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
我不太喜欢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来谈论一本书。因为尽管我的思考可能具有中立性,但最终仍会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因此,在写书籍相关的文章时,我努力避免触及书籍内容,尽量以其他方式进行讨论。
然而,当涉及各种专业著作时,我的骄傲就被打破了。虽然这些书籍看似条理清晰,结构明确,但它们毕竟是专业著作,具有深度和广度。
因此,单凭一篇文章很难全面地讨论其内容。就如我阅读《21世纪资本论》时,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用读书笔记的方式逐一讨论书中的内容。
2013年,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出版了他的经济著作《21世纪资本论》。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整个西方社会的关注,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或许这与书中讨论的议题有关。
在托马斯的书中,他指出尽管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财富分配不公平问题的存在,仍然带来了各种问题。2013年,正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人们稍微得以喘息的时期,因此财富分配的议题引起了广泛共鸣。
财富分配不公平一直是全球关注的话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因此,这个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也是理所当然的。
任何专著都需要有历史背景作为佐证,并且需要追溯其本源。托马斯在《21世纪资本论》中所用来佐证自己议题的历史,主要是18世纪和19世纪的历史。
这个时期被称为西方世界的黄金时代,经济繁荣昌盛,但同时也建立在对其他族群和文明的剥削之上。当然处于西方社会中的托马斯是未曾提及的。
他更关注的是西方社会内部财富分配问题。财富分配在如此繁荣的社会中依然是不公平的。而这种不公平还会沿着历史的轨迹继续下去。
托马斯在书中提到,即使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世界财富被重新分配,并在往后的时代,世界创造了更大的财富,但随着时间推移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和不公平更加严重。
随着我跟随托马斯的思路,翻阅着书页,心中总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黑格尔曾说,历史会不断地重演,直到人们明白其中的教训为止。这似乎暗示着历史会不断重复发生。
二
手捧《21世纪资本论》,脑海中不知为何又想到了巨人马克思那部经典《资本论》。在1867年,《资本论》在德国汉堡出版,搅动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引起了许多历史事件。与之相比,现今的《21世纪资本论》在历史地位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认知和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对这部巨著做出评价。我只能以自己浅显的理解来谈一谈《21世纪资本论》。
无论是《资本论》还是《21世纪资本论》,它们都探讨了劳动者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这是两部经济著作的共同点。
在书中,托马斯表示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劳资关系,本质上没有不同,不存在改变。他指出,劳动者多劳未必有多酬,而且劳动成果大部分都落入资本方手中,劳动者获得的利益微乎其微。财富分配的情况也是如此。
托马斯的观点似乎没有跳出马克思的思想范畴。不过,托马斯认为自己所表达的种种观点应当比马克思研究的更加深刻。在书中,托马斯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情绪,但在我看来,这或许只是文人相轻的表现。
这是题外话,言归正传。托马斯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欧美国家的西方社会。即便是今天,我们不断革新自身,努力追赶,但难以否认西方世界的富足程度仍然高于我们许多。
十多年前,我曾在海外居住过一段时间,当时西方社会的富足程度让我颇感惊讶。不论贫富,在那里人都能开上车、吃上面包和喝上牛奶,似乎真的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
然而,现在看来,这些可能只是显露的假象。按照托马斯的说法,从18世纪开始,西方社会的财富分配比例从未改变。
财富阶层就像金字塔一样稳固,少数人掌握了50%以上的财富。这些人中的不到10%占据了25%的财富,剩下的则留给其他人分享。这些人就是许多人渴望成为的中产阶级。
当这群人分走了大部分的财富后,普通人才有机会分享剩下的财富。在经济繁荣的时期,这种格局并不会引起什么问题,但是一旦经济出现问题,各种问题就会浮出水面。历史也证明了一切。
面对财富分配问题,普通人很难有什么话语权,而极富群体则并不会感到烦恼。真正感到困扰的应该是中产阶级。
一旦经济问题爆发,中产阶级可能面临返贫的尴尬。此外,他们还需要考虑如何将自己创造的财富传承给下一代,这是一个不断需要思考的议题。
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继承式资本主义”在托马斯的书中应运而生。
三
最近我和一位比我年轻许多的朋友聊天,她突然感叹自己似乎有啃老的嫌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不够独立。
来到上海后,想要买房过上舒适的生活,可是只凭自己那点工资根本不够。不得不依赖父母的资助才能维持生活,这让她内心难堪不已。
我不知道如何安慰她,只能告诉她,有父母的支持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不必觉得丢脸。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福气能够得到父母的资助。
这样安慰她的同时,我也在想,哪个父母不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光明的未来呢?父母愿意资助子女也是出于对他们的关爱和期望。
托马斯在《21世纪资本论》中,隐晦地提到,占据大多数财富的人都怀有相同的愿望——希望将自己积累的财富传给下一代,让他们过上优越的生活。这种想法似乎与我朋友的父母所持有的想法并没有太大区别。
两者都是出于对下一代的关爱和期望,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未来发展机会。
