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细雨也有几日了吧,断断续续下个不停。昨晚从半夜开始嘀嗒,一阵急,一阵缓,一会随风细飘,一会乱珠坠地,撩的人心绪不定,睡意全无。
秋雨如丝如缕,从天而降,又飘飘洒洒,轻轻落地。好似挂在天边的一片白练,在随风摇摆中温情地触摸着大地,爱抚着关中平原上这一条条山脉,一道道河流,一个个城市,一块块绿地,一片片树木和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
01
秋风秋雨秋煞人。
秋是肃杀,也是收获,就像秋瑾毅然决然赴死的那个秋日。秋风烈烈,秋雨绵绵,一缕鲜红的血,从抡起的大刀上飞溅,腾空而起。这血色滑过细雨弥漫的半空,与那雨水交杂在一起,泼洒在那雨中耷拉低垂的黄龙旗上,顺着旗杆流下,打湿她卧倒的残体,渗入她深爱着的那块土地。
秋瑾照片那热气腾腾的血,那坚贞不屈的血,那一个侠肝义胆、威风凛凛、舍身取义的女子的血,悲壮地定格在了晚清江南的那个秋后。
她的血刺痛了很多人,即使当时仍处麻木之中的那些国人。她的血,当然也使得奉命拘捕她,并监斩行刑的山阴知县李钟岳背负了太多的自责与愧疚。
他审问秋瑾的那个午后还历历在目,那女子坚毅的眼神,誓死的决心,革命的豪情,对同志牺牲、国人仍麻木不仁的悲愤,最后都演变成大义凛然与淡定从容。
李钟岳是痛苦的,作为一个传统的有良知的地方官吏,他所能做的也就是找人写下一封悔过书,让秋瑾签字画押,以求免死。
秋瑾拿起笔,望了望窗外滴滴答答的秋雨,看了看这个一脸真诚的父母官,写下了这广为流传的七个大字,秋风秋雨秋煞人。
秋瑾死,审案期间有意为秋瑾开脱的山阴知县李钟岳被免职;三个月后悲愤与悔恨交织,李钟岳自缢身亡;四年后清亡。
这是肃杀,也是收获。秋风伴着秋雨,把那块深情的土地用血水浇灌,革命的成果随之而来。
02
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秋是悲戚,也是才情。生不逢时的一代词人辛弃疾,独自一人可冲入敌阵厮杀,武艺文采均为世所稀有,然而最美好的年华却在朝廷的弃之不用中赋闲度过。
他生于南宋时期,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辛弃疾他在金占区,组织起一支2000多人的汉人义军,并与南宋朝廷取得联系,起事南归。
当他带领不多的人马冲过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他的词里豪情万丈,才情飞扬,但又有止不住的悲戚和报国无门的哀愁。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因他强烈恢复中原的政见,不容于当时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主流思想,赋闲期间他把最美好的年华和一腔的热血,都汇就成一首首慷慨悲壮、英雄悲怆的词章,奔腾在偏居一隅的南宋,一直传唱到今天。
03
雁飞霜落,孤寒起时,远在大漠边关,又是一番清冷。长征久矣,人未归还,思绪驰骋,悲从心起,多有几分凄凉。
秋,还是一份相思,一份无奈,一份悲壮。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
山后仍是山,一山连一山。山远旅途长且阻,天高无处传音信。秋来寒气起,霜降水冰寒。心里相思难相见,枫叶都似血染。
菊花开了,又败。边塞的雁儿都从北方南归,长征之人却未能回来,又是清冷的秋天,心里空空的,从帘里望着那清风明月,苦熬着这漫漫长夜。
后主李煜这是帝王雍容华贵里自我臆造的边关闺怨,落脚却在一帘风月。
后主李煜一生悲荣几度,南国烂漫曾有无数,荣华富贵极尽奢侈,奈何一朝被虏去,苦恨终日,泪湿衣衫,词多泣血。
其居南国时,多写风花雪月,男情女爱,其居北国时,多写故国之恨,常有追忆之念。念念不忘,苦恨终日,终被宋主一杯毒酒了却性命。
这首写于南国的词,虽涉及男女相思和边关闺怨,但词章轻俏华丽,不如其后期感情复杂深刻。终是一代帝王,未能知凡人生之艰辛,终是一代昏主,未有胸怀天下之心。
同时边关秋色,再看范公。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名臣范仲淹,出将入相,经营北疆,有宋一代屈指可数的人物,他笔下的秋多了一份豪壮,当然也多了一份凄凉。从边关秋景猝不及防的转换成征人的无奈,一代良臣心怀社稷又挂念民间之情自然流出。
范仲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是超然天下的悲戚与无奈。
秋雨绵绵人尽思,千秋愁绪无更改。境界不同,思绪各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