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着这个在草堆里扒出来野生的还未熟透籽微苦的甜瓜(我们叫梨瓜),嗯,没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贫困的岁月里,也有某些深刻的幸福!就像这个味道微苦的梨瓜。
那时候西瓜几乎每家都会种一些,因为双抢时节酷暑难耐,西瓜正式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解暑佳品。
梨瓜则不一样,因为产量不高而被忽略。大人偶尔开恩最多也就混个一颗两颗梨瓜苗种在西瓜地里给家里的孩子们解解馋。
印象中,梨瓜应该是特别容易存活的品种。随处撒下几个梨瓜籽,或者吃的时候随地吐几个梨瓜籽,又或是拉便便时拉出几颗梨瓜籽,它都能长出秧苗来。然后任它自生自灭,只要肥料足够,它就能结果。肥料不足的情况下,长出来的个头不大,且多半是歪瓜。
而我们却经常因为不经意间发现了某个歪瓜惊喜不已。等不到它熟透便摘下来溪沟里一洗就那么吃了。没熟透的梨瓜籽多微苦,皮肉还好,靠近柄根部的位置也略苦。吃一半扔一半,乐此不疲!
有时候会观察那颗梨瓜藤长得是否隐蔽,一根藤通常会结很多个,顺藤摸瓜嘛~如果不易被人发现,就把剩下的留在那儿盖点草继续让它长,想着等过几天或者等它熟的时候再去摘。如果不够隐蔽,那也只有被别人摘了的份,就会搞破坏把它们全部摘下来即便不吃玩玩也好。
现在想想儿时的我们怎么就那么狭隘呢?得不到的东西就算破坏掉也不让别人得到。真是挺服气的^_^
从小到大,认为最好吃的梨瓜当属外婆家的,外公种的梨瓜不仅个大且甜又糯,种梨瓜的规模也不像我们家,他种起来一片地全是梨瓜。待到瓜熟蒂落,他要供应的是大大小小十来个外甥及孙儿的量。每次几个女婿一去,都要各自背很多个回去给家里的娃娃们解馋,或者每次外甥们一去,田间基本跟鬼子进村没啥区别。
外公走了以后,似乎就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梨瓜了,梨瓜的记忆也就停留在我们的心中了。
市面上很多很好吃的甜瓜,却总感觉不及外公种的梨瓜好吃!正如大姐说的那样,吃的不是瓜,而是一种对童年的回忆和思念。
齐悦梦想社群第86篇/齐帆齐第6期/日记星球第21期/每日原创第664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