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味道

作者: 启蜇 | 来源:发表于2017-03-07 11:30 被阅读16481次

  探平

柳林味道

我的家,在柳林。

生活在柳林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天蒙蒙亮,碗团、凉皮、莜面、羊杂割、芝麻饼子就满街飘香,透过窗户,钻到被窝,把吃货们挨个唤醒。不一阵功夫,卖豆腐脑、油饼子、包子、馄饨的小贩用或高尖或沙哑的声音吆喝了起来,整个柳林便迎来了清早,继而沸腾了。

龙王庙附近侯侯碗团当属柳林一绝。除了手艺老练外,一直沿用炭火蒸制,是其碗团保持坚软可口的一个窍门。碗团由荞麦打糊,盛碗蒸制,搅拌凝固而成。红油辣椒和柳林碗团是一对恩爱眷侣,谁也离不开谁。一大早,食客们小跑着进店,慌里慌张地拿起碗团,舀上一匙特制辣椒,便狼吞虎咽起来。严格讲,碗团当属西餐,进食不用筷子,而用小刀或勺子。看优雅女士吃碗团,绝对算得上是一道风景。她们左手端起和了辣椒的碗团,右手纤细的拇指与中指捏住锯条刀刀向碗团中央划下去时,想必是碗团最幸福的时刻。剜去中央的小圈,辣椒和油便流入了碗底,更方便了荞麦和辣椒的交融。美女们吃着香辣柔韧的碗团,脸上辣出了红晕,唇上像涂了口红,这时的碗团已不单单是美食,俨然是天然的化妆师。

柳林味道

吃不到正宗的柳林杂割,或许是你生命里最大的遗憾。柳林杂割,杂而不乱,如超市货架,应有尽有而又井井有条。她既不同于陕北羊杂之浓烈腥膻,也不似晋南羊杂之素淡寡味。卤水豆腐、细干粉条、黄萝卜丝、羊油辣面,在羊骨汤里煮熬,盛到碗里,上边放一炒匙羊杂,配以葱花、香菜、陈醋,称得上色、香、味俱佳了。此时,闭上眼睛,凑上鼻子一闻,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便足以慰藉我们平凡而艰辛的生活,在强烈味觉刺激下,肠胃早已蠕动和叫唤起来。醇香的豆腐、韧劲的粉条、和新鲜的羊杂互衬互补,成为柳林食客心中首屈一指的美食。一碗滚烫浓香的羊杂下肚后,浑身像被熨帖熨了一遍,后背稍汗,精神十足。食客们放下碗筷,便匆匆消失在车水马龙的古街上……

柳林味道

柳林不盛产莜面,而莜面却钟爱柳林,如千里马追寻伯乐。原本是粗粮,经过柳林人的细作,成了餐桌上的极品。莜面鱼鱼、蒸饺、靠烙,不同的形式演绎着不同的味道。其中,莜面旗则无疑代表了柳林人莜面制作工艺的顶尖水平。匠心独运的柳林巧妇们把莜面用开水烫软,和成面团,掐成均匀的饽饽,再用擀杖擀成薄如纸张的面饼,用旺火蒸制数分钟便可出笼。出笼后,涂一层生油,凉过热气,切成条状盛盘,撒上盐、姜、蒜、辣椒、陈醋、芝麻、香菜、黄瓜丝,便让人垂涎欲滴了。

柳林味道

十八米街口的玉红灌肠堪称柳林小吃中的极品。店主夫妇已年逾花甲,仍用精湛地道的手艺养活着自己和馋嘴的食客们。做灌肠选料相当讲究,猪肠要新鲜,荞麦要有韧劲,这一荤素、粗细的巧妙组合,使得灌肠既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去腥膻、和荞麦、及煮熬火候的把握是岁月积淀的功夫,无诀窍可言。这家百年老店正是靠指尖上的功夫才炮制出舌尖上的美味,吃货们早已习惯了为吃而排队和预约。灌肠冷热皆宜。刚出锅时,荞麦尚未凝固,夹裹着猪肠和融化的猪油,散发着麦香、肉香,美味与滚烫经过简单咀嚼,一起顺着喉咙滑下肠胃,滋润着浑身每个细胞。放冷后切块装盘,淋上蒜汁陈醋,油而不腻,柔滑爽口,成为本地男人们压酒的一道经典菜肴。