虽然大多数占据财富的人怀着的想法本身是良善的,但这种想法却促使了“继承式资本主义”的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21世纪资本论》并没有直接使用“继承式资本主义”这个词汇,而是由某位大学教授在对该书的评价中提出的。
尽管“继承式资本主义”这个词不是托马斯直接使用的,但它似乎体现了他内心所想。按我的理解,“继承式资本主义”指的是占据大部分财富的人通过向后代提供教育和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使他们能够巩固自己的地位并有机会进一步提升社会阶层的概念。
在“继承式资本主义”下,阶层的固化现象必然严重,中下阶层的晋升机会也逐渐减少。财富和权力倾向于集中在某些特定的人手中,从而使其更加牢固地掌握着社会资源和话语权。
正因如此,一个深刻而巨大的矛盾隐藏在表面看似繁荣的社会之下。这种矛盾既不容忽视,也不易于解决,需要所有人共同思考和努力解决。
根据托马斯的研究发现,越是和平、经济繁荣的社会,就越容易出现“继承式资本主义”的现象。而在战争年代,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社会阶层固化现象反而可能会有所松动。
四
托马斯是一位法国学者,对法国历史有着深入的了解。在他的巨著《21世纪资本论》中,他多次引用了一段名为“美好年代”的历史,作为他研究的参考依据。
法国历史上的美好年代泛指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段时期,随着科学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金属工艺、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蓬勃发展。
这个时期,大型公共建设和生活美学掀起了一股奢华绚丽的浪潮。思想自由、纸醉金迷,上流社会举办的艺术活动每天都精彩纷呈,这也孕育了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如莫奈和雷诺瓦。
这个时期是法国艺术史上的黄金时期,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艺术发展。
这段历史是法国著名的辉煌年代,被很多文学著作称之为法国黄金年代。然而,在托马斯看来,这个年代却是劳资关系不平等和不公平的年代,也是他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1870年到一战前夕,虽然法国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的景象,但是这一切的繁荣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和不平等现象。
少数人掌握了大量财富,而广大民众则面临着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种方面的不公平待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逐渐升级,最终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然而,法国社会的危机还未完全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随后二战又紧随其后。这两次战争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使得法国社会的问题更加深刻和复杂。
但是,在同一时期,由于战争的影响,法国社会中财富分配的平等和公正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劳动者得到了更好的待遇和薪酬。
托马斯并不认为战争中出现的变化值得称赞,因为这种变化是在痛苦和毁灭中实现的。但无法否认的是,这些现象是必要的研究素材。
和平时代的再次来临,全球经济也逐渐恢复繁荣。然而,美好年代的阴暗面也随之卷土重来。据托马斯观察,在新时代下,金融产业成为资本方的主要代表。这些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五
前几年,一则八卦新闻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据报道,某位金融从业人员的妻子在网络上炫耀自己丈夫高额的工资待遇,并发布了一系列不当言论,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感。这一事件也引发了有关限制金融从业人员薪酬的广泛讨论。
反对者认为,过高的薪酬水平不仅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而且也导致了金融行业的不良风气和道德缺失。
而支持者则认为,限制薪酬会削弱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就我而言,这则新闻让我想起了一个名词“超级代理人”。这个概念最初来自于托马斯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根据托马斯的研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经济逐渐恢复繁荣,更胜往昔。
全球范围内,金融产业迅速发展,尤其在西方社会备受关注和重视。如今,金融机构已成为引导全球资本流向的重要力量。
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掌握大量财富,而代表金融机构的代理人也成为新的财富极少数。他们被托马斯称为超级代理人。
当然,超级代理人不仅限于金融机构的代理人,企业高管也可以被视为超级代理人的一种。这些人通过掌握巨大的资源和权力,对经济和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超级代理人们通常拥有高额的薪酬,同时也可以通过金融手段赚取高额利润。然而,这种富裕并不总是与社会和谐相处,因为它往往会加剧财富和资源的不平等分配。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财富的创造规模变得更加庞大。然而,超级代理人的存在也导致了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和不公正问题更加突出。这种现象可能进一步加剧社会和经济的紊乱。
据托马斯所言,如果不加以遏制,财富分配不平等和不公正的趋势将会持续下去,到了2050年或2100年,整个时代可能会回到18世纪或19世纪的状态,财富分配极端不平等和不公平。
在他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中,托马斯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和不公正的问题。
六
突然间,我想到了曾经工作过的几家公司,发觉这几家公司的员工的流动性非常高。这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些企业的员工流动性那么大呢?
