散。有的人同心圆网络很小,而有的人甚至可以完全依靠同心圆网络生存。所以,评价农民“私”的本质,其实是西洋社会的现代国家理念对乡土社会的冲击。
传统中国社会是建立在乡土社会之上的“家天下”,国是皇帝之家。这样的结构下,必然要回归到“己”。比如《大学》中的治国之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回到个人的“修身” 开始的。最终,在乡土社会里呈现出来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从个人开始扩展,私人联系的一圈圈叠加。
比如,我们常谈的“九族与五服”。九族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向上四代,以至高祖父母;向下四代,以至玄孙;旁系四代,包括族兄弟及姊妹。上下左右四代加上自己,纵线为九族,横线也是九族。“五服”分别为:斩衰(cui)、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种格局,呈现出的是不同人在自己生活中的亲缘重要性。这就是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
乡土社会的整体结构是差序格局。那么,在这种社会格局中维系私人的核心道德观念是什么?
作者说,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这种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因为,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不同的私人关系是有层次差别的,与之相配的道德要素也是不同的,所以传统道德里找不出一个统一的道德观念(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所有的价值标准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因此在对某个人做道德判断前,一定要问清这个人是谁,他和自己的关系,才能找出相应标准来评判。
与“差序格局”不同的是 “团体格局”,这是西方社会的主要特点。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立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之上。
社会格局是由社群这一基本单位所构成,团体格局的基本社群是团体,差序格局的基本社群是社会圈子,也可称之为“小家族”。家族在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族也可以等于家庭。
3、说说礼治
差序格局的基本社群单位特征表明,安稳的秩序在家庭内部就可以实现,但对社会整体来说,实现有序,还需要有治理模式对秩序进行有效管束。大家一般认为,乡土社会是“人治”,西洋社会是“法治”,但其实,这样的观点并不准确。为什么呢?一个原因是,“法治”是脱离不了“人治”,是“人依法而治”。另外一个原因,“人治”按字面解,是指统治者按照个人好恶去做决定,这种好恶是不可预测的,这会导致人们根本不知道该怎样行动,最终会出现混乱,根本算不上“治”。其间的不同,在于维持秩序时要用到的是人还是法,所根据的规范是什么性质,所以,所谓的“人治”,不是某个人的治理模式,而是“礼治”。
论权力的人多少可以分成两派:一种叫同意权力,通过社会合作和分工,减轻了生活担子,增加了享受。另一种是横暴权力,表现为握有权力的在上者支配在下者,发施号令,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在同意权力下,握有权力者并不是为了自身特殊利益,所以用荣誉和高薪来吸引。横暴权力下,和经济利益的关系更为密切。正是因为横暴权力有经济条件的限制,所以在乡土社会存在的权利多是无为而治,因为其际生活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且分工有限,实施权利的经济基础不足。
“礼”成为中国乡土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某种权力在社会的教化使该社群中的个人有敬畏感,使人愿意主动服从,这样,就带来了区别于同意权力、横暴权力的第三种权力——教化权力,也就是爸爸式的。教化权力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凡是民族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权力。其权力的有效保证是稳定的文化传统,并呈现出长幼之序的特点,因此而带来的统治,作者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做长老统治。
4、说说社会稳定
乡土社会很稳定,人口流动性小,变迁也缓慢。生育,是维持其结构稳定的方法,这样,就形成了血缘关系,它是乡土社会中最可靠的继替规范。在乡土社会中,地缘关系是依附于血缘关系的。有血缘关系的家族主要人口固定在家族所在地,自然来自该所在地的人也就与家族有了关系,地缘就成了血缘的投影,再延伸出去,就形成了祖籍。相反,如果不依附于血缘关系,单纯的地缘关系很难被认可。
由于血缘关系限制了竞争,所以血缘社会中商业很难发展。但是,纯粹的地缘关系,因为不涉及人情关系的限制,却可以借助商业而发展,进而因贸易而形成城镇这样的人口聚落。所以,地缘是商业社会的重要特征,而血缘是乡土社会的重要特征。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乡土社会由此进入现代社会。
我们说乡土社会是稳定的,但同时也是变迁的,只是变迁相对缓慢而已。乡土社会中的长老权力是稳固的,但因为社会在变迁,慢慢地,也就产生了名与实分离的现象。也就是说,人们承认形式上的长老权力,但在内容上,会重新加以解释,从而发生变化。名与实的分离,体现了乡土社会的变迁。比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的做法,实际就是名与实分离的典型。
从文化到自然,人类的欲望经过了淘汰。乡土社会时代,欲望和人们生存的条件相契合,人们会依了欲望去生存。然而,社会发生变迁后,欲望不再是人们唯一的动机,人们开始有了是理性的需要。从欲望到需要,这是一个社会变迁的里程碑,是从自发到自觉的变化。乡土社会是自发的、缓慢变迁的、稳定的;而现代社会是自觉的、快速变迁的、也是不稳定的。
最后,做个小总结:
想理解中国,你必须能够领悟传统中国的内涵。通过《乡土中国》的这14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传统中国的社会文化概貌。
这本书汇集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观察、剖析了乡土社会的特点。书中没有大肆说教和简单类比,而是以时空条件为转移,从结构、道德、法律、家庭、权力等方面来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虽然篇幅很小,但本书提炼的问题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视野宏大,见解精辟。文字平易晓畅、简洁明快。可以说,它是“读懂中国”的上佳之作,也是学术普及读物的最佳范例。
(本文结束)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在文末点赞哦。
作者简介:
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爱好广泛,本科时修英语、计算机,研究生修美学、心理学。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性格淡泊宁静,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愿倾尽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