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学修证国学与传统文化
我读《传习录》17-阳明四句与体性相用的原理

我读《传习录》17-阳明四句与体性相用的原理

作者: 心源心读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11:59 被阅读3次

    文/罗文念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传习录》

    我读《传习录》17-阳明四句与体性相用的原理

    这是有名的阳明四句,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体性相用的原理,高度概括了阳明心学的精要。

    “无善无恶心之体”说的是心本来的样子,没有形象,没有善恶,是所有生命的源头,因为它超越了二元对立,属于形而上的范围,用形而下的语言很难准确的表达出来,只能以体验的方式进入。

    说到体,自然要涉及到性、相和用。世间上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它的体性相用。比如水,水的体是一个氢和两个氧,无论它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这一点始终不会变。水的性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常态下,水呈现液体的相,有向下,滋润和流动的性质。呈现为冰雪和云气的时候又是不同的情况。水的相可以有无限多的形式,可以是水,可以是冰,可以是雪,可以是云。水的用也可以有无限多的可能,可以发电,可以浇花,可以泡茶,可以有很多很多的用途。

    我读《传习录》17-阳明四句与体性相用的原理

    “有善有恶意之动”,心之本体,了无痕迹可寻,生起种种妙用之时,才可从无穷的变化里看出些许端倪来。意念一动即是心之本体产生了妙用,动必有静,动静二相,此生彼长,相互依存,二元对立的世界由此产生。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所有的现象都处在矛盾的对待中,有动就有静,有善就有恶。反过来说,没有善,也就没有恶,没有了恶,善也就失去存在的依据。

    “知善知恶是良知”,能知是心的特性,是良知,是什么心体的别名。善与恶是相对的概念,对于一件事情,善恶的界定并不是统一的。人们对善与恶的判定通常都是以自我、环境和世俗的观念来作为依据的。对我不利的,我所讨厌的,即使别人认为是善,我却不以为然。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其优者为善。一般人都有从众的心理,很多情况下,大家认为某事是善的,我们也常常会不自觉的那样认为。

    我读《传习录》17-阳明四句与体性相用的原理

    “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格的是什么物?是外在的日月星辰和山河大地吗?显然不是,外在的一切都是一种中性的存在,不存在所谓的善恶。有善恶,必然是我们心中的善恶,所以,格物格的是心中之物。比如一个人看起来很不开心,我们就会说,此人心中必有一物。格正此物,此心就像去除了乌云遮挡的太阳,赤裸裸的大放光明。

    要真正的为善去恶,首先不要给自己的心中之物贴标签,不去攀附种种的观念和知见,时刻保持觉照和警醒。不执著于善恶,就能超越善恶。有人或许会问,儒家的孔孟说人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他们到底谁说的对呢?一般人以为,这两种相反的说法必定有一个是对的而另一个是错的,要么性善,要么性恶,不会有另外的答案。其实不然,首先,我们对于这里所说的性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性有本性、秉性和习性的分别,本性是先天本然,未受杂染,无所谓善恶,强而言之即为至善。秉性是记忆所形成的惯性,记忆里面因为有善恶的标记,而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恶的力量会显得比较强,常人会更多的看到恶的一面。习性是因为环境的影响而造成,在环境的影响下不自觉的养成某些行为习惯。比如狼孩的故事就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现在回过头来再看性的善恶问题,答案是非常清晰的。性善论对,性恶论亦对。说性善说的是本性,是体。说性恶说的是秉性,是相。

    我读《传习录》17-阳明四句与体性相用的原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传习录》17-阳明四句与体性相用的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iasqtx.html