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一段著名的话:“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一、“色”的不同解释
“贤贤易色”中“色”字的翻译分歧很大,常见的解释有如下三种:
1 向圣贤学习代替好色;(易:代替;色:好色)
2 向圣贤学习很容易判断;(易:容易;色:判断区别)
3 对妻子,看中品德,不看中姿色;(易:改变;色:态度)
第一种解释的代表人物是朱熹,现在高中语文教课书依然沿用这种解释。这种含有禁欲主义倾向臆想影响深远。通读论语,我们找不到,孔子反对好色的观点,孔子敏锐观察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孔子主张以礼节制欲望,不主张存灭人欲。代替好色是朱熹瞎扯的。再说,也未必所有人都好色。人的禀赋不同,偏性不同,财色名食睡,吃喝嫖赌抽,人各有所偏。本来就不好色的,怎么“贤贤易色”?
第二种解释,译为“是否向贤者学习很容易判断”,前后文很通达,但不符合古文法,换言之,古代没有这种用法。
第三种解释以近代学者杨伯峻为代表。扯到妻子的品德姿色上,实在生硬牵强。
二 “色”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色字何意?论语中多出出现,如:“有盛馔,必变色而作”“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巧言令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显然“色”均可以解释为脸色、容貌,引申为态度。我们今天评人,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事能力,一事态度。贤贤易色,就是向圣贤学习,使自己待人接物的态度改变,这是一个人进步的重要表现。
一切贤圣,都重视气质形象的修养,比如道家,要修出仙风道骨,鹤发童颜;佛家要修出相好庄严。儒家要出辞气、正颜色、有婉容。
一个人的修养好了,他的气质形象就变了。相反,不改变气质形象,也谈不上修养的提高。孔子特别要求弟子们重视个人形象,要做到“色思恭”,要求弟子们要经常保持恭敬的态度形象。在父母面前不要桑眉搭眼,要和颜悦色。但这一改变很难,所以当子夏问孝时,孔子回答“色难”。
论语中两次提到改变态度形象,都与子夏有关,一定不是巧合,。可能子夏刚刚到孔子身边学习时,态度不好,脸色难看。子夏也比较入心,体悟深刻,收获很大,把自己的修学体会总结出来。子夏从孔子的教诲中悟出做人是心上功夫。相由心生,心善则相好,估计子夏的面相变化很大。
态度决定命运,态度发于心,形于色,改变态度,一定要改变气质形象。
改变自己的态度形象从哪里做起呢?要找榜样,多向高人学习,这就是“贤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如果做官,就“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选择住所要“里仁为美。”
学习最方便的方法是亲近好人,儒家叫圣贤,佛家叫善知识,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常常亲近高人,自己的知识和境界会不断提升。形象气质也会改变。这就是贤贤易色!不想改变都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