仔细想想,我认为这可能与薪酬不高有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薪资待遇是吸引和留住员工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企业不能提供优厚的薪资和福利待遇,那么员工就会更容易离职,去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相对于小规模企业,大型企业通常拥有更为稳定的薪酬福利制度,并且按照规定进行支付。然而,在小企业中,可能没有完善的制度,导致薪酬福利成为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博弈。
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成本之一,薪酬自然也是用人企业希望控制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更愿意采取降低成本的策略,这使得员工在争取合理薪酬时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长时间的诉求争辩之后,如果仍无法得到解决,员工的最后手段就是离职去寻找新的出路。这种情况可能会一再重复发生,导致员工流动率增加。
托马斯在《21世纪资本论》中指出,根据他的研究,在18世纪和19世纪,务工者的处境更加艰苦。
企业方也就是资本方可以随意制定薪资规则,通过降低人力成本来获取更高的利润。这种情况下,务工者的谈判地位非常低,很难争取到合理的薪酬待遇。因此,这一时期财富分配不平等和不公正的情况是显而易见的。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经济逐渐恢复并进入了繁荣期。这一时期,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和科技进步的加速,许多国家的产业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并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托马斯认为当时首当其冲的挑战便是劳动者薪酬不公问题。
他指出,这一问题在美国尤为突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经过多方协商,成为第一个设立政府规定员工最低工资标准的国家。该举措为缩小社会阶层差距、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随着这一制度的出现,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效仿,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劳资双方的利益。
然而,托马斯也指出,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和不公正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上涨,即使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也难以跟上通胀的步伐。
当然,劳动者薪酬不公并不是唯一需要解决的财富分配不平等问题。还有许多其他问题也需要我们关注和探讨。
七
最近,一位朋友对我讲了一个不知真假的笑话。据说有一位九旬老翁因为曾经担任过高职位,所以他的退休金非常丰厚,被几个子女争相伺候。
但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几个子女特别孝顺,而是因为他们需要依靠老翁的养老金来维持家庭生计。所以只要老翁健在,他们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无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如何,也不论子女是否孝顺,它让我想起了托马斯在《21世纪资本论》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年长者积累财富的速度和质量往往高于年轻人,这与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关系较小,更多取决于时间的积累和遗产的传承。相比而言,遗产的传承似乎更加关键。
托马斯在《21世纪资本论》中引用了许多18世纪和19世纪的法国小说,这些故事都清晰地揭示了当时的财富分配不公和遗产的重要性。在法国所谓的“黄金岁月”,社会上盛行纸醉金迷的风气,人们以炫富为荣。
然而这些财富并非源于个人的劳动所得,而主要是依靠祖辈遗留下来的,因此很少有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财富。
这样的繁华之下必然是腐朽和僵化的,毫无生气。那些善于管理家族遗产的人可以一直保持财富,但是挥霍无度的人和经济上困苦的人只能一直贫穷。
在那个年代,确保自己及其后代一直保持富裕,以及确保自己所传承的家族价值得以延续,成为唯一的出路。
这也导致了极度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虽然在世界大战之后这种现象偃旗息鼓了一段时间,但在经济大发展之后,这种现象再次出现。
在之前的小节中,我提到了“继承式资本主义”这一概念。虽然这是某位教授对《21世纪资本论》的评语,但我个人认为它似乎与托马斯所创造的“继承式中产阶级”的概念有关。
中产阶级更倾向于让自己及其后代长期保持富裕生活,也更希望自己的社会阶层不被超越。这或许是21世纪至今财富分配依然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原因之一。
写到这里,我不禁感到有些悲哀。历史真的无法被超越吗?我们是否无法跳出历史的循环呢?但是,我也想起了一位金融学家曾经说过,虽然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复,但其中总会存在着变量。或许我们应该更多地期待这些变量的出现。
八
托马斯在《21世纪资本论》中引用了大量历史数据,以佐证自己的观点。他的目的是利用历史的经验来思考当下的时代,也就是21世纪的现实。
也许21世纪是既好又坏的时代。我们目睹了经济的腾飞、科技的进步,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贫富极度分化以及少数人的巨大财富积累。
在托马斯的笔下,像乔布斯、比尔盖茨这些成功创业的世界巨富并没有得到太多赞许。他认为,这些人对世界或社会没有多少积极作用,并且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依托了无数劳动者的汗水和努力而来的,不能完全归功于个人。
此外,那些昔日的创业者已经沦落为了纯粹为了牟取利益的人。
托马斯将这些人称为“食利者”。他们不去创新、不劳动,只依靠过去积累下来的资源所带来的收益来维持生计,这必然造成过往历史时期的种种局面。或许这些人自己并不会这样,但是谁能保证他们的后代不会呢?
当然,托马斯并不仅仅批评那些通过创业致富的人,其他极富人群也在他的抨击之列。他认为,对于极富人群,需要在税收和财富监管方面进行限制和制约。
他赞扬遗产税和财富税等相关税收制度,但他也清楚,这些税收制度并不能完全控制住极富人群。
托马斯还希望能够实现财富监管的透明化,他认为福布斯排行榜或其他金融机构公布的财富人群报告具有一定的监管作用。但是这些并非政府行为,其作用有限。
《21世纪资本论》出版于2013年,至今已经过了10年。财富不平等和不公正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托马斯希望通过这本著作,能够引起人们对于财富不均等问题的重视,并寻找解决之道。但从人性角度来看,为他人着想似乎仍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过仍然有理由对未来抱有期待,不是吗?
我已经读完《21世纪资本论》,但是由于我的笔力有限,无法将书中所有观点简明扼要地呈现出来,有些遗憾。
这篇读书笔记是我对《21世纪资本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虽然可能有些幼稚,但我也希望它们能对读者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