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混沌大学哲思读书
道德经与经济学(十四)

道德经与经济学(十四)

作者: 林汉扬 | 来源:发表于2019-05-26 07:46 被阅读2次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⑤。其上不徼⑥,其下不昧⑦,绳绳兮⑧不可名,复归于无物⑨。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⑩。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⑾。能知古始,是谓道纪⑿。

【译文】

        我们可以把这种视觉感觉不到,眼睛看不见的东西,称之为“夷”; 把这种听觉感觉不到,耳朵听不见的东西,称之为“希”; 把这种触觉感觉不到,触摸不到的东西,称之为“微”。 夷、希、微这三者是打破沙锅都难以追问而达到底的,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体的。它对于一切万物的生化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不会过分去让万物感觉到它的光耀和觉察到它的存在,不会过分显扬表现自身的丰功伟绩和据功,但是却又不是完全昏暗不明总是在运行时糊涂犯错误出现偏差,而是按照价值规律自身的状态运行。它绵绵不绝见不到头绪而又难以用什么文字概念来命名,一切的变化、发展都会回复到感觉器官难以感觉得到的状态。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实在形体的形体,似乎若有若无,闪烁不定。面对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前头,尾随着它又看不见它的后头。只有把握着早已存在和客观的价值规律,来驾驭现实存在着的具体事物,就能够驾认识、了解宇宙万物旦生的初始源头,而这些就是关于所谓价值规律的重要情况了。

【注释】

①夷:没有颜色、没有影像、无迹痕的东西,意思是,视觉感觉不到,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②希:没有声音、听觉感觉不到,耳朵听不见的东西。

③微:没有形状、触觉感觉不到,触摸不到的东西。以上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

④不可致诘:致,极尽;诘,音ji(阳平),意为追问、究问、反问、追究到底。不可致诘意为:不可思议,打破沙锅都都难以追问而达到底的。

⑤混而为一:混,混和、浑然。一,一体。混和而为一体。这个一体指的就是“道”。

⑥其上不徼:徼,音jiao(上声)应该是通耀,显扬、炫耀、夸耀、荣耀、耀眼、耀颖(显扬出众的才华)等等。其上不徼意为:从宇宙运动规律的描述方面来说,是想表达“道”不会过分表现自身的功用,它对于一切万物的生化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不会过分去让万物觉察到它的存在;从为人处世角度来说,强调做人应该低调,不过分显扬、炫耀、夸耀、荣耀、自己出众的才华,没有让人觉得锋芒毕露,过于耀眼而心中生出妒忌之心。

⑦其下不昧:阴暗、昏暗不明、糊涂出错。其下不昧意为:从宇宙运动规律的描述方面来说,是想表达“道”不是完全昏暗不明幽深不可意识的;从为人处世角度来说,强调做人应该不要犯糊涂出错。总之,“其上不徼,其下不昧”所要表达的就是保持一种:第四章所说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与道同体”的状态。

⑧绳绳:纷芸不绝、接连不断、绵绵不绝而见不到头绪。

⑨无物:指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之物,即感觉器官感觉不到的"道"。

⑩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⑾有:指存在着的具体事物。

⑿能知古始: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宇宙万物旦生的初始源头。

⒀道纪:原来指散丝的头绪,这里翻译为:价值规律的重要情况了。

【笔者感悟】

        本章主要是从人的感觉器官的角度描述人对于“价值规律”的认识。“价值规律”的状态的“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所以,此三者混而为一名曰:夷希微!夷希微其实就是感觉器官感觉不到的东西(价值规律),因为,视指的是视觉器官,听指的是听觉器官,搏指的是身体器官的触觉,为什么又说“夷、希、微此三者不可致诘” 即这种感觉器官感觉不到的价值规律是打破沙锅都难以追问而达到底的呢?因为,“它对于一切万物的生化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不会过分去让万物感觉到它的光耀和觉察到它的存在,不会过分显扬表现自身的丰功伟绩和据功,但是却又不是完全昏暗不明总是在运行时糊涂犯错误出现偏差,总之,‘其上不徼,其下不昧’所要表达的就是保持一种:第四章所说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即按照价值规律自身的状态运行。它绵绵不绝见不到头绪而又难以用什么具体的语言文字概念来命名,一切的变化、发展都会回复到感觉器官难以感觉得到的状态。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实在形体的形体,似乎若有若无,闪烁不定。面对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前头,尾随着它又看不见它的后头。”

        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价值规律不是一种单单是用感觉器官感觉可以去直接得到的东西,它是“只可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种价值规律只有通过人的大脑意识才能够“感觉”到的东西。它是我们的大脑才可以抽象出来的“感知”到的一般性的价值规律,我这里勉强表达出来,我认为认识这种价值规律,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一是以“为学日益”的方式向外追求学问,通过学习获得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知识与技术要不断地丰满完善、才能做到精益求精;另一种是以“为道日损” 的方式向内追求真理。从认识的角度来说,是指首先要把所学习的东西通过通融贯通把这些所学习到的东西(知识)转化为概念化的名称,形成一个由这些概念化的名称相互联系组织而成的知识(信息)系统网络,使它们有条有理、化繁为的简归纳总结;经过自己的研究发现,一般自然价值规律,主要体现为价值系统保持自身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出、输入与交换,而达到自身结构功能的有序、合理、优化的目的,这个过程是价值系统趋利避害、趋凶避吉,追求获得利益最大化与付出成本最小化的过程。

        客观的价值规律是古已有之在人类存在之前就已经有了的。它可以说不因为某个人甚至整个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为某个人甚至整个人类的灭亡而消失,它就是那样,自始至终都是在那里存在着,只是在不同的以系统形式存在的某个具体宇宙万物之中有具体的形式存在而已。她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又无处不在。宇宙天地万物之间自然的运行正是由自然规律的存在和自我调节的结果。这就是“常道”即早已存在和客观的价值规律。因此,把握这些早已存在和客观的价值规律,来驾驭现实存在着的具体事物,就能够驾认识、了解宇宙万物旦生的初始源头。

      现代社会的科学已经具有与老子那个时代的科学所不可同日而语的水平,老子那个时代的科学水平,没有现代人类的先进科学工具的应用,对于宇宙万物的变化发展还仅仅是一种简单预测和计算,因此,许多预测和计算是比较模糊的不精确的,不可能像现在的先进科学工具的预测和计算那样比较清楚的精确。这点我们必须承认,因为只有不是有人为反科学的阻碍,在自然发展状态下科学技术总是会越来越先进的,现在的科学已经可以做到许多古代人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比如,在天文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已经掌握的天文知识通过计算机,非常精确的计算推演出多少年以前或者多少年以后的某一个时刻,宇宙天空中部分(主要是地球与其环境的)星体之间非常精确的结构位置或者站在地球上某一个具体的地方遥望天空可能看到的星空的图景,甚至从技术上并且已经可以精确的用三维动画模拟出那个非常真实的“实景”能够让你身临其境,(我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已经有人这样做了,但是,我以自己使掌握的科学知识认为这应该不是什么问题)。这些不正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是体现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与经济学(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tx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