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论语

作者: 林夕1林夕秋阳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22:15 被阅读22次

2018年10月1日,一个普通的国庆假日,机缘巧合,走进了论语。李老师是我们的朗诵老师,他发起了一个每日诵读论语的倡导,我有幸加入。1日下午李老师邀请我们朗诵班愿意跟他诵读论语的同学,参加一义工活动的会议,开会前我还没弄清楚诵读论语与义工的关系,以为李老师搞慈善活动,让我们这群有闲的学生一起去做义工。却听李老师说,他要组织一个论语义工群,他不但要教我们诵读论语,还要我们学会了去做老师,走进社区,学校,机关,教大家一起诵读,让全社会学习经典,弘扬中华文明。我听着有点朦,说实话,在这以前,知道论语是四书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精典,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听过于丹的论语心得,却没有系统地读过,傻不愣顿地闯入“论语义工”,是不是有点脱节,自己能不能学好,领悟其真谛还未知,做老师从何说起,李老师谦虚,称在座的都是老师,我惶恐,不敢正眼看他。却是认真地听李老师讲课:圣贤之言,字字含金;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足以证明读论语的重要;论语的主体是仁礼学说,仁又升华大写的“人”字;诵读传扬论语,把精华植入脑中。嵌入心灵,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世代传下去。一个个学圣贤经典改变自已命运的实例分享。李老师博学,将经典内涵与生活实际结合,阐述传承经典,承礼启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授课者用心传授,听课者受益非浅,心中澎拜着一股激情:加入传承经典的队伍,弘扬中华文明。激动之余,又对自己对于经典的知之甚少而汗颜,课后,迫不及待地翻开论语通读本。第一章:学而,第一节便是“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往下翻看,原来论语不是一部系统的大篇文章(一直以为这样的警句名言只是论语中的摘录),它就是一部语录集,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德不孤必有邻”,”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看似不成文章,却句句精典。我们这一代人上学时没能系统的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淘是一大遗憾,这些却也是耳熟能祥,刻入骨髓的。论语中还有许多的至理名言值得我们深入地学习并运用。圣贤是教出来的,圣贤是学出来的。我们有个好老师,李老师发起了每日诵读论语的倡导,教我们诵读论语。组建了论语义工群,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有一个学习传播论语的平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停地学,自然日有进步。用心读圣贤书,“见贤思齐焉”。(见到贤能之人,向他学习,努力达到他的境界),让孔子的思想和义理注入骨髓,做圣贤人。拥抱经典,做好论语义工(在自己能胜任时),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使者,幸福自已,爱洒人间。

走进论语 走进论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进论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yt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