柳林味道

田家沟侯模把猪头肉生意做到了家。一口大卤锅支在院子中央,周围挤满了排队的顾客。店主用叉子挑起头肉,用指甲一掐便知老嫩。在将熟未熟的一刹那出锅,方可锁住食材营养,保证肉质鲜嫩可口。竹筛上盛出的酱黄色头肉,每一个毛孔里不断渗出胶原蛋白,结成珍珠般颗粒,在阳光下晶莹发亮,诱人直咽口水。不容店主再行打理,饿狼们就已抢抓上称了,一眨眼功夫,货已被一抢而空。抢到的顾客们花了钱,却欣喜若狂,像淘到了稀世珍宝。

柳林味道

沟门前街道更是吃货们的天堂。卤豆干、酱猪蹄、吊炉芝麻饼、油饼、馄饨被自食其立的手艺人做到极致,陈列在久经沧桑、古韵十足的明清街上,散发着独特浓郁的柳林味道……

e

柳林味道
柳林味道

相关文章

  • 柳林味道

    探平 我的家,在柳林。 生活在柳林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天蒙蒙亮,碗团、凉皮、莜面、羊杂割、芝麻饼子就满街飘香,透过...

  • 与你对坐

    与你对坐 董爱平(柳林) 与你对坐 你轻酌清茶 我漫读诗文 阳光从玻璃上钻进来 空气中 有你的味道 我的味道 还有...

  • 2017-12-29

    回忆柳林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柳林”,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柳树成林,故名“柳林”。 柳林地...

  • 我的光影(一)

    拍邯郸 已经消失的柳林桥村——家门 已经消失的柳林桥村——寻常小巷 已经消失的柳林桥村——是否还有记忆定格 柳林桥...

  • 柳林

    菠汁挂面树树垂 风吹日晒雨涮灰 草枯菊艳秋分近 大地垂涎盼美味

  • 柳林

    柳林,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婉转 。 顺着九里坡(九里坡自然坡长弯道多 盘桓九里许。九里坡总会使人想起传说和狐狸来)下到...

  • 柳林

    像植物一样 整个春天,我多在漫无目的四处的游荡,无暇顾及我的那片柳林。虽然他只是高速公路下面的几棵树而已。当我...

  • 柳林

    冬来响晴天,郊行放纸鸢,高风摇长线,挂上柳林间。

  • 柳林

    远眺绿海波涛, 扁舟随风漂摇。 近看绿丝绦绦, 婀娜多姿妖娆。

  • 柳林

    柳林的风 掠过小径,在屋顶 站成一枚秋天 鹅黄,于 霓裳羽衣处,开始 收集星子,浓缩 你的眉心 好久没来了 青苔弥...

网友评论

  • 61fe79b05e0b:饱含对家乡的浓厚情感,以细腻娴熟的笔墨对柳林的风味小吃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与介绍,给人以身临其境,如尝其味的感觉。从中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平时详细的观察与留心习惯,反映了深厚的文学底功与良好修养!
  • 皓阳嘛嘛:舌尖上的美味,通过你的描绘,我仿佛置身在那个排队享受美食的食客之中……儿时的记忆,无法磨灭,那是重重的思乡之情!
  • 游茶郎:吊炉芝麻饼是穆村老闫家的图片
  • e29a0990f282:感觉侯模的头肉不如后沟为民的
    启蜇: @A信用卡业务江水涛涛厚德载物 ,谢谢光临。正所谓仁者见山,智者见水,各有侧重,各有所爱!😀
  • 无私的爱_8a95:舌尖上的柳林,美的口碑
  • 无私的爱_8a95:作者确实写岀了舌尖上的柳林味道,让人看了太回味可思了,写的现实,生动。
    启蜇: @无私的爱_8a95 ,谢谢!欢迎提意见,再完善。
    无私的爱_8a95:@无私的爱_8a95
  • 老大_6e64:我虽没有去过柳林,更没有享受过柳林地道的诸多美味,但是一篇《柳林味道》看的我馋涎欲滴,直咽口水。有机会一定去柳林遍尝所有美味。
    启蜇: @老大_6e64 ,柳林欢迎你!😀
  • 81dff53ff7df:绝对真实柳林不起眼的犄角格拉里特色正宗小吃味道。又经过笔者亲历巧手书写出来,简直本地人看了都回味无穷。👏 👍
    启蜇: @斌gg_b96b ,谢谢欣赏
  • 中流抵住:作者写出了舌尖上的味道。读文章的过程,就是一趟美食之旅。虽仅仅是街边小吃,或许难登大雅之堂,但永远是触动外乡柳林人味蕾的甜蜜记忆。
    启蜇: @中流抵住 ,谢谢您。相信您和我一样,身在外地。也只有离开,才觉珍贵,更懂珍惜,更能领略、感悟家乡的味道与文化。
  • 高艳梅_9ac9:真情实感,浓浓的家乡味!

本文标题:柳林味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qp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