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与食

作者: 试雨生何浚源 | 来源:发表于2019-12-03 16:52 被阅读0次
    文/浚源

    ​刚来新疆的女同事问道:“这里吃饭时间比老家晚,我会不会因此长胖?”

    “这个问题好,《论语·乡党》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一句,这虽说是儒家陈年老店的迂腐观点,却不无道理:今天,在不应进餐的时候用餐,早已不会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不时不食”这句老话已然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民俗传统——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那么,吃饭时间应如何安排呢?这里的吃饭时间比老家晚吗?我想很有必要给你科普一下,这里的吃饭时间并不比老家晚。

    “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概念——时差。‘时差’顾名思义就是两地之间时间的差别了。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两地日升日落时间总是东边儿比西边儿早,我们把每天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定义为本地时间12点,这就导致了东西方向上的时间差异。但这样一来,只要是经度不同,地方时就不同,会给我们计时造成诸多不便。因而,我们又把全球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经线,规定西经7.5度至东经7.5度为中时区。由中时区向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一区;向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一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即东西十二区,计有二十四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心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标准时,也称区时——我们熟知的北京时间其实就是东八区区时,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而不是北京(116.4°E)的地方时——这样,相邻两个时区之间的时差正好就一个小时。因而,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差也就是标准时差。

    时区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来感受一下中国疆域之辽阔,大家都知道中国有960万平公里领土,但东西南北跨度有多大,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吧?中国东西相距约5200公里,跨5个时区,即东五区至东九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为方便生活作息安排,民国时曾使用五个标准时间,从西向东依次为昆仑时区、新藏时区、陇蜀时区、中原时区和长白时区。现在全国通用的北京时间就是当时的中原时区标准时间,新疆大部分地区当时使用新藏时区标准时,我们所在的喀什当时则使用昆仑时区标准时。听口音,你老家在中部某省份吧?那里属于东八区,而现在我们位于与你老家差了三个时区的东五区;所以,按标准时差计算——当然,这并不准确——现在我们北京时间14点吃午饭、20点吃晚饭,实际上就是本地标准时间(东五区区时)11点吃午饭、17点吃晚饭,这反而比老家的吃饭时间早了一个小时,怎么能说‘晚’呢?(我洋洋自得地看着一脸懵逼的同事)

    “不管是早是晚,到底会不会长胖?”

    “嗯……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刚到一个与原所在地有着较大时差的新地方,的确是需要倒时差的。这在睡眠和饮食上的体现尤其明显,想必你已经领教过大家还没睡时你已经睡了,大家还没有醒时你已经醒来,而且整天都觉得浑身乏力、无精打采的感觉了吧?饮食上,可不好说,如果你是个一日三餐按时吃饭的人,那么,这几天你总是觉得到饭点了没食欲,其他时候却总是饥饿难耐吧?当然,如果你有随时吃零食的习惯,就当我没说……

    “你别……别误会,我不是说你胖……啊!呸,那啥?我是说……好吧,我们继续说时间与饮食的关系吧。现在大家普遍都是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安排在7点左右,午餐则安排在12点前后,晚餐则最迟18点左右。这是否科学,我不知道。从历史上看,一日三餐并非人类天生就采用且唯一采用的进餐模式。

    “实际上秦汉及以前,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普通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顿饭当时称之为‘朝食’或‘饔(yōng)’,在太阳行至隅中(临近中午)时就餐。第二顿饭被称为‘晡(bū)食’,又称为‘飧(sūn)’,在申时(15—17点)进餐。所以有个成语‘朝饔夕飧’用来形容才疏力薄,除吃饭以外别无他用的‘饭桶’;这出自明代李东阳《后东山草堂赋》:‘吾侪细人,朝饔夕飧,观山而不穷其巅,望海而不极其源’一句。《孟子·滕文公上》有‘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一语,赵岐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这也是古时候人们日食两餐的一个例证。

    “但是秦汉以前也是存在‘一日三餐’的,如《庄子·逍遥游》中就有‘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这样的句子。但这时的‘三餐制’只适用于经济条件优渥,有相当社会地位的贵族家庭,毕竟不普遍。

    “民间出现‘三餐制’乃是魏晋以降的事了,而‘三餐制’的普及则迟至唐朝。然而,‘两餐制’的传统却并没有因‘三餐制’的普及而退出历史舞台。自唐季以来,‘三餐制’就始终与‘两餐制’并存——有些地方一日三餐,有些地方一日两餐;或同一区域城市居民一日三餐,农村居民一日两餐——直至现今。

    “事实上,除大家普遍采取的‘三餐制’和历史悠久的‘两餐制’以外,还存在‘四餐制’。

    “古代人将平旦(就是天刚亮时)、日中(中午)、晡时(申正,即16点)和日暮(太阳落山以后)四个时间点看作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的起点,认为这些时刻最为吉祥,最宜进餐。这四个时间点所吃的饭分别叫做‘旦食’‘昼食’‘夕食’和‘暮食’,是帝王的专享特权,可谓名副其实的‘帝王餐’。‘四餐制’在汉朝被制度化,必须严格执行,即使帝王崩逝以后,祭祀时也必须‘日上四食’。满清入关以后,按照女真-满洲传统饮食风俗,帝王一日进餐两次,即‘早膳’和‘晚膳’,至此‘王者日四食’的制度才被废除。但这种传统的惯性则一直延续至清末,清代帝王进餐实际上采取‘明二暗四’制,即在两顿‘大餐’以外另加两顿‘副餐’,即‘早点’和‘晚点’。毕竟,‘日食四餐’是封建社会一种体现等级特权的礼仪观念,贵为天子的皇帝在饮食安排上又岂能与我等屁民相同?

    夜宵之王——“麻小”

    “现代人也有一天吃四餐的,除了早中晚三餐以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喜欢吃夜宵。夜宵也称‘宵夜’。以前写作‘消化’的‘消’,‘夜消’也罢,‘消夜’也好,一个‘消’字用得传神,这‘消’自然是有消遣、消闲之意,但谁说又不是消受、享受的意思呢?吃夜宵的传统最早可能在唐朝就产生了,唐人方干《冬夜泊僧舍》一诗中有‘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句,或为明证。宋代经济繁荣,人们的夜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市已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宵市、野市孕育而生,宵夜也就成规模地经营起来了。而今,吃夜宵已经成为城市青年(尤其是奋斗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青年)聚会的重要形式之一,一个人若是不吃夜宵,那无非两种原因:要么工作不努力,要么就是没几个朋友。

    “所以,我想现在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了:看你这体型,你朋友应该很多吧?要是以后~~~胖了……”(作者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与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if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