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撒哈拉的故事》,以一个在现代文明浸染太久的人的眼光看:撒哈拉的生活真是让人百感交集。书中的场景一幕幕在脑海中再次浮现,我看到:
这里的环境太恶劣。这种“恶劣”不是被工业文明污染的那种“恶劣”,而是大自然打着盹制造的一处“宝地”。沙漠就是那样的:白天热晚上冷,昼夜温差极大,大风在无尽的黄沙上呜咽吹过。
不仅如此,沙漠中的淡水也是少得可怜,第一次做饭借房东的水,米饭煮熟了后的味道仿佛在其中放了盐。
这里远离现代文明。环境恶劣不是最要命的,远离现代文明才是。这里有“娃娃新娘”一样的陋习,许多现代文明的产物与这里隔绝……那些沙哈拉威人极度缺乏知识,或者说常识。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大病小灾的看病问题上。
大概是因为那些人从没用过现代的药,所以那些红药水、止疼膏什么的对他们都很有效果,他们以为的“疑难杂症”在三毛那里“药到病除”。所以,三毛成了悬壶济世的“神医”。
为了表示对这种文明的尊重,她很少拿相机去拍摄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也不去尝试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些状况。
他们的邻居也太麻烦。起初听闻住小镇上的还是有经济基础的沙哈拉威,三毛曾幻想过和这些沙漠里的财主做邻居的种种好处。
然而事实证明她错的离谱:水桶、拖把往往被邻居们传到黄昏。家里其他东西,只要是存在的,就会被借。灯泡,洋葱,汽油,棉花,吹风机,熨丰红色的药水,刀叉。除了三毛的“牙刷”和“丈夫”之外,家里的其他东西都被邻居者借了个遍。
如若遭到拒绝,就是伤害了沙哈拉威人的骄傲。
……
三毛也苦恼着,但她觉得这些不过只在习惯沙漠的过程中收到小小的挫折,她不会因此讨厌沙漠。
她看到沙漠的另一面:沙漠的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壮而安静的。落日将沙漠染成鲜血的红色,起眼恐怖。难道不也是像走入另一个世界的幻象吗?
那些居民看起来很“落后”,但是,自由自在的生活,难道不能算是精神文明吗?
那些邻居一次又一次把去她家里借东西当成“理所当然”,难道不也把沙漠的日子弄得无光十色再也不知寂寞的滋味了吗?
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恐怕是因为她的内心是无比绚烂的吧。
她很叛逆,但是也很平和。
当她决定去撒哈拉的时候,除了父亲和即将成为丈夫的荷西,其他亲友一致站在不支持的一方。想来也是合理,因为她不是去旅游,也不是去度假,而是确实要在沙漠中生活。一般人都不会支持这样的决定。够叛逆。
可是你又会看到她其实很平和:邻居的叨扰她虽然不厌其烦,但也乐在其中。在那些日子中,荷西成了电器修理匠,木匠,水泥工;她自己成了代书,护士,老师,裁缝。
她胆小,但是也坚强。
荷西为了结婚拼命工作挣钱,她一个人在家不免怕寂寞。电视呢?像闪过鬼影一样。
她其实很坚强。她的这种坚强,不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女强人的那种强。十公斤的淡水,三毛不能顺利抬回家,所以被邻居嘲笑,她就提着水箱的柄,走十几步,停下来,喘口气再继续走。
换煤气也是很不方便,她索性借铁皮炭炉子,蹲在门外扇火,烟呛到眼泪。
她“虚荣”,却也朴实。
正当她准备在沙漠落脚时,拿出了父亲给她的钱。结果被荷西没收存入银行,理由是:你有那么多钱,你的日子不会跟别人一样过。不然的话,你就是个虚荣的人。
为了证明自己可以生活,她和荷西白手成家,讨来的棺材板做了家具,去垃圾场拾破烂,然后废物利用。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捡来的旧汽车外胎,洗清洁后里面填上红布坐垫,像一个鸟巢。
像这样装点下去,他们的“白房子”在沙漠出名了,甚至惊动了记者和室内设计师。
她在自制的凳子上悠然坐下,看着屋内的一切,骄傲的宛若一个国王。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我们老祖宗的那些美好品质被她发挥到极致。
或许正如她说的那样:多几种生活的经验总是可贵的事。有了这样一颗心,她把在沙漠的日子活成了散文诗。
三毛的笔下,把那些不如意尽数展现在读者眼前,她从不否认生活的琐碎,但她总能从中发现乐趣。
阳春白雪,青菜豆腐,尝试了之后才会融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中。
所以,即便三毛的散文可模仿性很高,也确实有很多人进行模仿,但是三毛还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存在。
而我,对于她的文字和经历,只能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网友评论
评论嘛,来来来,一起欢乐吧~
“那么大,也许是包大冰柜的?”
“难道是装机器来的?”
“是——棺—材。五金建材店是从西班牙买了十五口棺材来。”
以前的我看了较多三毛的书,喜欢她的个性以及她的经历。
你的人物写作更有自己的特点和观点了,我喜欢❤️。
"为了证明自己可以生活,她和荷西自手成家",应为“白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