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ad3694e833e93f1f.jpg)
许多读者总是问我同一个问题:写作有什么秘诀?或者窍门?或者技巧?我担心回答得太专业了,一般受众会一头雾水。因此避开高深的理论,还是从实操的角度从三种体式入手,结合当下的三篇小例文,浅谈写作的三种体式,有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
第一种,沉浸式的乐评体。许多初学写作的人,包括许多中学生作文,总是觉得无话可说,积累好词好句不如调动自己的感知系统。比如欣赏一首乐曲,一幅画,甚至是眼前的一片风景,或者是目击一件事的全过程,把自己的全部感知调动起来,眼耳口鼻舌,身体和意念,全神贯注,沉浸其中,然后从多个角度去描绘、叙述,还可以适当增加联想和想象。总而言之,忠实于自己的感知,把你感知到的内容变成文字,加上个人的审美趣味或评价,一篇文章自然而然产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412749329c9f03e2.jpg)
乐评体——星光篇
聆听蓝月亮《星光之夜》,浪漫璀璨的纯音,激情灿烂的吉他,黯然销魂的二胡,浪漫张扬的萨克斯,轻松自由随意的口哨……多种乐器的巧妙融合,凸显了很强的空间感、故事性和艺术感,说是独一无二并不为过。艺术的最高追求应是独一无二。像置身于西班牙夏夜露天酒吧中,迷人的音乐、熙攘的舞会、摇曳的灯光与星光辉映,空气中弥漫着红酒和浪漫的气息,微醉,飘飘然,人群中多看了你几眼,怦然心动,向你走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c712ee882d5138da.jpg)
第二种,形神兼备的仿写式。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初学写作,多琢磨经典名篇,仔细揣摩如何用词,如何使用句式和修辞手法,如何结构布局全篇,如何选择线索,如何梳理行文脉络,这些都是形式上的模仿,先从容易处入手。再参考相关阅读资料,比如对文章的立意或主旨的评价,比如材料的选择,再比如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等,通过精心研读作品内涵,深度理解其中要义,把握经典名篇的神髓,形成个人的思想,这就是追求仿写的神似,有较大的难度,但对写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86374d0259cc5d0d.jpg)
鲁迅体——复课篇
我大抵是等复课的消息等着急了,辗转难眠,索性起来,打开窗户,点了一只烟。
而这烟,一半是我抽的,一半是风抽的,想想风可能也在等消息吧,不由悲从中来。愈想愈是觉得,这人间多苦难。
于是,在浓黑的悲凉里,不觉烟尾已然烫了手指。想着明天依然核酸,依然线上直播,自言自语,我出离愤怒了!
这愤怒的火苗,压抑在心底许久,总需找到宣泄的出口。我凝视着手中的烟屁股,连同灰烬也被风吹走。我怒了:风凭什么抽我的烟,于是我开始抽风。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b7b083dd335bac86.jpg)
第三种,参禅式的感悟体。写作需要激发个人内在的表达欲望,形成强烈的表达意愿,有一种不吐不快、一吐为快的倾诉或表达冲动,文思犹如泉水涌动,还担心无话可说吗?关键在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敏感区,写作者一定要聆听内心的声音,你是表达的主体,参与观察、阅读、思考的全过程,经历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感悟其间成败得失的道理,然后有所感,有所悟,写出来就是一段很不错的文字,缀句成段,由段而成篇,不知不觉就写出了哲理性文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79bacddd1023d91a.jpg)
禅悟体——梦幻篇
牵不住的手,抓不牢的人,百年后各自成灰,孤坟无人知,荒草掩青冢。人生如梦,似青烟一缕。莫为他人痴,莫为琐事扰,长啸一声随风逝。
人生本是一场梦,来时去时皆是空。追求一生皆梦幻泡影,大限到来一场空。人生如梦,碰到与你错过的人如梦,想抓住他只是一种愿望如梦。
唯有自己,才是真正的依靠。人生简单如此,且行且珍惜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08bb6b1b9ed69cd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