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遭遇恶劣心境时,你的所作所为将决定你的情绪走向。常见的无意识反应通常遵循情感回避规则,让你专注于控制或消除痛苦的想法、感受、记忆或身体症状。然而,ACT从根本上认识到,你不能仅仅通过回避或假装痛苦不存在等方式来控制或消除痛苦。那样痛苦不但不会离你远去,还会变本加厉、卷土重来。一旦控制无效,你会慢慢陷入抑郁麻木的状态。当大脑的有限资源消耗殆尽时,这种抑郁麻木状态是唯一的避风港。
面对情绪困扰,另外一种应对方法是“梳妆打扮,优雅起身”,让自己振作起来,“回到游戏中”,去做对自己重要的事情去体验某个时刻能够体验到的各种感受,去做某个时刻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你的目标不再是控制或摆脱情绪;与之相反,你以情绪为指引,去发现对自己重要的事物。之所以去感受情绪的痛苦,不是因为你有残疾或有缺陷,而是在那种情况下有一些事物对你非常重要。如果你愿意去做对自己重要的事情,那么情绪痛苦就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敌人。
让我们来看看三种常见的生活事件,它们都让人处于关键十字路口:人际丧失、创伤压力和健康问题。生活充满挑战,从童年开始累积的创伤,让人类在面对抑郁时更加脆弱。有一项大型研究调查了童年期遭遇的不良事件(包括父母离异、家庭暴力、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父母滥用药物、父母入狱、父母患有精神疾病等)对成年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影响(Felliti et al.,1998;Dong et al.,2004)。另一种导致抑郁的常见原因是行为方式不健康。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存在一种误解——健康是自然现象,不需要刻意追求,遇到健康问题就去找医生,他们通常能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实际上,决定健康的是行为和社会因素,而非寻求医疗救助。能让我们身心愉悦的事情其实都需要努力——吃好喝好、锻炼身体、睡得踏实、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概莫能外。卷入不健康的行为是回避或控制悲伤情绪的常见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