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自己定了四个学习任务,结果开会、谈课、写稿子,租赁这些事,把我理想的学习计划全部打乱。
我本来的计划是:
背托福单词6篇
阅读完《知识变现》
研究大咖写作模型
日更学习类领域文章
结果因为各种突发情况接踵而至,我的计划只完成了三个,书直接没阅读完。
这又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突发情况下,学习计划如何顺利完成?”
![](https://img.haomeiwen.com/i3610722/f9ee78b2d5d09c6a.jpg)
这么一看,貌似不好回答,所以我把我的问题拆分成四个部分:
1 突发情况
2 计划打乱
3 重新安排时间
4 保证完成任务
一:首先突发情况,什么是突发情况?
百度百科,对“突发”的定义为,出人意料发生的事情。
那这里,我特别想问自己,对于我来说什么是突发?
例如我今天晚上把第二天的计划都安排好了,第二天一早,孩子发烧了!沃德天,开始弄孩子吧,这个事算不算突发?提前一天计划安排好了,突然来了个采访,算不算突发?我觉得这都算。
一件突然而来的事情,如果占用了我1个小时以上,我认为这就是突发事件。它不一定代表紧急,但一定是让我改变了原来的路线。
当然,领导跑腿让你拿个材料,你突然接个电话,路上塞一会车,这都不算突发。
今天我面临的事,基本都是一个小时以上,并突然发生的,所以可以界定为突发事件。
二:计划打乱
为什么会出现计划打乱?都要怪突发事件吗?突发事件说,我才不背这个锅。当然,计划之所以被打乱,客观情况是有了突发事件,但是主观原因是,自己没有做好预案。
如果前一天,把计划堆的满满的,毫无人性可言,那被打乱的计划可能性绝对大大增加。
计划不如变化快,谁都知道,变化无处不在,就算不突发,变化也是常有的。
所以第一,计划不能太满。尤其杜绝9点到10点做什么,10点到11点做什么这样没有弹性的计划。
![](https://img.haomeiwen.com/i3610722/7135f03fe9118e7d.jpg)
第二,计划遵循三个青蛙原则,以及时间四象限原则,安排个5.6个事就可以。除了已经养成习惯的事之外,就是添加一两个对未来的自己很有帮助的事。
第三,每件事之前留出空隙,以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为限。如果没有事,当然可以一鼓作气完成。如果有事,也不会措手不及。
第四,每件事情,给自己两个标准,最高和最低。如果今天有事,就完成最低标准,如果今天时间充足就完成最高。
从今天我的学习计划来看,我并没有给自己定个最低标准。导致有些挫败感。
三:重新安排时间
是否需要给学习计划重新安排时间?我觉得没有必要-
一件事情没有耽误计划一个小时以上,不算突发,按照计划走就ok
计划不用太满,给每个计划留下喘息空间
还有给计划一个弹性,有两个标准。完成哪个都可以
这样就不需要重新费脑细胞重新安排时间了
四:保证完成任务
这里,我想说,任务,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个目标。这个价值是通过积累可以看到的。
首先,不要有压力。要告诉自己一句话。完成的每一个小任务,都是在“更好储蓄账户”里存了一点钱,这样的积累,让自己越来越富有。
其次,完成任务后,如何让自己有动力继续?
只是喊个口号,对我来说没有任何价值。
但是当我完成了一个阶段的计划,给自己买点东西奖励一下,还是可以有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610722/20c9605ae6f3c587.jpg)
所以,为了保证完成任务,打卡这种可视化的行为,是我天天用的。在一个电子日历上,看到画勾的地方越来越多,积累的卡片越来越多,心里很有成就感,这个是内化的动力。
外在的动力,当然就是给自己买个口红呀,买件衣服犒劳一下这么努力的自己。
我一般是递进奖励。15天,30天,60天,90天,120天……这样递进下去。
当然我对自己是非常友好的,我会每个月给自己三次不做的机会,就像魂斗罗里的三条命。三条命都死了,才要重头开始。
所以阅读这件事,平常习惯已经养成了,也不要苛刻的认为,自己一次没完成就是失败的人,
最后,通过分析关键词,整个问题的答案,我是这么回答自己的,:
在突然发生的事情,不超过一个小时,就按照原来计划前进。如果这件突发事情不留情面的发生了,那就完成计划的最低标准。在打卡记录上,依然给自己画勾。每天只有5件计划,还有最低标准,重新安排时间这件事当然不存在啦。
突发情况不可怕,谁可能都一帆风顺呢?
这是王小七童鞋,2019年日更的第52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