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219897/39e5c2d7c3c4aae7.jpg)
文/艾十九
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个需要终生学习的时代。身处这样的时代中,我们应该读多少书?怎么读书?
是不是你和之前的我一样,眼睛被各种电子屏幕霸占,根本抽不出时间,或者是没有兴趣去读一本书?或者,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读一本书,收获的却不多?再或者,读了几十本书,依然书到用时方恨少?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本日本作家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阅读》,你和我一样需要它。
《高效能阅读》的作者原尻淳一是龙谷大学的经济学教授。1972年生于日本埼玉县,获得龙谷大学研究所经济科研究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知名广告公司工作,随后在大型唱片公司从事艺人、电影、动画的营销和企宣工作,继而加入bloom concept,负责面向大型制造商的新产品开发、营销等咨询工作,并任企业培训讲师。
从原尻淳一的简介可以看得出来,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斜杠人士。集经济学教授、营销企划大咖和企业培训讲师与一身。但是,这还不够,原尻淳一还通读了百余册的阅读书籍,并且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阅读方法《高效能阅读》。
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阅读》中,提供了89个读书技巧。其实,阅读就是一路打怪,一路升级,最终成为boss的游戏。
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阅读》一书中,将读书分成了四个阶段。对读书兴趣养成的小白阶段,入门之后的快速阅读阶段,加深专业深度的读书达人阶段以及从达人到大神的应用输出阶段。
一、小白阶段:兴趣养成
回想一下,我们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读了十几年的书,但大部分却都是被动的学习。我们要高考,要拿毕业证,等级证,职业资格证。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让我们把读书的思维,依然停留在“应试”上。没有了考试,我们反倒不会读书了。《高效能阅读》在开篇就提出了从2D学习到3D学习的概念。
原尻淳一说,迄今为止的教育方法,都是基于教科书进行的。也就是说,其基本形式为记忆平面纸媒上所写的内容,也就是2D学习。
“有了兴趣才会行动,有了行动才会学习”的学习,才是3D学习。
我们可以先了解一本书背后的故事,可以去看书评。读书的时候不妨试着给阅读增加一些仪式感。
原尻淳一提到了法国当代作家达尼埃尔佩纳克的著作《宛如一部小说》中介绍了读者十条。读者有跳读的权利,不读完的权利和随意选读的权利。拿到一本书之后,我们再也不用被必须通读“道德绑架”了。
去关注一下作者创作背后的故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很多电影,我们也是先看了拍摄的花絮故事,才对电影感兴趣的。我们会因为一个人的才华,而欣赏这个人。但很多时候,我们是先欣赏一个人,才更加关注他的才华。
在小白阶段,原尻淳一的建议是,喜欢某个作者,读他的作品可以由薄到厚。或者选择听书,很多APP都有听书栏目,比如喜马拉雅,微信读书,得到,有书等。
如果你已经变得,开始喜欢读书了,不妨试试做一个全年的读书计划。可以从先了解一本书背后的故事开始,然后去看书评去读书。读书的时候不妨试着给阅读增加一些仪式感。我的读书仪式,就是必须坐在书桌前,才能认真的去读一本书。
给自己一个读书的氛围,参加读书会,读书社群。
打完这些“不爱读书”、“没有氛围”、“读书门槛高”的小怪,接下来就可以进入入门阶段啦。
二、入门阶段:快速阅读
韩寒的《后会无期》上映,带火了这句: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多读书?
原尻淳一从本田直之的《杠杆阅读术》中,找到了答案。因为读书是“便宜的不可理喻的”投资。我们用短短的几个小时,就能理解别人历经数年,甚至数十年走过的轨迹。
所以原尻淳一认为,读书不是读了就满足了,一定要累积自己的教训,编写人生的词典和教科书。这样才不会出现开头出现的,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
原尻淳一提到,关键词发掘和假验证型读书是快速阅读的诀窍。
目录阅读法。通过目录读书,把握一本书的结构,预测该书的内容。仔细看目录,选定自己该看的章节,在对特定的章节跳读,翻看的过程中,可以把必须看的内容,贴上便利贴。最后在仔细阅读便利贴的前后部分。
黑体字阅读法。任何人都能在一小时内读完商业书籍。大部分的商业书籍,作者都会在重点表达的地方用黑体字,所以根据黑体字,就能轻松完成略读。并且,标题通常是和黑体字构成因果关系的。
还有便签阅读法、索引阅读法、切除文章阅读法,总有一种方法适合你。这里我推荐晒书房给大家,这是一款让人很有成就感的APP。只要扫描书的条形码,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书架,读了多少书,在读多少书,一目了然。晒书房也可以记笔记和写书评,可以和豆瓣链接。
一路打怪,一路升级到现在,更好的装备和技能已经在手里了,那就换地图继续打怪升级吧。
三、达人阶段:加深专业深度
读书的目的有三种:获得知识、收集资料、消遣。
排除消遣类读书,读书又分为:水平方向阅读和垂直方向阅读。水平方向阅读,会让一个人变成通才,什么都懂一些。垂直方向阅读,会让一个人变成专才,形成自己的思考主场。
原尻淳一提出了70:20:10的读书模式。简单说就是专业书籍占百分之七十,专业领域周边的书籍占百分之二十,其他的书籍占百分之十。通过读书,做读书笔记,积累自己的教训,用主场的知识去看待一切情况。多读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思考,这样才会让自己的专业,变得更加的有力量。
打怪升级到此,达人们应该具备了新的技能“守、破、离”。
江户川时代的茶道家提出的理论:“守”是模仿老师的阶段;“破”是尝试打散、拆散形成的阶段;“离”是对形成进行重新编辑以适合自己,形成自己风格的阶段。
四、大神阶段:应用输出
先回到前文的提问,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们还要不要多读书?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读这么多书的目的是应用。
原尻淳一在本书《高效能阅读》的最后提出,读书的终极目标是著书立说。
打怪升级的最终目的是成为boss。成为boss的准备:建立用于产出的数据库。
电脑有硬盘去储存,可是人的大脑却存在着遗忘机制。拥有一个自己的,庞大而又详尽的数据库,构建属于自己的体系。那就距成为大boss不远了。
“知识生产的基本概念”由三个步骤构成:1、京式大卡<信息收集>→2、KJ法<信息的结构化>→3、小笺法<文脉化>。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使信息卡片化,将信息群分组,经过整理后分拣排列”,形成能够创造新价值的结构。
原尻淳一提到鹤见良行的三大数据库是:读书卡、日记、相片。
我们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可以选择博客、豆瓣、知乎、微信读书等等。
一路打怪升级到此,《高效能阅读》成为大boss的指导手册,我们值得拥有。
![](https://img.haomeiwen.com/i7219897/d54020a27719202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