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读书笔记
初恋(二)—再读陈寅恪《柳传》三六、2024-03-17

初恋(二)—再读陈寅恪《柳传》三六、2024-03-17

作者: 老胡_8418 | 来源:发表于2024-06-04 05:37 被阅读0次
黄周星作品    网图侵删 陈子龙  网图侵删 宋征舆影视形象    网图侵删

        初恋之美好,自不待言。先生考证此时宋氏必有诗作之描写献给河东君,惟后宋氏官左副都御史,为言官之副首。宋氏出身高贵,一些爱惜名声的举动还是有的。身为言官之副首,更要注意自己的革命史之清白,于是删除了这些诗词,以保持自身的纯洁性。然而,雁过留声,作为松江府之贵公子兼少年才子,其所为必有记载。先生虽然没有发现宋氏此类确定之诗词,其引用他人资料,以为其必有也。(1637

        《古今词话 词话类》有言“黄九烟(黄周星)曰,兰陵邹祇谟、董以宁辈分十六艳等词,云间宋徵舆李雯共拈春闺风雨诸什,遁浦沈雄亦合殳丹生[shū ]、汪枚、张赤共仿玉台一杂体。余数往来吴淞,间过之,欲作一法曲弁言而未竟,殊为欠事”。黄周星以宋、李“春闺风雨”与邹祇谟、董以宁辈分“十六艳等词”并提,足征宋氏之有此类诗词,并且流传颇广,人人皆知也。王世祯评邹、董之句曰“邹董诸子分赋十六艳诸词,率皆镂肠鉥胃之作。花间草堂后,正不可少此一种。”正可衬托宋、李诗歌之内容也。后来,李雯对此亦有评价,李雯《蓼斋集  三五   与卧子书》第二通略云:春令之作始于辕文。此是少年之事,而弟忽与之连类,犹之壮夫作优俳耳。先生考证此书信作于崇祯十年(1637),以为李氏有合宋之诗词,陈氏必有之,然而不敢肯定其是。先生举例之诗作颇多,兹录数首如下。

        手头资料,惟有《陈子龙全集》,宋氏作品先生举例者,网搜不得,不得已,仅仅举陈、李和词两首,以见宋文之婉转悱恻。陈子龙《忆秦娥 柳絮》:春漠漠。香云吹断红文幕。红文幕。一帘残梦,任他飘泊。轻狂无奈东风恶。蜂黄蝶粉同零落。同零落。满池萍水,夕阳楼阁。李雯《画堂春  秋柳》:长条梳尽影珊珊,烟啼露冷风寒。暮鸦栖遍小凭栏,无限堪怜。犹傍朱楼舞袖,心惊落叶哀蝉。昔时攀折已相关,重对青山。陈、李和词如是,可征原作之缠绵也。

        然而,万事皆有然而,以两人之地位、家庭、乃至于财产,是不可能成为夫妻的。钱氏文曰“辕文惑于如之,为太夫人所怒,跪而南之。辕文曰:渠不费儿财。太夫人曰:财亦何妨。渠不要汝财,正要汝命耳。辕文由是稍疏。未几,为郡守所驱,如之请辕文商决。案置古琴一张,倭刀一口。问辕文曰:为今之计,奈何?辕文徐应之曰:姑避其锋。如之大怒曰:他人为此言无足怪。君不应尔。我与君自此绝矣。持刀斫琴,七弦俱断。辕文骇愕出。

        钱文是节,颇有白描之功力,直接写出一个懵懂少年的爱情感受。不知道爱情与亲情的区别、之关系。乃母施夫人不过是说了河东君要命不要财,立刻与河东君稍微疏远;河东君与之商量如何应对松江府知府之驱赶,一点主意也没有,完全没有解决办法,只是一味的躲避;就是一个只想享受爱情,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孩子啊。而此时之河东君,亦有孩子气,真正相恋之人,何必在乎谁说出那一个爱字呢?何必用这么一种决绝的方式,逼迫爱人做出选择,并且,这个选择,似乎河东君是知道的。

相关文章

  • 已读书单

    先写已读书单 《腾讯传》 《非暴力沟通》 《腾讯产品法》 《如何高效阅读》 -第二遍,再读 《乔布斯传》

  • 《南渡北归》

    大约三周的时间,每天挤一点时间看一点,终看个梗概。望再读陈寅恪和梅貽琦。

  • 2019-07-26

    反思之二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写过...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

  • 硬读《随园诗话》(86)

    卷二(三六) 竹筠女子早卒。自焚诗稿,仅传其《宫词》云:“中官宣诏按新筝,玉指轻弹别恨声。恰被东风吹散...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传中记...

  • 玉帝传(三六)八九玄功

    目录:玉帝传 寒风凛凛,激起一阵哆嗦。 百忍问道:“师兄有话直说?”小红嘿嘿一笑,说道:“早前师...

  • 再读《张爱玲传》

    这几天又一次沉浸在张爱玲的世界里,读她和她的文章,熟悉她,了解她,感慨她。 ...

  • 再读《腾讯传》

    每一个成长起来的巨头发展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假想敌不止于其他挑战公司,还有刀尖上的政策、变动的市场、背叛的合作伙伴,...

  • 再读《岳飞传》

    为国锄忠,为敌报仇,可恨堪哀。 顾当时乾坤,是谁境界?君亲何处?几许人才? 万死间关,十年血战,端的孜孜为甚来?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恋(二)—再读陈寅恪《柳传》三六、2024-03-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bn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